劉娜
摘 要:現如今,建設教學科研協同發展的教師團隊對于培養專業的人才質量與提高學科質量極具重要的推進作用。本文基于教學與科研協同發展師資隊伍的內涵及特點著手,并厘清此種教師團隊建設過程中的影響因素以及關聯性,繼而構建出教師團隊建設效果指標的評價系統,可以在判斷團隊發展的約束性、評價團隊的建設效果、制定團隊發展激勵政策等層面予以最大化的支持。
關鍵詞:教學科研協同教師團隊;評價指標體系;建設效果
基金項目:此論文為天津天獅學院校級科研“民辦高校大學英語課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以天津天獅學院為例”(科研編號J1701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教學團隊作為具有相同專業背景及共同目標的教師共同體,必然會對教師教學能力及教學方式方法手段產生深刻的影響。教學團隊建設不僅含有教師個體教學能力的提升要求,更含有教師個體之間在教學能力和知識儲備互補上的要求。綜上,教學團隊應作為高等教育中的常規組織而“日常性”存在。我國高校提高學科水平和培養人才質量的關鍵路徑就是強化建設教師團隊。近些來,我國新頒布的教育改革與發展計劃的大綱中明確地指出:“培養出科研、跨學科、教學結合的高素質教學團隊,促使科研和教學有效的互動。”因此,本文就此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1 建設教學科研協同發展團隊的具體內涵與特點
建設教學與科研協同發展的團隊主要由學科相似相近、相應數量專業,教師知識和技能相互填補組織而成,以確保教學科研工作效果與質量全面提高為基礎標準,以教師內層協作體制、教學與科研協作體制、外部保障政策體制使教師團隊目標得以實現。教學與科研協作發展教師團隊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合理的團隊規模。教師團隊的規模應以高效完成教學任務為基準,若是團隊規模較小定會造成團隊內部無法合理的進行分工;若是團隊規模過大定會引發溝通和協調方面的困境。建設教學科研協作發展的教師團隊,標準的教師數量應達到5-12人左右。
2)合理互補的結構。合理的教師團隊結構,一般體現在教師成員的職稱、年齡、學位、受教背景等恰當的比例,層次分明。而課程組和教師團隊顯著差距應作為前者大力倡導學科間的相同,但是團隊成員專業互補能使“強強聯合”得以實現,后者成員通常都是具有相同的專業。
3)一致的團隊目標。教師會因為價值取向相同而組建團隊,并且在長時間的交流與相互協作中逐漸達成共識,通過團隊相互交流與合作為主的工作方式,逐漸提高科研與教學水平的同時,促使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
4)出色的團隊引領者。首先,作為教師團隊的引領者不僅要專業技術水平要高,還要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與科研經驗,這樣才能正確的引導團隊的發展并為團隊成員供應專業的技能引導;其次,團隊的引領者也要具有較強的溝通與協調能力與高效的管理水平,這樣才能使教學團隊有序的開展科研與教學工作,還要協調好教師成員之間的關系,并代表團隊和外界溝通。
5)有效的協同體制。作為教師科研協同發展教師團隊成功的重點因素在于構建有效的團隊內部協同體制,其中涵蓋教學科研工作的相互協同與團隊成員間溝通同協同體制兩種類型。構建協調的教師團隊內層體制作為確保教師隊伍共同承擔責任、分工有序、互相促進長期且穩定合作局勢的重點,以此為團隊后續長穩發展提供支持。
2 建設教學科研協同發展教師團隊中的影響因素
基于以上的教學科研協同發展的教師團隊特點而言,影響教師團隊建設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效果不高;科研水平和科研效果不強、團隊規模不合理、缺乏專業的團隊引領者、管理水平不高;外部環境與政策方面的支持不強;缺乏有效的教學科研協同機制、團隊合作機制,團隊內部溝通機制等。只有先改善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效果,提高科研效果與水平才能使教師快速的成長,建立出適度的團隊規模、合理的團隊結構、專業的團隊引領者、較高的管理水平、提高成員的素質能力才能保障教學與科研發展型教師團隊有效的建設。
3 構建教學科研協同發展型教師團隊建設的效果評估指標系統
建設教學科研協同發展型的教師團隊對學科教學質量和培養專業人才質量極具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是我國教育事業在未來的發展當中的核心工作。綜合分析以上教學與科研協同發展型教師團隊的特點以及影響因素,本文構建如下評價系統。通過三個評價維度(一級指標)、八個二級評價指標、十七個三級指標對教師團隊進行評價。
上述的評價指標體系可以在建設教學與科研協同發展型教師團隊的同時充分的發揮以下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能夠將教師團隊建設過程中潛在的不足與約束性評價結果進行揭示,為優化后續的建設工作供應科學性的依據;另一方面系統性的將評價結果映射出之前一段期間之內教師團隊建設的實際效果,能夠成為測評團隊績效的主要依據;第三方面,獲取的評價結果可當為促進高校團隊深化改革發展,制定出高效管理機制提供核心憑據,以此為其后續的長穩發展夯實基礎。
4 結束語
構建的教學科研協同發展型教師團隊建設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在實踐使用的過程中,仍需要受到高校對于基礎性數據的統計工作、標準化處理分值的指標、科學合理的評價主體選擇等投入大力關注,以此來確保評價結果的明確性與建設效率的持續性改善,進而為教學科研協同發展型教師團隊的整體效果提供有利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土春林,陳莉.科研引領卜的“123獷青年教師團隊建設實踐探索—以南京中華中等專業學校為例團.江蘇教育研究,2013,(30):31-34.
[2]郭國強.論交叉學科專業教學團隊的內涵及建設團.中國大學教學,2013,(03):70-72.
[3]亢旭華.大學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研究[D].山西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