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社會主義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本文通過分析在當代社會科學社會主義所面臨的挑戰,根據實際情況與研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科學社會主義 當代 挑戰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2-0-01
一、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面臨的挑戰
科學社會主義的起源與發展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科學社會主義產生于蒸氣時代,如今人類正在轉變到一個更新的時代,只有充分的認識到這點,我們才能準確的把握當今社會的經濟、政策的特點,才能更好的找到今后社會的發展趨勢 ,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世界所面臨到的挑戰,進一步的發展科學社會主義。
1.當代資本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間的競爭關系
當代資本主義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從20世紀中期開始資本主義因為現代科學技術的革命為其注入了一劑“強心劑”,這讓資本主義生產力更加迅猛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經濟發展也越加迅猛。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存在著競爭關系,資本主義的迅猛發展對當代的社會主義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此外,縱觀世界格局,五個社會主義國家都是由貧窮落后的發展中國家演變而來的,雖然如今社會、經濟各方面都得到了發展,但是社會體制、教育程度、國民收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與發達國家之間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在和資本主義的競爭中必然會受到一些排擠與打壓的。
2.經濟全球化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挑戰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更加的有利于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的范圍內的擴張,更加有利于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聯合,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美國在資本全球化的進程中仍然占據著主導的地位。經濟全球化,是以經濟為中心逐漸向文化、政治、意識等其他領域擴張。西方資本主義強國希望通過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將自己的價值觀念、文化傳統、政治制度以及生活方式推向世界這個大舞臺。希望按照自己的政策來構建新的國際經濟、政策秩序。這些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政治、文化、價值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響無疑會對當代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以及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造成極大的阻礙。
3.“和平演變”戰略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挑戰
社會主義的誕生,打破了資本主義對世界的統治,使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在這個還是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當今世界,顛覆社會主義國家、對他們的發展進行打壓是直蹦主義國家既定的戰略。他們在政治、外交等意識形態下面加緊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滲透,利用技術轉讓、貿易合作等誘迫社會主義國家在政治上多元化,經濟上私有化,借此干涉社會主義國家的外政。雖然當代社會主義正處于發展的低潮,但是資本主義國家并未放棄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尤其是在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人類之間聯系與依賴普遍增強,全球性問題也逐漸增多,而這些問題的解決不能依賴于資本主義,而徐依靠于科學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在應對這些挑戰的過程中,也需要與時俱進在理論上進行創新。
4.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研究被分化
隨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的分化,許多原來從事著研究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專家被調或者分配到了政治學、行政、民族、自然、經濟、社會等學科精細研究或者直接轉到了其他的工作領域當中去。現在,雖然還有一部分的學者繼續從事科學社會主義的研究,但絕大多數不在科學社會主義專業招生,全國高校研究科學社會主義的人越來越少,這樣的現狀對科學社會主義今后的發展有很大的阻礙。
二、當代科學社會主義面臨挑戰應對策略
1.大膽借鑒吸收,更好促進發展
由于社會主義國家幾乎都是在資本主義不發達的落后國家中產生與發展的,社會主義國家要提高自己的生產水平與經濟發展,就要善于大膽的吸收與借鑒資本主義先進的政治制度、科學技術與管理方式,這不僅是建設科學社會主義的需求,也是要超越資本主義的前提條件。但是近年來從事科學社會主義研究的學者越來越少,很多也不開設科學社會主義專業的課程,社會主義建設是一個不斷積累、發展、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隨時學會總結實踐經驗的同時還要積極的借鑒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使之能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所用。
2.與資本主義劃清界限
在當代發達國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他們有著自己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政治制度以及經濟體系,但是當代資本主義國家還是沒有改變其剝削的本質,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這點,保持清醒的頭腦與資本主義劃清界限。要知道資本主義的新發展只是采取了一些有關經濟與市場上面的調節措施,來暫緩市場上的矛盾,緩解經濟危機,但是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的根本矛盾還是沒有得到根治;另一方面,資本主義雖然改善了工人的生活與工作環境,但是這些改良措施并沒有改變工人被剝削、奴役的地位,只不過是將剝削的方式變得更加的隱蔽,由于剝削關系并沒有隨之改變,那么兩個階級之間的對立與斗爭也就不會有所緩和。我們要正確的了解與把握資本主義所發生的新變化,也要從中看出其改變的本質,只有充分的意識到這點才能保證我們能夠堅定不移的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
3.深化改革,加強國際合作
清朝的落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閉關鎖國的政策造成的,鄧小平總結歷史經驗說:”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在全球化時代,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全球化使得國際這個大工廠得以形成,使原材料、資金、技術的配置可以突破一國的框架。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應該牢牢抓住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把握好機遇深化改革開放,使企業能夠在全球范圍內更;好的尋求合作,以節約成本,獲得更高的利潤,加強國際合作,能更好的在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相互學習借鑒,更有利于國外先進的技術、管理方法的引進,加強國際合作,能更好的發展科學社會主義。
4.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
從十七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理論對我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還是有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存在。比如:人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發生了哪些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如何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哪些方面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特色社會主義會有哪幾個發展階段?每個發展階段都會有哪一些特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當今社會上的其他科學社會主義有哪些區別與優勢?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還有哪些方面是需要完善的?如何利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去更好的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社會?這些問題的探索對科學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意義,探索解決這些問題可以提升科學社會主義的實際作用,加強科學社會主義的競爭力。
5.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越是對外開放就越是要注意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宣揚中國夢,提高民族間的凝聚力,才能更好的抵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們的腐蝕,保持自己的民族自信心與自尊心,以熱愛祖國、貢獻自己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視為最大的榮耀。我們要通過中國的歷史,特別是近現代曲折的歷史,去了解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了解人民和民族和國家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國強則人強;還要了解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對世界所作出的貢獻,了解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建立民族自信心;同時要充分的了解到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不懈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的光輝業績與崇高精神;還要反對狹隘民族主義與民族虛無主義對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產生的影響,為中華民族的發揚壯大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為中國夢的實現做出自己的貢獻。
結語
筆者認為,在當代,整個世界形勢與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每個主義的發展都必須經歷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社會主義的發展與復興也是這樣的,但社會是在曲折中發展前進的,所以社會主義必將戰勝資本主義。在此同時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必須要同時代特征結合,同每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這樣才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更有發展壯大的前途。世界上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在長期內數量上的表現為不增加,而主要在點的繁榮與質的提高上面。二戰之后由于經歷了長時間的戰亂,人們飽受戰亂之苦,因此和平發展成為了世界的主題思想,而且資本主義國家在二戰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對國內經濟、政治進行調整,使得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矛盾有所緩和。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并不是表現在社會主義國家數量的增多上面,因此在這段時間內社會主義國家需要做好的就是有關“點”的繁榮與“質”的提高,把自己國內有關于科學社會主義的建設做好,推動科學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宋士昌.科學社會主義通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08):123-125
[2]秦宜.科學社會主義:機遇、挑戰于對策[J].教學與研究,2015(0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