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菊
插畫藝術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李菊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益陽413000)
服裝是社會不斷進步成長的產物,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審美品位漸漸提高,對于服裝開始有了個性化與藝術化的需求,所以服裝的種類和樣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而插畫藝術和服裝設計作為能代表社會民眾的審美趨向的兩種藝術形式,在使社會民眾的精神需求與消費需求得到滿意的同時,還需要對社會的審美趨向進行引導和開拓。文章從分秒變化的服裝需求和審美趨勢中,分析了插畫藝術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插畫藝術;服裝設計;應用
在人類不斷成長的歷程中,插畫作為藝術的一種形式,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這是人類在交流過程中自然而然演繹出來的一種藝術形式。伴隨時代的進步,插畫藝術的應用范圍得到了極大的拓展,甚至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專業形式。插畫在服裝設計行業中的適宜運用,可以使得服裝的時代性提高,還能夠讓人們對服裝個性化與藝術化的需求得到滿足。
插畫是發源最早的一種設計藝術,在一些文獻中闡述為“插錄依附在書籍刊物中的圖畫”。最初是為了進行闡述、說明、或者提供聯想的空間;后來發展成為擁有確切功能、目的性和商業性質的繪畫。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插畫更是深化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例如,影視方面的場景設計、游戲方面的人物設計和廣告插畫等等,變成一種無處不在的視覺標記。
我國插畫藝術的發展歷程是頗為悠久的,雖然在現代插畫獲得了一些新的定義,但是回看走過的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插畫由簡至繁的發展過程。最早是出土于湖南長沙市的一份寫在絹帛上的文書,其上有很多繪畫的痕跡,全部是用獸類或者人與動物形象的圖形結合形成;宋代時,物質經濟的進步和人文素質的不斷提升,插畫的內容也變得愈加豐富,多見于佛教的經文之上,這一階段甚至還出現了具有商業氣息的宣傳印刷品。明朝中期以后,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圖書出版商使用精彩的插畫來吸引顧客已經是十分普遍的場景了[1]。
近代由于經濟的不斷進步,插畫的工具和完成方法變得豐富,社會上漸漸涌現出針對這種設計的探究,為插畫的高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插畫作為一種可以獨自表現意義的圖像,開始踏入藝術方向的設計殿堂。隨著工業時代和后工業時代的到來,圖像成為這個時代的載體,無法規避地成為重要角色。而插畫擁有的本質——圖像,也使得插畫藝術在這場信息革命中擁有重要地位。
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使生產的方法發生了巨大而徹底的變化,機械化作業方式的出現,大大加強了生產力,在服裝行業也出現了機械印花的技術。由于機械化生產的便利,導致這種方法廣泛使用于服裝的設計制作上,幫助服裝行業開始步入新的發展階段。但機械印花技術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由于模板制作成本較高,加工企業經常會采用一個印花模板進行生產制作,消費者的個性需求會被置于靠后的位置,由此會導致與服裝時尚相沖突的現象發生。和這種普遍的印花技術比較,插畫這種形式則更加具備優越性。插畫藝術的圖案和樣式更加靈活多變,可以同時兼具多種風格和特征,服裝設計師可以自如地進行選擇,嘗試各種新穎的圖案來進行創作。這種靈活多變的藝術可以幫助服裝設計行業滿足大眾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2]。
伴隨人們物質水平的極大豐富,人們的審美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服裝開始成為展示自我的一種獨特方式。這就需要服裝行業生產出更多更獨到的服裝。但在服裝總類不變的情況下,如何提升服裝設計的個性化和多元化變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插花藝術恰好可以幫助服裝設計行業解決這個問題。插畫藝術是用線、色塊、圖案、空間等基本的繪畫語言來進行視覺傳達的一種藝術形式。對此,服裝行業就能夠根據消費者的想法進行針對性設計,使用個性化的插畫圖形和紋飾對服飾進行創意設計,方便消費群體的個性化需要得到滿足。
