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芳
(中國電力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05)
2019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新方向,為新時代推進科技事業創新發展吹響了集結號。中國要強大、民族要復興、人民要幸福,必須實現科技強國夢。科技強國建設對科技編輯人才的需求日益強烈,怎樣在互聯網、大數據、融合媒體等環境下,為科技編輯人才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平臺,提高科技編輯人才融合能力是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問題。
2019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指出:1個重大判斷,指明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歷史方位;2個“輪子”齊驅,堅持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3種創新能力,攻堅克難決勝未來;4項用人舉措,讓天下英才聚神州;5個“要”全面部署,切實抓好落實。要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創新,堅持和加強黨對科技事業的領導,為優秀青年人才鋪路搭橋,使他們成為有思想、有情懷、有責任、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偉大的輝煌成就,閃耀著科技人員的智慧光芒;新時代,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建設成創新型國家,需要更多的創新型科技人才。在農耕時代、工業時代,“謀事在人,成事在人”;在實現工業化與信息化相結合的現代社會,“謀事在人,成事在人,尤其是創新型科技人才”。
編輯人才也需要創新,科技編輯人才更需要創新,但科技編輯人才創新面臨一個尷尬的現實:新聞出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不容樂觀,但用人單位卻難以找到優秀的科技編輯人才。首先,新聞出版專業畢業生的整體薪資狀況不好。其次,新聞出版行業市場無論是高職稱的崗位還是低職稱的崗位,都出現了新崗位高薪難聘的情形。
隨著新媒體形態的迅速崛起,新聞出版傳媒產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新聞出版傳播媒介形態的變化,對科技傳媒人員綜合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聞出版行業需要什么樣技能的傳媒人才,從而應對巨大的挑戰呢?
除了原來的互聯網企業,傳統媒體行業在轉型過程中對人才的增加量幾乎傾向了新媒體崗位。技術化傳播媒體時代已成為現實,并且以移動互聯網為主要代表,顛覆了傳統媒體行業,并且速度之快讓人難以相信,“互聯網+新媒體”將成為傳媒行業發展的新生動力。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新媒體人才需求進一步擴大。
傳統媒體需要策劃、編輯等人員。作為媒體編輯,不同的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能力也不同,包括視頻、圖片、文字編輯等。設計、營銷類運營和經營人才需求較大,不僅需要“一技之長”還需要“多才多藝”。
不管是新媒體企業,還是傳統媒體企業,對IT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智能算法、數字運營、大數據計算、云平臺支撐等技術增加了媒體企業對技術開發運行工程師和多媒體型數字編輯的需求。
單一能力的傳統媒體人員已經不能勝任媒體工作,需要向“多能型媒體人才”轉型,既能熟練掌握傳統媒體崗位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又需要掌握圖片、視頻處理能力,同時會編程、懂運營的人才將日益受到青睞。
新型媒體對媒體人員工作能力和業務經驗都有了較高要求。新型媒體企業更看重解決問題的實踐操作能力、專業能力與負責任的態度、踏實與敬業的責任心。新型媒體項目取得成功、媒介產品發展長遠,就需要各個業務團隊媒體人員憑借不同結構的能力、齊心協力、合作完成。
1.圖片處理。傳媒對傳媒人圖片處理能力的要求,80%的信息是通過視覺攝取的,視覺是信息傳播的第一形態。
2.軟件應用。Word、Excel、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Premiere等應用,都是最基礎的軟件應用技能。
3.數據碎片處理。當今時代屬于大數據時代,迅速且準確地找到相關內容是一個媒體人員應具備的能力,新媒體未來對具有這方面能力的人才需求量上升。
4.互聯網傳播。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不論是新型媒體還是傳統媒體都開通了“兩微一端”。互聯網傳播對軟件開發、程序語言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各媒體企業逐漸重視和開發自媒體,并迅速調整新媒體傳播、營銷崗位、微信運營商。
5.大數據、云計算。由于計算算法的影響,智能方法在取代人工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進一步弱化了人在生產內容和分發產品中的作用,而且設計技術人才的占比逐漸增大。
6.語言應用。媒體企業對媒體人員有一定的語言能力要求,需要較高的英語水平和較強的英語翻譯能力等。新媒體自帶流量,如快手、今日頭條等都擁有數量可觀的用戶群體。
7.視頻特效制作。生產視頻產品媒體和AE、Premiere等音視頻剪輯軟件應用技術的發展,對視頻后期制作人才需求較大。
8.傳媒“知識越跨界”。媒體企業應為堅持培養多媒體專業人才搭建平臺,提升媒體人才的專業素養、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創新能力。在各種媒體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多學科融合的出版媒體人才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其所具備的多學科知識和思維方式,為媒體企業提供了發展的動力。
9.理想運營人才。(1)策劃:重視線上線下活動策劃、執行、發布,熟悉其發布平臺和宣傳方式。(2)寫作:幽默形象,自成風格;流量交換,互推互長,融合發展。(3)設計:掌握PS視頻處理軟件、微信編輯器、H5制作軟件等,獨立進行平面設計和視頻剪輯,并能夠把頁面做得美觀大方。(4)營銷:促進微信閱讀數量不斷增長,不論是社群運營還是產品運營,保持粉絲和賬號的活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