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8日上午,2018廈門(同安)第三屆國際朱子文化節在同安縣衙舊址廈門朱子書院開幕。中國、韓國、德國、法國、新加坡等國的專家學者、朱氏宗親及嘉賓齊聚同安,共同見證此次盛會。
同安區政協主席黃小林在開幕式上介紹,同安作為廈門文化原點、閩學文化源頭,是朱熹的首仕之地,擁有豐富的朱子文化資源。在同安的修行實踐奠定了朱熹一生的學術思想基礎。而他勤政愛民,興學育才,采風問俗,以禮導民,讓偏于一隅的同安成為家傳戶誦的“海濱鄒魯”,紫陽過化的功績被百姓傳頌至今。
從2016年起,同安區舉辦了第一屆國際朱子文化節,啟用了全球首座實質性運行的朱子書院,進一步打造廈門“朱子文化”品牌,推動朱子文化的普及與發展,打造具有國內外影響力和輻射力的朱子文化地標。
今年的國際朱子文化節以“大道集成·禮樂同安”為主題。
經過此前兩屆朱子文化節的舉辦和各方持續的推動,同安區的“朱子文化”品牌影響力日益擴大。因此,今年廈門(同安)國際朱子文化節,不僅嘉賓陣容進一步擴大,還舉行了一系列重量級的活動,包括888名學子參與的紀念朱熹誕辰888周年成人禮活動,《朱熹》紀錄片首發式,中國朱子學會、中華朱子學會與同安、尤溪、婺源三地朱子文化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等。
此次朱子文化節還有一系列論壇、學術研討會、學術講座以及歌仔戲《朱熹點化鱷魚精》公演、國樂雅集、民俗文化演出、書法筆會等活動。
此次朱子文化節由中國朱子學會、福建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廈門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廈門筼筜書院、廈門朱子書院、廈門市同安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承辦。
888名學子參加朱子成人禮
此次活動安排888名學子參加成人禮活動。
在主會場,88名學子身著漢服肅穆而立,在眾人的見證下,受冠禮服衣、加冠、行醮子禮、賜字,以這樣傳統的方式步入成人的行列。同時,廈門第二外國語學校、同安職業技術學校兩個分會場各有400名學子,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同步參加成人禮活動。
廈門大學哲學系博士后和溪介紹,與孔子文化節所舉辦的成人禮不同,這場成人禮是以朱子《家禮》所記載的冠禮為藍本,結合大量的歷史文獻,同時根據現代推廣需要,改良而成的集體成人禮,讓朱子成人禮儀重放光彩。
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朱熹》首發
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朱熹》舉行了首發式。
該片由央視紀錄片頻道、東南衛視拍攝制作,分6集共300多分鐘。該片從《家國天下》《源頭活水》《大道集成》《春風化雨》《一片丹心》《棹歌四海》6個側面梳理了朱熹的生平事跡、為官政績和學術成就,還原了一個勤奮探索、憂國憂民、心系天下的朱子形象。
首發式現場,播出了片中朱熹在同安的部分片段。東南衛視副總監、《朱熹》紀錄片執行總導演郭權介紹,作為朱子首仕之地,同安在片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體現了同安與朱子之間的深厚淵源。
五方共建簽訂朱子文化戰略合作協議
此次活動中,中國朱子學會、中華朱子學會與同安、尤溪、婺源三地,五方共建簽訂朱子文化戰略合作協議。為了進一步打造朱子品牌,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各方擬在共走朱子之路、文化推廣和協同創新三個方面展開合作。
協議明確,今后,同安、尤溪、婺源三地政府將共同為“朱子之路研習營”提供活動經費,研習營具體活動則由中國朱子學會、中華朱子學會與三地政府共同承辦。
中國朱子學會、中華朱子學會將積極與三地政府合作做好朱子學的社會推廣,在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社區等不同區域進行不同層次的朱子學宣講,共同促進朱子文化的發展。
此外,中國朱子學會、中華朱子學會與同安、尤溪、婺源三地還將在朱子學研究、朱子文化推廣、朱子禮儀復原、朱子學文獻整理等多個方面優勢互補,加強合作協調舉辦朱子紀念活動、祭祀活動的互聯互通互助,協同創新,走產學研一體化之路。
首仕之地同安 深刻影響朱子
