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憲龍
摘 要:當前,隨著各種電子設備和產品的廣泛利用,我國逐步建成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并投入運行。在本文中,主要是針對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分析了其組成和功能,并探討了當前運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全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運行維護對策,旨在為相關部門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輻射環境;自動監測;運行維護
“十一五”期間,我國就加大了對污染物治理的力度,投入了大量的專項資金,并且在全中國,設立了100個大氣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并配置了完善的數據匯總系統,這些其與“十五”期間建成并已運行的36個大氣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一起初步形成了我國的大氣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網絡。
1 全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分析
我國的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由四部分組成。分別為現場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省級數據匯總中心、全國數據匯總中心和全國數據備份中心。其中,現場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主要由高氣壓電離室等γ(伽馬)輻射探測器、NaI(碘化鈉)γ能譜儀、氣溶膠采樣器、碘采樣器、干濕沉降物采樣器、降雨感應、自動氣象儀、數據采集系統、數據傳輸和通訊系統、避雷系統、溫控系統、不間斷電源系統、自動控制系統等多種儀器設備和系統組成,其主要布設在我國各省會城市、重點核與輻射設施所在地、敏感邊界、重要口岸和環保重點城市。開展的主要監測工作包括連續γ輻射劑量率測量,連續氣象參數測量,氣溶膠、干濕沉降物、空氣中碘等樣品采集、測量和分析。省級數據匯總中心主要由網絡交換設備、數據傳輸加密設備、數據庫系統、備份系統、網絡信息安全設備、信息展示平臺、數據應用系統和機房配套設施等組成,其主要布設在全國31個省級輻射環境監測機構,可通過有線和無線等通訊網絡,對轄區內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的儀器設備進行查詢和控制,并可以對其監測數據進行匯總、存儲、統計、分析和展示等。全國數據匯總中心主要由網絡交換設備、數據傳輸加密設備、數據庫系統、備份系統、網絡信息安全設備、信息展示平臺、數據應用系統和機房配套設施組成。其布設在環境保護部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中心。其可以通過有線和無線等通訊網絡,匯總收集全國輻射環境監測網絡中各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的監測數據及運行狀態數據,進行數據存儲、分析預警,并通過圖形和表格的方式對數據進行全面的展示,并可通過網絡發布,使管理部門可以隨時查詢監測結構,即時了解輻射環境質量狀況、變化趨勢。
2 全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運行維護現在和存在問題
2.1 高系統集成度導致難以運維
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集成度高,包含高氣壓電離室等γ(伽馬)輻射探測器、NaI(碘化鈉)能譜儀、氣溶膠采樣器、碘采樣器、干濕沉降物采樣器、降雨感應器、自動氣象儀、數據采集系統、數據通訊系統、避雷系統、溫控系統、不間斷電源系統、自動控制系統、數據接收和存儲系統、數據應用系統等多個儀器設備和系統組成的高度集成系統。并且覆蓋的技術多,設備多,要求的標準高,產品供應商多等等,這些都給運維人員帶來了挑戰,需要他們更高的專業技術,增加了運維難度。
2.2 系統建設加快,運維成本高
當前,在自動監測技術中,可以實現連續監測,隨時掌握空氣狀況,實現精準預測和預警。并且隨著自動監測技術的發展,其系統設備也在運行中,這些都加大了系統的工作量,導致運維成本上升。
2.3 缺乏運維經驗
在最初全國的環保系統輻射環境監測中,只有在幾個省份設置了系統,只有幾個省份有著運維的經驗,其他省份的輻射環境監測機構都比較缺乏相關的經驗。
3 全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運行維護對策
3.1 合理分工明確職責
明確職責和合理分工是保障工作有效開展的基礎,也是規范系統管理的重要方式。要加強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和發展,就需要明確以下職責:
1)由環保部進行監督管理。
2)在環境保護部門中,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中心開展業務管理工作。具體負責制修訂自動站運行管理技術規范等體系文件,組織研究解決運行中出現的問題;負責制定自動站數據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要求,定期對自動站進行考核;負責全國數據匯總中心的日常運行維護和管理,負責全國自動站監測數據的匯總、統計分析與發布;負責組織自動站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與交流工作;負責自動站的運行經費管理,負責設備的定期更新、調配,負責組織運行軟件的修改與升級主等。
3)省級輻射環境監測機構負責具體運行維護和測量工作。具體負責建立自動站運行管理部門,建立運行管理規章制度等體系文件;定期對轄區內自動站進行維護,并做好運行維護記錄,出現故障及時維修或報修。要針對自己轄區中的系統監測,保證數據質量提高控制工作的效率,并且保證有效的連續的自動監測。按照年度自動監測方案,有效開展轄區工作,做好運行和維護,并確保數據上報的準確和無誤。實施監視轄區的系統運行情況,如果發現出現異常,要及時上報。做好轄區中的系統安全保衛工作,并且保證系統防盜、防火,注意防雷擊,避免人為破壞和自然破壞。要展開監測技術相關的工作,并能夠及時解決在工作中的問題。
3.2 引進專業服務機構參與運維
在輻射環境監測機構中,常常工作量很大,并且人手不足,因此,政府向來進行服務購買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充分引進一些相關的相關服務機構,參加到系統運維中去,這樣能夠實現勞動力的合理配置,減少了人員的消耗,將更多時間都放在機構系統質量控制和監測上來。這種模式能夠充分發揮社會專業服務的力量,也能減少工作者的日常工作量,還能確保系統的順利運行,是一種高效的維護管理模式。
3.3 專業運行維護服務機構的主要工作內容
專業運行維護服務機構常常是政府按照一定的程序來確定的。為了確保其高效運行,就要接受環境保護部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中心的技術指導。做好各項系統建設的工作。主要工作有:1)設置遠程維護計劃;2)建立故障維修制度;3)設置年度巡檢程序;4)備品備件和易耗品庫的管理;5)總結和上報年度運維工作計劃。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我國已初步建成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并投入運行。本文分析了目前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的特點和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全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運行維護方案,供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參考。
參考文獻
[1]凌鑫,鄒樹梁,李書帆.國內外海上應急輻射監測比較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10):98-99.
[2]周一波.輻射環境監測在輻射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探討[J].綠色科技,2018(18):134-135.
[3]陸照,周程.淮安市射頻電磁輻射環境現狀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2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