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倩
摘 要:祠堂文化在我國的歷史檔案中有著重要的意義,祠堂文化是宗廟文化的延伸,通過對祠堂文化的研究工作,對我國的歷史文化了解能夠提供依據,而針對祠堂文化的分析,有效地傳承及發揚我國歷史傳統文化中的精髓,這也是對宗廟文化尋根工作的一種敬畏。本文通過研究以及深入祠堂文化的探索,對祠堂文化的歷史由來,以及文化內涵進行了分析,介紹了祠堂的相關用途以及蘊含的文化寓意。
關鍵詞:祠堂文化;客家祠堂;內涵分析;文化傳承
1 我國祠堂文化的歷史發展研究
祠堂文化在我國歷史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歷史參考地位,新時代的發展不論多么迅猛,在如今建筑行業發展的大規模之下,祠堂的用地未因任何發展需要而改變過,祠堂文化的涵蓋內容用途很廣泛,例如:宗親文化、風水文化、風俗文化、祖先崇拜、地域文化等。國內的所有民族都有各個民族特有的歷史文化,因此祠堂文化是在中原地區的領域內得以廣泛的保留,只有中原地帶才有祠堂建筑的存在。祠堂文化作為地域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使祠堂本身的歷史歷程加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祠堂的建筑原理,是由幾個基礎結構組成的:1)古代建筑形式作為傳承點;2)楹聯及譜碟文化;3)不同地域不同的傳統儀式。祠堂文化在經過多年歷史的沉淀,作為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重要歷史根據,它是代表宗族建筑的由來,不同的宗族文化,對祠堂的儀式活動有所不同,祠堂文化是嚴肅的。在相關領域的祠堂文化里,不許有任何對祠堂的不敬的現象發生,人們對祠堂的存在抱有不可撼動的信仰,祠堂是神圣的建筑,因此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祠堂文化保存著歷史的風俗,或許因為祠堂文化領域的擁有地,隨著后代的開發,傳承意識薄弱的情況下,有些民間機構為了保留祠堂文化,建立了一些相關的歷史解說設備,不希望祠堂文化會隨著發展而流失。在這種自發機構的影響下,宗族文化的歷史制度依然維持著人們的信仰,所以我們在現在的生活中,依然保留了祭祀活動和民間關于祠堂的各種節日儀式。 祠堂建筑的外觀,是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因素的,在宗族人觀念里,祠堂的建筑是要通過風水文化以及要有一定的歷史依據才能對其實施建造的,目前還沒有相關單位會直接開展新祠堂的做法,祠堂的改造是莊嚴的,一般都是通過修繕的方式,保證祠堂年久的質量。祠堂的修繕工作在材料上一般都是采用磚、石、瓦、木等,加以修整,前提是在不破壞祠堂原本外觀的情況才能加以施工。否則會引起當地的宗法守護者強烈的抗議,引發爭端。
2 祠堂建筑的結構特色布局
祠堂的建筑特色,不同地域的祠堂外觀特點都各不相同,有雕刻的工藝、以及人們用來比喻吉祥的象征物的圖案,不同的民俗文化有不同的限制。唯一具有統一性的建筑特色就是所有的祠堂都會有楹聯和匾額等規范的裝飾,也有相同形式的族譜、記賬本等,族譜會由當地比較有名望的人家保管,族譜的特點是:里面記錄的是同姓氏同一個祖宗的一個記錄譜,例如:有人的出生,也有老人的逝去,都會記錄在這本族譜中,族譜的寫錄是相當嚴格的,一般要經過相關族人的組織會議,通過探討,統一同意之后才能對族譜加以修改,并且要由一些比較有資質的人進行審核,第二點:族譜還會對當地的歷史和特色風俗進行記錄。有點類似于古代的歷史記錄,這主要是記錄一些大型的祠堂儀式活動,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些儀式,才能錄入到族譜中。類似族譜的這一種形式,在商周的時期就已經開始興建各種祠堂,宋代的興起之前,對于祠堂的興建,是要經過有一定名望的官宦資格才能參與祠堂的興建儀式的,而且根據官位級別的高低,參與祠堂的興建,建筑外形會有所區別,一般都是高低之分,比如一些地位比較高的官員可以對祠堂的建筑設計得比較高,而官位較低的官宦人家不可以超過其高度,而普通人家沒有興建祠堂的權利。因此,宋代的祠堂文化發展是如今歷史能夠考察到的范圍保留得最為完整的,這是其宗族歷史發展的重要標志。祠堂的興建是宋代地位的象征,也是宋代遺留下來的最有代表作的歷史寶藏。
3 祠堂文化的現狀以及可利用空間的分析
祠堂文化是我國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的傳承,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擁有的無價之寶,經過歷史的沉淀,祠堂的保存現狀是非??捎^的,有很多的發展利用空間,祠堂里面的文物對于歷史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祠堂一直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所以我國對現有的歷史祠堂文物以及祠堂文化的保護投入了龐大的力量。保護祠堂文化的措施,以及如何供世人參觀,這要通過旅游業的開發利用,帶動祠堂文化的普及性。旅游業目前的發展前途是光明的,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有了全新的認識,經過發展,很多的歷史文化已經成為了犧牲品,因此人們更重視生活中的歷史文化,祠堂作為保留最古老以及最完整的歷史文化,通過旅游業的開發,能夠令人們對其的歷史文化有所了解,目前,國內的相關旅游業已經意識到歷史文化的重要性,對其發展的重要性,出臺了很多關于歷史文化的旅游參觀項目,祠堂內很多珍稀的古建筑和雕刻藝術帶給參觀者的感受將是回味無窮的,人們感嘆在經過大自然歷史的洗禮之后,保留下來的文物,與如今的生活藝術品相比是特別的,古人的文化令現代的人們產生強大的好奇心,因此,通過對旅游業的利用,開發出適合的旅游項目,對祠堂文化的傳承以及我國的經濟發展都有著互相利好的關系,發展旅游根本的核心就是歷史文化所沉淀下來的巨大寶藏,供世人敬仰。這是歷史文化對現代發展的重要作用。
4 結束語
宗法制度的歷史目前對中國歷史寶藏的影響是巨大的,它的影響力主要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行為的作用。祠堂文化是宗法制度的表現形式之一,它的歷史由來以及保留下來的觀念,都會受到宗法制度的牽制影響,祠堂獨特的文化魅力,體現出了中國民族當代美好傳統的家庭觀,以及人們的教育理念都深深地受這種歷史文化的正面影響,產生國人的民族凝聚感,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的民族認同感,諸多方面都起到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涂雅玲.祠堂文化的內涵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
[2]譚陶.徽州古祠堂建筑文化研究[J].邢臺學院學報,2017.
[3]徐結.家國同構:中國古代家族[J].古典文學知識,2001.
[4]歐陽宗書.祠聯與中國古代祠堂文化[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