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婉怡
摘 要:近年來,我國對于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為了對不同單位的檔案管理水平進行確認和肯定,并促進檔案管理水平的整體、全面提升,我國的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認定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當中。本文以基層檔案管理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了檔案目標管理認定的內涵,論述了做好檔案目標管理認定工作的路徑與方法,希望能夠為基層檔案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從而促進基層檔案管理水平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基層鄉鎮;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認定;意義;路徑
對于我國基層鄉鎮而言,檔案是記錄鄉鎮工作的第一手資料,能夠為鄉鎮事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持,同時能為促進鄉鎮的文化、教育、衛生、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文獻參考。因此,檔案管理工作現已成為鄉鎮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評價鄉鎮政府管理能力的核心標準。在檔案管理工作當中,檔案目標管理認定是一項基礎性的業務考評工作,不同的檔案目標管理認定等級標準,是對檔案工作整體狀態的綜合考評,也是檔案部門專業性、服務性的集中體現。近年來,檔案目標管理認定工作廣受檔案管理部門以及各級單位的重視,為此,筆者結合基層鄉鎮檔案管理,對檔案目標管理認定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論述,僅供參考。
1 檔案目標管理認定的內涵
隨著我國檔案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的檔案管理目前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化、科學化的軌道,為了提高檔案管理部門的社會存在感,并對檔案管理部門的綜合工作能力進行判斷,我國目前大力推進檔案目標管理認定工作。所謂的檔案目標管理認定,就是以建立檔案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流程為直接目的,以評定層次的不斷提升為激勵手段,以促進我國檔案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提升為根本目標而進行的檔案管理工作的綜合評價的活動。在檔案目標管理認定的過程當中,相關評定單位要以固定的標準為考評參照,以任務或者要求的完成為條件,對參評單位的綜合得分進行匯總,從而最終評價出檔案管理部門的等級標準。檔案目標管理認定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1 組織管理
組織管理評定,主要分為組織機構評定、管理職責評定、檔案人員評定、管理制度評定等內容。其中組織機構評定,就是判斷檔案管理部門是否建立了專門的檔案管理部門,是否能夠對檔案進行綜合的、集中的管理;管理職責評定,就是判斷檔案管理部門是否將檔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列入單位的整體發展規劃,是否形成了完善的管理網絡,是否能夠對檔案管理工作進展進行定期的檢查;檔案人員評定,就是判斷檔案管理部門是否具備符合專業技術要求和綜合素質要求的檔案人員,是否建立了崗位責任制度并提升了檔案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管理制度評定,就是判斷檔案管理部門是否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制度建立了相應的檔案管理體系,并確定了相關制度的落實機制[1]。
1.2 設施設備
設施設備評定,就是判斷檔案管理部門是否具備獨立的檔案保存庫房,是否有獨立的檔案閱覽室及辦公室,是否配備了專門的檔案裝具、檔案保護設備及現代化管理設備。
1.3 基礎業務建設
基礎業務建設評定,就是判斷檔案管理部門是否對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保管、鑒定及開發利用進行了完整的建設,是否保證完整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工作都切實得到了落實。
2 做好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認定的方法與路徑
對于基層鄉鎮而言,要想做好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認定,就必須全面加強工作的整改與提升,在正確認識檔案工作重要性以及自身實際情況的前提下,科學制訂工作計劃,加強工作的常態化規范管理。為了達到這一要求,我們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強化檔案工作:
2.1 深入認識檔案工作價值,提高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要想做好檔案目標管理認定工作,檔案管理部門全員意識的提升是條件和基礎。為此,應將檔案管理工作列入領導議事日程,從而提升領導對于檔案工作的重視程度,以此以上率下,帶動全員檔案意識的提升,從而形成常態化、科學化的檔案管理目標,并切實提升檔案管理工作水平,進而高效、有序地推進檔案目標管理認定工作。
2.2 完善工作制度,切實落實責任
檔案工作要創新、水平要提高,就必須以制度的建立和落實為保障,只有形成完整的、標準化的工作程序,才能有效避免和克服傳統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才能確保認定步驟的順利通過。為此,檔案管理部門必須不斷強化工作職責,推進責任落實,通過工作領導小組的建立以及專題會議的召開,確認相關負責人和帶頭人,在摸清自身現有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明細化分工,層層傳送壓力,使責任壓力內化為整改動力[2]。要不斷強化隊伍建設,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深入的業務培訓,集中學習檔案整理辦法,講解歸檔方法,使檔案管理綜合水平得到提高,實現檔案管理工作的時代性;要做好檔案工作宣傳,以此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工作風氣,推動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2.3 強化硬件設施,建立完整的工作網絡
要大力推動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并提高基礎設施配備水平。首先,要因地整修,做好硬件設備的更新和重新規劃工作。比如,為電子化檔案管理提供高配置的計算機以及質量過硬的掃描儀、復印機,以此提升電子檔案的整理質量和服務效率;又如,對檔案室、閱覽室和會議室等辦公用房進行重新整合,在保證檔案工作基本職能發揮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做好檔案室學習和參觀職能的發揮,通過加大對外宣傳力度,不斷提高檔案工作的影響力;再比如,要重新調整安全設施和資料的擺放層次,形成合理、科學的布局格式,從而進一步提升檔案室的設施、設備管理水平,爭取達到目標管理認定高等級標準。
做好檔案目標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完善工作網絡,提高工作效率。檔案管理部門應狠抓規范,積極采取措施,從源頭上把好“三關”(收集歸類關、檔案整理關、檔案保管關),確保檔案擺放整齊,不斷提高檔案整理質量。
2.4 深挖檔案價值,著重檔案的開發利用
檔案工作的好壞,檔案價值是否得到發揮,最根本的判定準則,就是檔案開發利用程度的高低。為了做好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認定,我們應注重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要立足群眾檔案信息檢索需求,編制和開發多種檢索工具,暢通多種信息查詢入口,支持模糊查詢,從而提升檔案利用的工作效率;另外,還要創新檔案服務方式,做好信息資源的主動開發,深入研究服務對象需求,進一步完成檔案資料的匯編工作,從而更好地實現信息共享。
2.5 強化檢查專班,鞏固達標成果
在迎接驗收之前,要進行查漏補缺工作,對現有工作進行全方位的自查自糾,以便進一步鞏固達標成果,推動目標管理認定的順利完成。要組織工作專班定期對檔案進行檢查,抽取文書、會計等檔案資料,詳細查看是否有發黃、破損、發霉等跡象;要對場所設施和設備管理進行檢查,確保安防設備、宣傳工具、電子化管理設備配備完整、安排合理;要以檢查的方式,讓單位全體人員樹立規范檔案意識,及時做好檔案的整理和歸檔,同時保證檔案借閱的利用效果,形成檔案管理常態化機制;要做好大事記的編寫以及檔案的編研工作,在整理工作中發現問題,查擺原因,及時整改,并在今后整理的過程中,邊學習,邊提高,邊整理,邊規范,力爭檔案管理的科學化,確保順利通過復查[3]。
3 結語
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認定的最終目的,是提升檔案工作管理水平,使檔案更好地為社會公眾和鄉鎮建設服務。鄉鎮檔案管理部門必須認清形勢,服從和服務于改革,從而充分挖掘檔案價值,組織檔案管理人員向新的更高的目標邁進。
參考文獻
[1]鄧偉達.機關檔案目標管理認定工作探討[J].卷宗,2018,(21):100.
[2]王麗濤.腳踏實地 夯實基礎做好檔案目標管理認定[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24):6268-6269.
[3]聶麗華.如何做好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認定[J].辦公室業務,2017,(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