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倩姬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成熟網絡閱讀成為了閱讀的主流,無論在地鐵上在火車上還是在街頭都能看到低頭閱讀的人,他們通過電子閱讀器或者PAD等形式關注各種信息。本文簡要闡述了《公共圖書館法》頒布對青少年閱讀帶來的積極作用,并在全民閱讀大背景下提出青少年圖書館數字化閱讀保障方式以及該種閱讀方式的推廣方案。
關鍵詞:圖書館;青少年;數字化;閱讀推廣
隨著4G時代到來,圖書館2.0的發展成熟,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新的閱讀體驗,那就是數字閱讀,其至今已經成為一種主流閱讀方式,其擁有自己獨特的大容量、寬范圍、使用簡潔、碎片化閱讀,更不限于空間,隨時隨地閱讀,閱讀成本低,而且和閱讀平臺產生互動。文字大小可調,更有對應的聲效以及插圖。二零一八年元旦,我國《公共圖書館法》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發布實施。該法是首開先河,它旨在加強管理我國公共圖書館資源,要促進其積極發展,使得人民群眾閱讀權利得到保障。
1 《公共圖書館法》頒布對青少年圖書館數字化閱讀的意義
《公共圖書館法》首開先河保障群眾閱讀權利,其具有的作用遠遠大于圖書館資源用途,其頒布出臺,是從不同角度對人民群眾的閱讀需求予以滿足,而且在法律層面上,圖書館的經營要以滿足群眾閱讀為主。在該法觸動下,國家圖書館將會不斷推出“國圖公開課”“文津經典誦讀”等品牌服務,使得圖書館的服務性增強,也彰顯其學術以及知識性。我國圖書館系統將謹守“服務于民”理念,對民眾閱讀興趣予以引導和培養。另外,圖書館還會開展大范圍調查活動,讓自己的服務更具針對性。積極圍繞“世界讀書日”,建立屬于圖書館自己的閱讀周,推出不同的叢書,并進行書籍展覽,和群眾形成互動,以青少年為重點群體合理利用資源,增加其閱讀體驗。圖書館還會積極地聯系各校園,進行閱讀推廣。為了保證閱讀質量,要積極調整閱讀內容,整合圖書資源,打造系列的青少年閱讀書籍,進行精細化管理,和青少年進行高水平對接,從而建立國家圖書館“領頭羊效應”,帶領圖書館行業健康發展。總而言之,青少年作為國家未來接班人,必須要讀好書,國家圖書館為首的圖書館行業,要積極地發揮服務機構的作用,為國家實現全民閱讀增加民眾素養而貢獻力量。
2 全民閱讀理念下青少年圖書館數字化閱讀保障機制
2.1 全民閱讀權利的保障機制
在《公共圖書館法》當中第一條文就是明確地通過法律途徑保障公民閱讀權利。在第七條文中,對于偏遠地區圖書館建設要充分重視,要增加貧困地區圖書館建設力度。在第三十四條文中著重提出保護兒童閱讀,打造健康閱讀環境,專門為兒童開設專有的閱讀區域。其他規定則是賦予了全體公民享有的閱讀權利。
2.2 全民閱讀資源的保障機制
圖書館作為人類文明的載體,在青少年的教育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根據佛山市的數據調查發現,我國青少年圖書閱讀率整體較高,其中80后占30.79%,90后占8.73%,00后占26.47%,詳見圖1。2018元旦該法推出之后,有效地保障了我國群眾閱讀資源的調配。
2.3 全民閱讀經費的保障機制
為了發展全民閱讀,需要建設大量的圖書館、收集各種文獻、展開各種閱讀活動,這些都需要費用支持。為了確保全民閱讀活動持續開展,《公共圖書館法》規定了該活動經費的解決方案。
3 青少年圖書館數字化閱讀的推廣服務策略
該法中特別提出了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性,面對社會群眾提供免費借閱以及文獻查詢等服務。另外對外開放閱覽室、自習室,實現這些空間的價值。同時要積極地進行各種免費的講座,推廣閱讀資料以及閱讀方式。通過不斷地培訓方式,確保文獻展覽獲得成功。當然,還有一系列國家規定的其他免費服務。另外對圖書館經營方式,第三十六條指出:公共圖書館不僅僅要對大眾進行閱讀指導,還要促進群眾的閱讀交流,鼓勵演講朗誦,更可以實現圖書互換,保證圖書館文獻的完整性。可見,閱讀推廣活動將成為圖書館與讀者互動聯系的重要手段。 因此,青少年圖書館應該從數字化閱讀的環境建設、圖書館的服務手段以及內容,館員素質建設通過三個環節來提升服務質量,給大眾建立良好形象,通過多種渠道滿足大眾閱讀需求,保證讀者在不斷地閱讀中養成良好的數字化閱讀習慣。
3.1 數字化閱讀的環境建設
在《公共圖書館法》當中認為,公用圖書館應該根據自身情況,有計劃地進行數字化閱讀環境建設,主要從硬件環境及軟件環境兩方面入手。
3.1.1 硬件環境
