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晶
摘 要: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之下,社會老年化趨勢也越發顯著,在這種現狀之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剛好處在試點實施之中,而本文則是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工作進行了相關研究,希望能夠以此來進一步做好新型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提高新農保基金運作的整體效益。
關鍵詞: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現如今受到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農保基金管理本身就貫穿于全過程,十分的復雜且系統化,不僅會涉及到管理收益與支出,同時還會涉及到投資與運營。所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工作實際上來說就是對基金進行籌集、核算、收支以及監督的整個過程,要想真正做好這一項工作不僅需要做好靜態化管理,還需要加強動態管理,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保值增值等目的。但是,就目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工作現狀來看,其明顯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也直接制約了我國保險事業發展,所以筆者也針對這一點進行了研究。
1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意義
1.1 能夠鞏固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成果
就目前我國發展實際來分析的話,我們能夠明顯看到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有投入較多的精力放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至上,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發展做出了保障。現如今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也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意識到新農保的重要性,很多農民也都領導了藥老基金,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工作的存在,就是對這一制度的有效支持與完善,兩者之間可謂是相輔相成,能夠在進一步鞏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成果[1]。
1.2 能夠促進政府預算管理體系得以完善
預算管理理念一經提出就受到了較多的關注,現如今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現如今政府在預算管理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行使國家收支權利,都會加強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以此來真正保障農保收益以及支出的合理性,進一步促進政府預算管理體系得以完善和發展。由此可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工作的實施,不僅能夠對養老基金進行約束,還能對整個預算過程起到較為有效的監督作用,讓政府預算管理體系得以完善。
2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現狀
2.1 運營層次不高
在相關政策指導之下,新型農保在實施過程中,其主要的模式就是由個人繳納社會養老保險,然后再結合團體補助的方式來實現,可以說是一種個人機制的模式。現如今,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試點較多,大多是借助于行政縣所屬部門來對養老保險基金進行運營與管理,所以也存在較多的問題,像是缺少專業人員、運營層次較低等等都是常見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不僅無法做好這一項工作,還有可能會出現政府基金被挪用的現象,這樣就不能真正有效的將基金集中起來,也無法從中獲得更多的收益。
2.2 管理不夠規范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大多是交由地方政府來進行管理,而他們在進行預算管理的時候,大多是按照自身想法來進行管理,沒有真正符合我國法律程序等多方要求,整個預算管理工作可謂是十分的不規范。比如說,部分試點地區知識初步匡算了以下各級政府應給的參保人員補貼,有些甚至都沒有預算數據,至于省市兩級政府新農保基金預算管理工作更是無從談起。在這種預算管理現狀之下,地方政府部門應該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必然會弱化,這也就很容易促使新農保政府補助資金無法得到合理的預算保障,十分不利于地方政府對于可能出現的養老基金缺口進行判斷與分析[2]。
2.3 保值增值能力有待提升
就目前來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投資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就是國債購買,而另一種則是銀行存款。這兩種方式對比分析的話,各有優缺點,對于農民而言,在建設完善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基礎之上,假設銀行存款利率較高的話,其能夠得到的投資收益也就會更高。為此,對于這兩種基金管理模式現如今依然還是有待提升和完善,這樣才能得到更好地發展,真正實現保值增值。
3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措施
3.1 構建出規范的預算管理體系
就目前來看,新型農村居民對于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的提升,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參與到其中,而這個時候要想保障基金預算管理的合理性,就必然要先構建出規范的預算管理體系,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農民的利益,基于相關體系來對其中所涉及到的預算管理工作加強管理。為此,在進行開戶繳費、轉接、銷戶以及發放等一系列工作之中,都應該要構建出相應的保障體系,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預算管理工作質量。除此之外,相關工作人員在這一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學習與教育,盡可能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水平,在預算管理過程中緊跟時代發展需求進行管理,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預算管理水平;另外,在預算管理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相關軟件的使用,結合時代發展需求以及規劃來積極建設網絡化預算管理,這樣才能讓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工作變得更加的高效有序,從而真正提高預算管理工作質量,促進信息有效共享。
3.2 做好制度方面的銜接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并不會因為地區之間的差異而存在差異,所以在進行預算管理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的分析,以此來做好制度方面的有效銜接,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工作質量。就目前來看,大多數省級管理都已經實現了新型的養老和城鎮居民養老合并,但是在合并過程中其銜接情況卻還是有待于完善。我國地域遼闊,省級較多,再加上各個區域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現如今在進行預算管理的時候還是存在較多的問題,尤其是在銜接方面,農村群眾對于養老保險的需求呈現出上漲的趨勢,這個時候進行預算管理還應該要盡可能保障其公平化,真正在發展過程中做好城市制度有效銜接,這樣才能借助于完善的制度依據來讓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實施下去,這個時候預算管理工作也能變得更加的科學化[3]。
3.3 對投資渠道進行拓寬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在試點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像是管理政策不夠成熟、投資范圍較小等等。為此,在進行預算管理的時候,除了上述幾點之外,相關部門人員還需要進一步對投資渠道進行拓寬,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現如今的金融市場需求,以此來更好地實現各個項目之間的比例投資。就目前來看,我國對于基金的監管力度相比較于之前有了明顯的提升,也積累了較多的養老基金,所以在進行預算管理的時候,還需要對投資運營風險機制進行完善,這樣才能更好地應用相關風險,進一步減少損失,提高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工作質量,為新型農村居民帶去更好地服務,所以在進行基金預算管理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實際來拓寬投資渠道、做好風險管理與應對。
4 結語
綜上所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工作,會直接對農村居民切身利益造成影響,所以說,在發展與運營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基金進行科學、合理化管理,讓基金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完善,從而真正實現為人民服務這一目的,促進新農村得以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李蘭雄.解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存在的問題[J].財會月刊,2011(17):53-54.
[2]梁平,靳大娟.重慶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保障水平實證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27):17061-17062.
[3]陳汝軍.完善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探析——以江蘇省為例[J].金融縱橫,2014(1):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