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霞
摘 要:本文先對建筑材料價格波動對工程造價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進行積極應對,談一下個人的觀點與認識,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材料價格;波動;造價;影響;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的材料價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該工程項目的整體造價,材料價格波動對工程造價難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施工方應當隨時把握建材市場價格及其波動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和方法積極應對。
1 建材價格波動影響工程造價
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材料的價格波動直接關系著工程項目整體建設造價,其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建材價格波動導致工程造價升高
從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建設實踐來看,建材采購成本在工程總造價中的占比較大,通常情況下材料成本在工程項目建設造價成本中的占比超過60%,。統計數據顯示,建筑材料市場價格每增長百分之一,工程總造價隨之增加0.6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建材價格波動直接影響著工程整體造價。
1.2 建材價格波動會延誤工期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當建材市場價格出現波動時,尤其是漲幅超過了合同約定值以后,工程項目承包人在采購建材之前應當將采購數量報發包人審核,確認以后發包人在收到上述資料以后,在約定日期內不予答復者視為認可,并且作為建筑材料價格調整的重要參考依據。在此過程中,若承包人沒有報發包人審核而是擅自采購建筑材料,之后再報發包人對建筑材料價格進行調整,此時發包人不同意則不予調整。由此可見,如果建筑材料市場價格變化較快,超出約定范圍的價款承包方可能出現采購延期現象;當建材料價格回落時再對其進行采購,則會減少因建材價格浮動而造成的工程造價以及成本增加,并且延誤工期,對承包方造成的經濟損失更大。
1.3 建材價格波動導致工程風險增大
工程建設單位與項目承包商簽訂合同時,其中明確規定了若建材價格變動,建設方不承擔漲幅部分,而是由承包方自行承擔責任。然而,實踐中承包方往往會忽略該細節,片面地認為建材市場變動不會太大。事實并非如此,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因經濟形勢變動以及金融危機等影響,建材市場價格很可能會出現較大的變動,而且這種變動很可能會超出承包方的可承受能力范圍,承包方承接的工程建設項目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大。此外,部分承包商為了將成本造價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甚至采購一些廉價劣質的材料進行施工建設,以次充好、偷工減料,以致于工程建設風險增大。
2 建材價格波動對建筑工程造價影響應對策略
基于以上對現階段建筑材料價格波動對擬建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的造價和成本產生的影響分析,筆者認為若想減小建筑材料價格波動對工程造價產生的影響,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 強化風險意識,把握建材市場動態
建筑工程項目承包方在與建設方簽訂承包合同時,應當強化風險意識,準確認識工程風險防范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工程合同中,應當明確列出材料市場價格變動下甲乙方需承擔的責任,并且盡可能由建設方承擔材料市場價格變動風險。在此過程中,若建設方不同意承擔風險,則建議在合同中增加共同承擔材料市場價格上漲的風險條款,以此來維護公平公正性,并且降低因建材價格變動對承辦方造成的不利影響。同時,還應當做好建材市場的監察管理工作,準確把握建筑材料市場的變化。作為建筑項目承包方,為有效減小建筑材料市場價格變動對工程造價產生的影響,建議派遣專人負責建材市場調研,隨時把握建材市場動向,全面了解建材需求以及儲備量,發現問題及時采取妥善的措施予以應對。
2.2 建立健全建材價格管控機制
材料在建筑工程項目造價管理過程中的占比超過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也是周轉材料以及其他配套材料,因此對建材采購應當嚴格把關。實踐中應當根據材料的種類進行合理的選擇,不同采購方式和方法應用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與效果存在較大的差異。在材料招投標采購過程中,主要是針對那些價格高、用量大的材料商,其可確保采購過程公開公正,而且質量也應當有所保證。實踐中常用的是比價法,主要是針對用量少、價格不高的建筑材料采購時,先進行海選,選擇其中合適的廠家詢價,再對廠家多方面進行評審來最終確定合適的建材供應商。實踐中可以看到,因建材價格可能會因市場變化而產生波動,而且對建筑企業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實踐中無論是建筑單位還是材料供應商,均對建筑材料的價格非常重視。為確保建材價格滿足預期要求,保證建材供需雙方的切實利益,應當對建筑材料的價格波動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應對。比如,選擇套期保值方法,將套期保值措施有效地應用于建材買賣過程之中,這有利于規避建材價格波動風險。作為一種有效的材料價格控制機制,套期保值法的應用主要是企業面對兩筆交易且二者方向相反時,由于金額持平,因此分別在現代市場以及期貨市場兩條腿走路,雙管齊下。值得一提的是,期貨市場可以使企業能夠更好地規避風險,促使風險能夠從企業向外轉移或被分散。比如,某建筑給水排水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可選擇的地基處理方式有很多種,如換土法、回填法以及水泥深層攪拌樁法等,溝槽軟基處理時多采用的是回填片石、石粉以及碎石等方式,方法不同造價各異。比如,回填片石建材造價每立方180元,碎石建筑市場上的價格為每立方150元,而回填石粉造價僅需每立方115元。由此可見,在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的條件下,應當優選造價相對較低的回填石粉,以此來實現工程項目整體建設造價的降低。根據上述案例,選擇合適的建筑材料能夠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項目整體造價,對于項目建設成本的降低以及節約開支等意義重大。同時,還要健全和完善建材市場上價格管控機制,尤其在編制建材預算時應當密切關注建筑市場、政府部門給出的指導價,準確把握建筑材料市場價格以及價格區間,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市場調研小組。
2.3 準備好建筑材料價差預備費用
建材價格變動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現象,施工單位在材料采購過程中應當對建材價格波動范圍進行宏觀上的把握。在工程項目造價管理過程中,應當綜合考慮可能出現的建材價格變動情況,準備好價差預備資金。實踐中如果出現了建材價格上漲問題,則有充足資金采購建筑材料,確保工期范圍內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任務能夠順利完成。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建筑材料市場價格數據庫,尤其在當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建筑行業也應當加強工程項目造價信息化管理。實踐中,應當建立健全材料價格信息管理數據庫,深入市場調研,廣泛收集信息和有價值的數據,從而準確把握工程項目建筑材料市場價格信息,錄入數據庫以后才有大數據技術手段對其進行分析,為決策的做出提供參考。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完善數據庫過程中,應當對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的建筑價格信息進行全面把握,對市場變化進行全面調研,抓住市場建筑材料價格變動的根本之所在;同時,根據所掌握的信息數據,及時更新數據庫中的資料,從而為工程項目造價預算提供價格信息參考,有利于提高工程造價編制的科學合理性。
3 結束語
建筑材料市場價格變化會對擬建工程項目整體施工造價產生較大的影響,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工程項目建設資金鏈斷裂,因此應當正確審視和定位建筑材料市場價格波動對工程造價產生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許惠新.建筑材料價格對建設工程造價的影響及風險管理[J].工程技術研究,2016(7):129~130.
[2]武順有.淺析材料價格波動對建筑工程造價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3(12):62+64.
[3]毛月雯,熊江東,陳曉華,李敏慧.論4大主要材料對工程造價管理的影響[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5,04: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