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斌
摘 要: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應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不僅能使民族精神得到進步,更是促進國家發展的強動力。目前,經濟發展迅猛,社會各行各業對高職教育中專業學烹飪的學生需求愈加迫切,對于辦學層次的要求將注重于創新能力的教育。在日常烹飪教學中,為應對當前社會對烹飪專業學生需求量的擴大,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方可滿足當前社會需求。結合目前現狀,本文將當前高職院校烹飪學專業的學生學習目標進行整合,并對其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職烹飪教學;創新能力;社會需求;分析與研究
創新作為一種較為智能且高度復雜的活動,不僅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渠道,同樣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重要方式,不可缺少的主要環節,在自由、民主的課堂環境下,不僅能夠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加強求知欲望,實現創新力和行動力。結合目前發展趨勢,餐飲行業的發展動向極為迅猛,不僅加寬廚師勞動市場的發展道路,為其帶來巨大潛力,同時,也為烹飪專業的學生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而作為朝陽企業,餐飲業的發展處于上升階段,市場銷額及競爭愈加激烈,也將烹飪專業人員的綜合能力作為評判標準。而現階段,高職院校需提升本校的教學水平,并結合實際需求,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及意識的培養,從而適應環境變化,適應優勝劣汰的生存機制。為社會、為企業培養具備健全人格、高質量、高素質的創新型專業人才,結合學生整體素質培養方向,文本建議從以下幾點考慮:
1 目前我國烹飪專業的現狀
根據我國官方網站資料顯示,當前我國餐飲業發展速度極為迅猛,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最快的行業。隨著烹飪行業被社會認知、且肯定,以及我國整體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從而人民的餐飲檔次及飲食文化呈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去追求吃飽的“量”變,到現如今要吃好的“質”變,表現出我國人民對食物質量的追求得到明顯改變。但是,我國以往專業從事烹飪的工作人員,對菜品長期以單一性、重復性進行操作,及其缺乏創新意識,對菜品也沒有新穎的改變,很顯然,無法滿足當前餐飲業的發展需求。而現階段,目標轉向高職院校所培養的專業人員,進而實現當前市場需求,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提高我國經濟水平。
2 在烹飪教學中的創新措施
對以往教學進行改革,對現階段教育中加入創新板塊的培養,將教學和學習相結合,進行雙向互動。首先對烹飪專業的工作者進行分類,對其傳統教育觀念進行改革,打破傳統關門教學模式:其次,勇于將實踐和學習相結合,與企業大膽合作,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獲得實踐機會,產教結合,培養優質專業人才,為實現創新教育奠定堅實基礎。在以往烹飪教學模式中,依照古代學者的教育理念“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提高本校教學能力,更是為國家培養優質人才,結合以上觀點,可列舉以下幾方面:
2.1 培養學生具有科學批判的質疑精神,培育創新的環境
明代學者陳獻章曾說過:“前輩謂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在烹飪教學中也同樣適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精神,使學生勇于提出疑問,教導學生不要盲目聽信書本,要勇于嘗試。我國美食文化中,許多傳統名菜都是由廚師在一次次思考與嘗試中研制出來的。因此,在日常實踐過程中,當學生出現失誤情況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使其獨立思考解決方案,在失誤中尋找靈感,避免對學生思維產生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避免盲目信任傳統食譜,因為隨著社會進步,大家對美食的追求逐漸提高,而傳統菜肴在營養含量方面仍存在進步空間,需要烹飪人員在學習與工作中不斷改善。高校應重視學生創新性的培養,教師團隊則需落實上級要求,提高學生創新積極性。為國家培養一批具備創新能力的專業烹飪人員,促進我國烹飪行業快速發展。
2.2 改變教學觀念,啟發學生自主探究
創新思維的培養離不開動腦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專業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個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讓他們自己動腦去分析問題,進而處理問題。切不可直接給他們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不利于他們培養創新思維。此時,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引導。該種方法主要就是將案例討論的方法運用到課堂活動中去,教師再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與任務設計一個具體案例,幫助學生并參與到學生中去,一起分析、探討并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們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積極開發大腦,主動探究問題,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自己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還能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和效率,讓學生們學會認識、分析解決問題,慢慢的就會提高其創新能力。
2.3 通過發散思維訓練,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擴散思維又稱其為發散思維與輻射思維、求異思維等等,具體是指在思維過程中,不單單局限與一條線索或者已知因素,而是從現有的信息出發,全面擴展至各個方向,不受已知后者現存方法方式的約束,并從這些擴散、輻射的思考中,求得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而衍生出多種不同的結果。該種思維的優勢在于,能夠使人思路發散,不受拘泥,辦法新穎并有效,提出的方案非常多,尤其是能提出一些別出心裁的見解,讓問題能夠被順利的解決。在高職烹飪專業教學中,可以應用擴散舉例和引申發揮等等方法來訓練創新思維,后者主要是指圍繞一個中心問題,盡可能多的舉出多種相關因素。
2.4 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對于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而言,傳統的教學時單純的教師向學生教授知識和技能,學生通常情況下是處于一個相對被動的狀態,這對于學生應用能力培養而言,無疑是最大的絆腳石。一個課程的教學,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學習知識,將以往老師單方面的教學活動,變成師生合作雙贏的互動,除此之外,可以適當的引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項目教學法實施教學。比如教授油脂貯存與加熱時的變化,老師以貯存已久以及高溫加熱的胡麻油為例進行情創設等等。
2.5 明確理論教學目標,提高專業技能
為使學生畢業后順利融入社會,不僅需要其具備專業理論知識,更需要注重學生相關技能的掌握,因此各高校需合理制定烹飪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為順應社會發展所需,高校教育目標應為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專業性人才。因此,應從理論知識方面著手,將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加強專業課程,根據各教學課程,為國家培養一批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兼備的全能型人才。目前大部分烹飪課程僅能教授大眾菜系的燒制過程,無法滿足大家對特色菜肴的追求,導致學生缺乏創新性,與行業發展嚴重脫節。為使學生在畢業后能順利適應并融入社會,需要提高教學課程的實踐性,將目前行業發展所需能力最為教學目標,對教學理念不斷改革更新,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為我國烹飪專業培養實踐型專業人才。
3 結束語
隨著社會發展,社會對高職學校學生要求愈加嚴格,為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我國各大高校需注重對學生創新性及實踐性的培養。目前我國高校仍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的問題,因此需要相關管理人員對現今教學制度進行分析與研究,改善不足,加強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才能使學生成為時代認可的人才,帶動我國烹飪專業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韓小院.創新思維在高職烹飪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食品,2018(13)
[2]溫利軍.試論中職烹飪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五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
[3]黃忠.烹飪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現代食品,2018(05)
[4]溫利軍.試論中職烹飪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五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