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運 高密市廣播電視中心
當下,隨著全媒體、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只有擁有創新能力和專業知識的優秀人才,才能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嶄露頭角。21世紀以來,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應用為媒體行業提供了更快更好的發展渠道,同時也對記者的編輯能力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怎樣在激烈的競爭中快速提升記者編輯的創新能力,從而在當前新聞媒體行業內取得有利位置,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鋪天蓋地的信息環境下,記者需要更好地、更全方位地了解新聞信息,在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同時,把新聞資料第一時間呈現到觀眾眼前。為了優化觀眾的新聞閱讀體驗,需要記者編輯提升新聞魅力,從而達到新聞信息的有效傳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媒體時代不斷發展,信息也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這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
主流媒體記者需要盡快適應媒體生存環境的變化,創新發展思路,將觀眾感興趣的主體作為側重點。為了保證新聞有良好的傳播效率,一方面,新聞記者必須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在選題、意境上突出新聞特點,增加觀眾對新聞的印象。另一方面,記者要充分利用手機、網絡等新媒體覆蓋范圍廣、傳播速度快、互動交流強的特點,把握好新聞報道的媒體態度,將信息迅速、準確地傳播給受眾,保證新聞的時效性和新鮮感。
隨著全球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新聞傳媒行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記者面對更為廣闊的報道空間,若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確保自身能力提升,就需要記者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在保證新聞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的基礎上,持續發現新型的新聞宣傳路徑,根據新聞的內容精確新聞的選題,提高新聞的生命力。
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產生了深刻的變革,觀眾接受信息的途徑和手段越來越多,選擇性更強。同時,觀眾的審美情趣和習慣也發生了變化,尤其是新媒體沖擊下,傳統媒體面臨著觀眾越來越少、從業人員流失的問題,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因此,新時代,編輯記者需要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多渠道、多形式的將最新鮮的資訊傳遞到千家萬戶。
在經濟時代的高速變化下,現代傳媒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對新聞行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記者編輯創新能力,在提升記者的編輯創新能力有效策略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方法有四點,如下:
努力開展學習、學術上的工作,激勵新聞記者對自身思想政治素質進行更全方位的提升。與此同時,還需了解政府的各種政策和各種準則。準確傳達黨和政府的各類宗旨,確保群眾和黨、政府互相有良好的溝通與交流。作為主流媒體記者,編輯新聞時要始終將自己的創作思想與黨和國家當前的決策保持高度一致,與時代共呼吸、與人民同命運,才能創作出更多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好作品。
創新思維的培養是記者編輯創新能力培養中的主要方面,能夠為新聞行業以后持續培養出大量的優秀創新人才。記者要勇于在各種新聞信息上提出自己的質疑,根據可靠材料,深入研究采訪并加入個人觀點,有效地提高新聞的價值。新聞記者為了給觀眾展示別出心裁的新聞內容,需要把第一手新聞素材、個人的特色和自主探索能力相結合,在新聞稿編寫中把新聞信息和新聞熱點結合到一起,從而推進電視新聞行業的可再生發展。
面對層出不窮的新鮮事物,新聞記者必然要對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在當前社會中建立自身的學習體系,才能提升本身的理念素養,深化自身的創新性編輯能力。記者還需要設身處地地站在觀眾的角度上凝視新聞的價值,抓住最真實的社會現象、自然規律,與觀眾形成共識,激發觀眾加入議論。新聞記者需要在新聞事件的根源上,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和想象力,以理性思維分析新聞事件,主動找出新聞事件里的內在故事,這才是新聞價值最真實的體現。
記者編輯需建立畢生學習的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才能更好地面對各種突發事件并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記者編輯要在新聞發布前仔細審查新聞稿,在保證新聞快速傳播的基礎上,確保新聞內容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新聞播報的質量對于記者編輯的素質也有很大的影響,記者編輯必須要具有超強的創新能力,擺脫老套的思維方法,善于總結和借鑒,不斷的推陳出新,在新聞標題、內容以及傳播形式上大膽變革,以提升對受眾的吸引力,由此才能更準確的貼切新媒體時代特征。
綜上所述,在全媒體時代下,新聞媒體記者必須加強對自身思想政治素養、創新性的培養。同時,新聞媒體企業也要采取有效辦法,不斷增加新聞記者的知識儲備,提升其專業性與創新性,才能確保新聞媒體在激烈的時代變革中得到安定、整齊劃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