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靖 佛山人民廣播電臺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以電腦、智能手機等為載體的新媒體傳播形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人都能隨時隨地記錄、編輯、傳播信息,逐漸進入到“全民皆記者”的發展趨勢,在這個新媒體時代,媒體記者要積極調整自身工作思路和方式,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公眾號等新媒體手段實現轉型和重新定位,從而更好地促進媒體傳播發展。
(一)信息及時性存在差距。新媒體的存在使得信息傳播更迅速,傳播方式更加新穎,傳統媒體的新聞發布需要經過采編、撰稿、審稿、定稿等一系列的環節,展示出的是已經制作好的內容,如報紙需要編寫、排版、印刷,廣播電視需要編輯、錄制,而新媒體就沒有這種困擾,新媒體通過手機、攝影機等設備拍照、錄像,再輔以文字編輯就可以上傳到網絡,對新聞發生的第一現場進行實時傳播,另外,當今社會更加追求低碳生活,傳統媒體在紙張資源方面的消耗也不符合人們的低碳理念。
(二)短視頻的使用讓報道更加真實鮮活。當前,我國各大媒體都在探索使用短視頻新聞,也涌現出了不少優秀的新聞作品,短視頻的使用可以通過畫面、影像、音樂等提高短視頻新聞的藝術表現力,也能夠使得觀眾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新聞發生第一現場帶來的震撼力,如《改革開放40周年——杭業進化史》,短視頻擷取了改革開放40年歷史大潮中的浪花,以老百姓的奮斗史為視角,講述了不同行業的幾個家庭的創收之路,以此來折射各個行業的發展變遷,觀眾在感嘆時代發展、經濟增長的同時,更會感恩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欽佩于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感受到改革開放這一偉大舉措的重要意義。
(三)新媒體互動性更強。近年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越來越受到年輕人和中年人的喜愛,人們更喜歡在抖音和快手上瀏覽咨詢,而公眾號等雖然依然是新媒體的主流平臺,但受眾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有所減少,人們利用新媒體瀏覽新聞資訊的同時,還能夠進行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也能夠看到網友成千上萬的評論,這種開放性和互動性是傳統媒體難以達到的。
(一)拓寬視野,進行跨界整合。在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記者工作思路和方式的轉型是媒體發展的重要途徑,媒體記者要積極探索傳統媒體形式與短視頻等新媒體的跨界融合,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新媒體的縱向和橫向發展都在不斷地完善,逐漸趨于成熟,傳統媒體記者的轉型不能故步自封,而要以開放的心態去進行創新和融合,從而獲得更快更好的發展,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記者不僅要提高自身認識,加快跨界融合腳步,還要在融合過程中,不斷促進和實現自身的媒體形態轉型升級,充分結合網頁、抖音、快手、二維碼等多種載體,確保自身更加適應新時代的互聯網趨勢下的媒體發展要求。
(二)充分借助新媒體增強新聞報道的互動性。在新媒體發展迅速的今天,人們瀏覽信息的速度也十分快速,只有能夠引起情感共鳴、獨特的內容才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媒體記者要深入了解民意,以人們的價值需求和新聞需求為出發點,在發布新聞時選用多方面的切入點,引起人們思考,引導受眾對問題進行深刻的分析,避免新聞片面化、零碎化,彰顯媒體新聞的獨特價值,提高媒體新聞報道的內容深度。同時要加強與人們的互動,接受建議與監督,注重對信息和意見反饋的接收。新媒體時代下,公眾參與度較高,開放性強,在實際的新聞傳播中要注重對受眾與媒體的交互性管理,要根據新聞傳播實際情況和觀眾的價值訴求有針對性的建立一個反饋機制,有效拓寬整個新聞信息傳播過程的反饋渠道,從而加強平臺的信息搜集、選題制作、指揮調度等作用的發揮,通過新媒體手段傳播的新聞內容可以直接共享到媒體資源庫,為其他電視臺、電臺、報紙、網站、客戶端等提供優秀的新聞素材,也為全民傳播提供資源和渠道,同時傳統媒體工作者可以與今日頭條、抖音、快手這些強勢的媒體合作,實現多元化傳播,從而更好地促進整個媒體行業的改革創新,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如抖音、快手等能夠通過照片、視頻、音樂讓人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新聞的內在價值,如醫護人員對生命的堅守,消防官兵奮斗在火災第一線的身影等,從而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懷,修正小部分人對奮斗在一線的人們惡意與偏見,也對一些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進行有力監督,實現新聞傳播的真正意義。
(三)不斷提升傳統媒體記者的職業素養。媒體記者不能隨意地根據自己的主觀臆測判斷事物的對錯,而是要客觀、公正的發布新聞事實,準確地說,媒體記者是新聞事實的表述者,而不是評價者,媒體記者職業素養的提升是提高新聞傳播質量的迫切需要。首先,傳統媒體記者工作人員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及時捕捉發掘和鑒別新聞事實;其次,媒體記者要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堅持實事求是,減少虛假新聞的產生和傳播,為媒體受眾提供最真實客觀的社會動態;再次,媒體記者要加強新媒體技術學習補充,進一步提升自身職業素養,為新媒體時代下的轉型與融合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積極轉變自身工作思路,從而提高新聞的質量和價值。
總而言之,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給傳統媒體記者帶來了不小的機遇和挑戰,媒體發展已經從傳統、單向傳播和被動轉變為多元化、精準、個性化和雙向互動,傳統媒體記者要積極進行轉型融合,努力學習新媒體編輯傳播技巧,保證信息的真實、客觀、生動,使得自己能夠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