插畫藝術在服裝設計的過程中,其實不像插畫藝術本身的創作一樣天馬行空,而是要遵循一些規則,如,插畫圖案需要與服裝的整體形象相符合,在插畫藝術運用于服裝設計的過程中,由于插畫可以有非常豐富的創作空間,所以創作出來的圖案必須和服裝設計的整體形象一致,否則會削弱服裝設計本身的魅力,從而難以達到用插畫幫助提升服裝品味的目的;插畫藝術在服裝相關的設計中應用時還需要注意到協調性的問題,不僅要滿足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和審美要求,還需要傳達出服裝設計者的匠心獨運,適合到服裝的整個結構中,在協調、搭配的基礎之上,較好地滿足人們的視覺感受;插畫藝術的圖案與面料的搭配同樣重要,不同的服裝面料要搭配合適的插畫圖案,要使得插畫圖案和面料形成良好的視覺效果。
插畫在服裝設計推廣中運用的例子實際在世界時裝史萌芽誕生的時期就開始了。在十六世紀之時,就已經有出版刊物來反映具有地區服裝差異的相關插畫了。1672年,歐洲誕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時尚類刊物,至此法國女性的服裝風格開始輻射整個歐洲。在照相技術還不曾出現的年代,插畫成為了滿足人們對時尚渴望的唯一渠道。到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之時,法蘭西確立了世界時裝的中間地位,更多的目光聚集到了時尚領域,插畫也由此得到了更加寬廣的表現空間。二十世紀伊始,插畫甚至開始成為時尚本體,不少尖端的時尚雜志如《VOGUE》,開始用插畫當作刊物的封皮[3]。
插畫是一項應用型的藝術形式,在服裝設計上表達出的藝術形象,符合當下時代的需求,針對不同層次的民眾設計出的不同風格,可以更好地被兒童、青少年和中老年人接受,具有極大的市場基礎。
從視覺語言的方向出發,插畫分為追求真實的類型與概念類型的插畫,追求真實類型的插畫往往注重圖像的真實性,利用真實存在的事物來表達真情實感;概念類型的插畫則常利用獨特的視覺手法暗喻個人主義。這些手法通過對個性化的體現,來轉變成民眾表達自我、展示自我的一種選擇。千禧年來,服裝上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各式各樣的插畫藝術,如超現實風格、卡通風格等等。
超現實風格,實際上是一種以具體形象為基準展開而形成的表現方式,把現實中存在的具象事物和空間之間的相互關系當作獨立的創作元素在畫面上以不合理的方式組合。這種藝術手法變成插畫藝術甚至設計中不能或缺的一種形式。服裝設計中運用這種插畫類型的例子不在少數,且大多為大眾接受。如賽博朋克、廢土風格等等,這些類型的服裝基于人們對熟悉的現實事物的厭煩,轉而進軍人們復雜的精神世界,以畫面的荒誕和怪異加之人們意想不到的象征意義收獲人們視覺和心理上的雙重沖擊。
卡通風格同樣是概念類型插畫的一種表現方法,卡通經常以活力可愛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眼中。這種風格不但為兒童喜愛,也慢慢被許多青年所接受。如村上隆、卡瓦斯等等藝術家創作出的卡通形象,應用在服裝上收獲了廣泛的好評。擁有一款印有卡通形象的服裝,不僅可以擁有特殊的識別力,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親和力,這種形象良好的卡通插畫可以使得穿著者和外界產生良好的互動[4]。
插畫這種形式的強大融合性決定了它和其余藝術之間的聯系只會愈來愈親密。而插畫藝術和服裝設計這兩者的結合可以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和行為,從這個方向出發,應當持續地發掘兩者可以通融的點進行組合、碰撞,用插畫的藝術思維對服裝設計行業進行創新和解構,用服裝設計行業的藝術行為來詮釋和宣傳插畫藝術,實現兩者的和諧共贏。
[1]馮建文.平面設計中的插畫藝術[J].包裝工程,2016(16):173-176.
[2]徐劍,鄧黎黎.裝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4(8):199-200.
[3]齊英嬌,侯東昱.時尚雜志中的插圖對服裝設計的重要性[J].明日風尚,2017(3).
[4]劉菁華.插畫藝術應用于服裝設計中的價值探討[J].才智,2017(36):245.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5.52
TS941.2
C
2095-1205(2019)05-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