開幕式上,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長、中國朱子學會名譽會長、中華朱子學會會長陳來教授認為,兩岸泉漳文化交流以朱子學帶領,同安有重要責任。同時專門闡釋了同安與朱子、朱子學的聯系。
朱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僅九考”。朱子中進士之后五十年里,在外做官只有9年,他做官經歷最長的一次就是在同安,將近5年。這段時間為朱子積累了很重要的地方從政的實際經驗。后來朱子的很多政治思想、政治主張相當程度上來源于這段時間的施政實踐。因此,在同安的近5年對朱子的政治思想,對社會政治的把握、理解有重要的意義。
朱子在同安的時期,是他道學思想確立發展方向的關鍵時期。19歲以后,朱熹經歷了一個迷茫期。度過這個迷茫期,確立向道學發展的方向,是在同安。這個轉變的實現,一方面有他在赴任同安途中會見李侗的因素,但是李侗對他的勸告,當時他并沒有深入理解,他真正的理解是在同安。他說“同安官余,反復思之,始知其不我欺矣”。在同安做官之余,他思考李侗的教導,確信李侗的教導是正確的,確立了他此后向道學發展的方向。因此,在同安的這段時期,對于朱子學,對于朱子本身向道學發展起了關鍵性作用。
儒家文明在閩南這個地區覆蓋、貫徹是從朱子開始。因為朱子在同安的施政,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把儒家文明的核心價值在這個地方加以通俗化、普及化、社會化、生活化,這是后來朱子一生中堅持的文化實踐的方向,也是后來幾百年朱子學在福建地區、在閩南發展的一個重要面向。所以如果我們今天講閩南文化、講儒家文化的禮俗生活,是從朱子在同安的實踐首開其端。
朱子首仕之地就是同安,他晚年還到漳州掌任太守,泉漳文化一個最重要的代表應該是朱子。
廈門朱子書院 再聘4名學術顧問
活動中,同安區向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教授,法國西巴黎大學戴鶴白教授,廈門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中華日本哲學學會副會長吳光輝教授,陜西師范大學哲學系主任許寧教授等4人頒發了聘書,特聘他們為朱子書院學術顧問。此前,朱子書院已聘請18名學術顧問。
國內外專家齊聚廈門朱子書院,就朱子文化進行深入研討。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國學院院長、湖南省社科聯副主席、中國書院學會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朱漢民教授說,朱子首仕同安,除了完成行政職責之外,還從事教育、興學育才,在廈門朱子書院舉辦朱子文化節,非常有意義。
2016年,在朱熹生活和任職過的同安縣衙舊址,全球首座實質性運營的朱子書院正式揭牌。開院以來,召開專題會議、學術論壇、講座等78場,與會人數超過5272人。另據不完全統計,開院以來,書院接待游客人數已達2萬余人次。廈門朱子書院先后被命名為福建省、廈門市社會科學普及基地,今年7月,同安區更被確認為省級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創建區,“閩學源頭,文化同安”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同安區志》《大同志》首發
《同安區志》《大同志》(點校本)在活動中首發。《同安區志》是同安區二輪修志的成果,2008年4月編纂工作啟動,2018年6月刊印出版,全書共28篇189萬字,全面系統地記錄了這段時間同安區政治、經濟和社會事業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深刻變化。
2017年5月,同安區政府啟動了現存最早縣志《大同志》的點校工作,于2018年8月完成《大同志》(點校本)出版。《大同志》原稿總計8冊12卷,載錄了同安自肇建至清初八百余年間的山川形勝、建置沿革、人文丕變、社會變遷,包括朱熹首仕同安、推動同安文教發展的史實,是朱子過化之后同安文教鼎盛,成為人文毓秀之地、“海濱鄒魯”的有力見證。
國樂雅集 傳承國學
有別于往屆,今年的朱子文化節配套活動首次推出國樂雅集,這是為傳承國學搭建的一個全新平臺。
2018年10月17日晚7時30分,同安區盛之鄉溫泉酒店千境館內的國樂雅集表演從一首《登金陵鳳凰臺》吟誦開始,詩歌吟唱、茶藝表演、古箏演奏等高雅藝術表演精彩紛呈。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歌聲、琴聲、簫聲等樂器的聲音余音繞梁,現場的觀眾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