全民閱讀是一種社會教育,而青少年圖書館則是社會課堂,這是青少年教育中的社會環節當中,社會資源是發揮教育作用的關鍵體現,數字化閱讀符合青少年閱讀習慣,更能為其提供更舒適的閱讀環境,讓青少年數字化閱讀環境不平衡性得到改善。公共閱讀平臺還擁有共享空間,方便用戶交流閱讀經驗,在實體閱讀大廳有數字化閱讀區,這無疑推動了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據統計,2017年佛山市聯合圖書館各鎮街成員館借閱量前十位為桂城、大瀝、西樵、獅山、九江、里水、張槎、丹灶、南莊、祖廟,其中,桂城以343364冊位居榜首。詳(見圖1)。
3.1.2 軟件環境
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數字資源建造,輔助閱讀、互動交流以及經驗分享等功能都要具備,在相應的板塊實現好友添加。青少年讀書館最應該做的就是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料。青少年平均上網時間長,喜歡操作計算機,所以豐富推廣軟件是青少年數字化閱讀得到推廣的關鍵。另外要集中力量整合數字資源,利用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體進行網絡滲透,轉化不同青少年群體成為少年圖書館的受眾,建立直播、BBS、個人中心以及個性化閱讀設置,引導青少年家長參與到閱讀當中,分享閱讀經驗,交流育子心得,而且建議家長們紛紛轉發少年圖書館的信息,通過這種網絡宣傳擴大少年圖書館影響力。例如,佛山以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協同服務”為原則,依托佛山市聯合圖書館體系內各成員館的館藏優質數據庫資源,共同建設的一站式檢索的數字資源服務平臺。2017年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擁有各類數據庫105個,詳(見圖2)。
3.2 青少年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和手段
現實中,中小學學生都喜歡參加圖書館的宣傳活動,不過進入大學之后,因為各種原因影響導致他們進入圖書館的幾率越來越少,所以圖書館在具體的宣傳過程中,要針對青少年推出豐富的讀書活動,而且要建立公眾平臺和他們保持聯絡溝通。建造圖書館公眾號便是一種積極手段,通過平臺發布圖書信息,并和粉絲產生互動,讓豐富的信息來吸引青少年讀者,而且在排版上要迎合青少年閱讀以及審美心理,一般來說動畫以及多媒體技術是很好的技術手段。
館員要積極主動地提供推薦服務,保證青少年獲得最合適的書籍資源,他們可以對讀者推薦良好的讀書平臺以及一些數字化資源,諸如音頻、視頻、電子報紙以及一些網絡動畫,后者顯然屬于網絡資源,這是實現社會資源互動所需。在《公共圖書館法》第三十六條中明確了推廣全民閱讀的手段,包括閱讀指導、圖書交換、演講朗誦等。所以,具有公益性質的公共圖書館必須緊跟時勢,創新地開展青少年閱讀活動,創新服務模式以及服務方法,更要創新具體服務內容,使得青少年閱讀得到最大的保障,使得該工作全面展開得到社會認可。發動青少年人群進行轉發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面對他人介紹相應的閱讀資源,讓更多青少年加入這個公益性活動中。
3.3 館員自身能力需要提高
館員要有愛心和寬容心,要接受青少年的特別閱讀習慣以及方式,并能夠積極地引導他們進行正確閱讀,要能夠正確運用軟件,讓學生的相應操作得到規范化。另外館員要善于啟發,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對自己閱讀方式、思考方式、表達方式、寫作方式等進行反思,能夠通過網絡閱讀來改善自己的能力。這也就表示,圖書館管理員要有綜合素養,要積極地使自己成為青少年和圖書資源之間的媒介。
4 結束語
開卷有益,閱讀是人類成長的獨有方式,是培養個體邏輯思維、開闊眼界、提升靈魂的主要途徑。現如今數字閱讀成為主體,青少年對數字信息傳遞并不陌生,青少年必須是公共圖書館的主要使用人群。故此,公共圖書館要針對青少年的特點,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積極地開展數字閱讀活動,推進全民閱讀,讓公共圖書館成為青少年成長的平臺,為他們能力提升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金鈺.推廣青少年閱讀初探[J].新疆社科論壇,2012(04):89-90.
[2]梁濤.少年兒童網絡閱讀:從迷茫走向澄清[J].少年兒童研究,2010(24):15-20.
[3]李院.圖書館網站的可訪問性探討[J].情報雜志,2000(02):37-38.
[4]于洋.從青少年寫作輔導談少兒圖書館網站的服務創新[J].才智,2012(34):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