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鈺潔 華中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由南派三叔所作的《盜墓筆記》目前已經將衍生產品拓展到眾多領域。由此可見,“盜筆”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超級 IP”。它在進軍網絡影視行業的過程中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但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也是不小的。在取得了超高收視率與點擊率的同時,也陷入了低評分與低口碑的困境中。隨后,一系列“盜筆”IP網劇走上了在探索中發展的道路。下文將從“盜筆”IP網劇開發過程內容特點與不足、解決對策與經驗來對其進行綜合探究。
1.原著題材獵奇,故事情節具有拓展性
盜墓題材本身就具有獵奇性,它滿足了觀眾追求緊張刺激的探秘心理。長期以來傳統電視劇行業少有涉及盜墓題材的作品,觀眾的獵奇心理沒有得到滿足。當盜墓類題材的劇集出現后,受眾長期被壓制的獵奇心理被滿足,必然造成這類題材的火爆現象[1]。
不得不承認,作者對于故事世界的搭建、故事節奏的把控是具有獨特的魅力的。這體現在原著中平行世界與縱向世界的拓展中。首先是平行世界的橫向拓展——即構建盡可能大的神秘空間,這無形中加大了粉絲的探索力度和興趣。而在原著獲益巨大的前景下,作者把握機會,又陸續出版了前傳(《老九門》)、后傳(《沙海》)等系列書籍。這就是縱向擴展書中世界,使得劇情發生的時空都得到了延長與拓展,加強了粉絲粘性與持久性。
2.流量明星加盟網劇,粉絲樂意為其買單
無論哪部“盜筆”網劇,都少不了當紅偶像明星的加盟。《盜墓筆記》(第一季)的李易峰、《老九門》的陳偉霆……流量明星似乎已經成為盜筆IP系列網劇的標配。而這就為劇集在原著書粉支持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明星粉絲群體基礎的加持。這就為投資方解決了基本播放量的后顧之憂。在影視圈日漸娛樂化的背景下,“盜筆”網劇大打粉絲經濟的王牌,有了收益的保障。而粉絲群體們也樂意為偶像買單,自愿貢獻播放量與點擊量,同時還能夠形成網絡劇的“自來水軍”,在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上為其造勢。可以說,“盜筆”系列網劇充分利用了粉絲群體,流量明星加盟已成為其固定模式。
1.演員片酬占比大,制作粗糙引吐槽
2019年9月22日,《關于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發布。其中規定,在電視劇制作中,演員總片酬不超制作成本四成。這正說明了在我國的電視劇制作行業中,演員高價片酬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特別是“盜筆”IP系列網劇鐘愛啟用流量明星,其片酬較之專業演員則要價更為高昂,這是行業內眾所周知的隱性規則。網絡劇本就追求低投資小成本,這樣一來,光是支付給流量明星們的片酬就占據了成本的一大部分,擠壓了后期可投入的資金。余下的金額則需要用來滿足前期拍攝與后期制作等眾多方面,這無疑導致了制作上的粗糙。而為了獲得收益,劇集難免注水,這就如同走入了一個死循環,只能一直引發觀眾的吐槽。
2.劇情設定偏離原著,引眾書粉不滿
此問題是大部分IP劇都會面臨的困境,由于近年來網絡劇的飛速發展,國家對網絡自制劇的審核要求也越來越高。“盜筆”IP系列網劇本身就涉及非法的敏感話題,毫無疑問,如果完全按照原著走劇情的話,恐怕劇本還在前期籌備階段就要“夭折”。所以網劇劇本和原著出現了很多出入,這也引起了鐘愛原著的書迷們的不滿。例如,《老九門》將書中的九個盜墓世家改成了自發的抗日聯盟。雖說是為了過審而做出的不得已改動,但較之原著相差過大的劇情與混亂的邏輯,引發書粉的不滿也就不足為奇了。
要知道IP開發的力量源頭就是原創IP,產業鏈的源頭就要提取 IP 中最有價值的核心元素。一個優質 IP 的價值核心由人物形象、故事情節、思想主題等內容構成。它決定著是否能為產品與服務帶來高附加價值和產業鏈長度[2]。所以,就算網劇對原著改動無法避免,也要首先朝著保留原著核心內涵,塑造豐滿人物形象的方向去努力。其次,塑造優質網劇品牌也需要制作上的精良,這是劇方尊重觀眾的重要體現。畢竟嘩眾取寵只能帶來一時的關注度。所以,劇集要沿襲“盜筆”IP的優質性,打造好的“盜筆”網劇品牌,不能被流量與炒作奪了噱頭。
雖然就目前來看,“盜筆”IP系列網劇正處于如火如荼的上升期,但其品牌口碑還未打造完成,可以說未來的發展任重而道遠。“盜筆”網劇需要改進的還有很多,但方向卻是逐漸明晰的。要走出高收視低口碑的困境,其實只需對癥下藥。網絡時代,觀眾的包容度比劇方想象的其實要高很多,在原著《盜墓筆記》的強大基礎下,相信“盜筆”IP系列網劇也能夠逐步朝著優質化、精良化方向邁進,“高收視低口碑”只是一個警鐘,但它絕不是能夠困住優質IP開發的牢籠。要知道,用心的制作永遠是制勝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