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仲平
今年春節后江蘇召開第一個全省性大會,主題聚焦在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講話中指出,這樣的安排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交通運輸工作的高度重視。他特別強調,非常之事必須有非常之為。由此,省委書記關注的“非常之事”,成為全省干部群眾熱議的話題,在全省上下持續產生強烈反響。
“非常之事必須有非常之為”,斬釘截鐵,猶如猛擊一掌,而又耐人尋味、發人深思。“非常之事”的說法,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原文是:“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之所異也。”“非常之事”就是指那些非同尋常的大事、要事。與此相應,“非常之為”就是那些非同尋常、另辟蹊徑的新做法、新作為。細細琢磨,這句話既提出一個觀點,又表達一種態度,還要求一套方法。
交通建設之于江蘇發展是“非常之事”,這是基于對發展方向、發展機遇、發展價值的深刻把握。交通是發展的先行官,更是基本的民生服務。回望過去,沒有交通的有力支撐,就沒有江蘇今天的發展成果。而如今,江蘇交通建設已經不能滿足發展需求,甚至成為制約全省發展最突出的短板。只有堅持以交通建設為先導,率先建成交通強省,才能支撐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為全國發展探路。同時,這也是基于對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向往的深刻把握。滿足群眾的出行需求,就必須解決“從無到有”和“從有到優”的雙重任務,提供更加個性化、多元化、品質化的交通服務供給。
我們必須清醒看到,補足交通建設短板不易,率先建成交通強省更難。解決“非常之事”,必須采取“非常之為”。為此,既需要看清大勢、果敢行動的決斷魄力,又需要科學謀劃、有力執行的決策智慧。這就要求我們在高站位上深化認識,在大格局中戰略謀劃,直面短板痛點重拳發力,整合資源創新推進,勇擔重責不做局外人,齊心協力把這件“非常之事”辦成辦好辦出彩。
江蘇在探索性發展中遇到的“非常之事”,首推交通建設,在現代產業體系、民營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教育、醫療、養老等諸多領域也同樣存在。化解這些“非常之事”,同樣必須有“非常之為”。在實踐中,我們必須注重總結做好“非常之事”的經驗,強化對“非常之為”的規律性把握,進一步增強應對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