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航天 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公共英語課程受制于教育大環境的影響,面臨課時不斷被縮減的現實。如何在有限的課時中將課堂效果提升至最大化,促使學生學以致用,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是目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師面臨的最大問題。翻轉課堂作為一種起源于美國的新興教學模式,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其運行模式具有更廣泛的自主性,但是如何運用于高職教學中,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
高職院校的生源存在數量和質量的雙重問題,這給英語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英語是一門極其講究基礎能力的學科,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基礎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高職院校招收的學生往往錄取分數較低,加之近些年各大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的資質得到批準,生源數量的問題有所緩解,質量卻每況愈下,這導致學生整體英語基礎語言能力偏弱。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仍普遍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以翻譯法為主。學生缺乏必要的自控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其在初高中形成的不良學習習慣在就讀高職期間并沒有得到改善。很多高職英語教師簡單粗暴地采用此教學模式,教師主導一切,學生被動接受,這看似既能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又能實現課堂效果的初級消化,然而學生的學習能力于其中并沒有得到提升。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迫切地需要教師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很多教師在這一方面能力欠缺,信息素養比較差,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力較弱,只能夠簡單制作教學課件,運用PPT 展示教學內容,照本宣科,教學效果無法保證,學生學習興趣也不斷下降。
很多高職院校對英語學科缺乏應有重視。課時被削減為1 個學期甚至將這門學科直接刪除的院校比比皆是,這與大學生文化素養提升的目標相悖,有些教室甚至無法配備多媒體設備,保障環節相當滯后,英語教師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縮減。
基于以上的種種問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運行過程中呈現了一定的優勢,在和傳統教學模式的對比中,在對知識的吸收與內化上展現了極大的區別。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 “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譯為“顛倒課堂”,本質涵義是調整學生課上課下的學習時間,將課下作為學習領會主要教學內容的時間,課上則進行對所學內容的討論和反饋,進一步將所學知識內化。這種教學模式將帶來一系列區別于以往的變化。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知識傳授形式是在課前利用視頻等網絡教學資源,學生提前預習且自主學習主要教學內容,課上對所學內容進行梳理討論,以及重難點的二次分析與理解。教師較少甚至不參與教學內容的灌輸和講授,將學習過程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由學生自行發現問題,出現重難點時方有教師講解。這極大地推動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改變了教師以“灌”而非“解”的教學方式,尤其體現了學生對知識的自主吸收后又得到了充分的內化。這是區別于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方面,學習效率和效果被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因此而提高。
在以往的學習模式里,常常因為課時緊湊、學生眾多而導致教師無法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興趣。在翻轉課堂中由于學生主要的學習時間在課下,學習空間不再拘泥于教室之中。借助“互聯網+”手段,在教師的統籌下學生可自行制定學習內容,自主控制學習進度,展現了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教師可通過網絡手段監督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利用微信公眾號等學習型APP 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即時做出相應評價和監督策略。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材是唯一知識來源,教師在“灌”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機械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于學生而言很難談得上吸收和內化。在翻轉課堂中會運用大量來自互聯網的教學資源,以此來輔助教材的運用。在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同時,教師也將運用不同的輔助資料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掌握教學重點。來自互聯網的教學資源往往良莠不齊,作為教師應該首先嚴格把關,切莫將無用資源推薦給學生,以免費時費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避免“一刀切”。所謂的難點對于部分學生而言可能輕而易舉就得到解決。分組討論、分層教學是解決此問題的手段。將學生們分組,教師需基本掌握每一組的整體能力狀況,按照統一教學內容依據能力不同派發難度不同的視頻和任務。雖然在學習內容上每一組接到的任務不盡相同,但核心內容和教學目標相匹配,這樣也會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由于高職英語教學的特殊性,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確存在一定的難度,但在整體上是具備可行條件且具有潛力的,教師要肩負起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做好監控學生在自主學習階段學習狀況的任務。翻轉課堂的實施對于高職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