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占兵 大同廣播電視臺
脫貧攻堅宣傳報道是當前宣傳報道工作中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城市臺是與脫貧攻堅主戰場距離最近的傳統主流媒體之一,理應對此項宣傳報道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對脫貧攻堅的宣傳報道中,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習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重要戰略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堅持精準扶貧基本方略,準確解讀黨和政府扶貧開發的決策部署和政策舉措,著力營造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良好輿論氛圍。宣傳報道要堅持抓脫貧攻堅就是從基礎上抓鄉村振興,抓鄉村振興就是從長遠上抓脫貧的質量和成色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關注貧困地區特色產業提升工程,大力宣傳報道脫貧攻堅取得的決定性進展。
(一)大力宣傳中央、省、市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山西現代農業發展,要打好特色優勢牌。脫貧攻堅宣傳報道要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宣傳報道的重點任務,新聞報道重點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在“特色、科技、品牌、融合”上下真功夫的生動實踐。
(二)大力宣傳全市脫貧攻堅的經驗成效。宣傳市委、市政府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追趕超越步伐,勇于實踐、大膽創新,積極推動產業脫貧、金融支持脫貧、教育就業脫貧、社保兜底脫貧、精神文化脫貧、社會幫扶脫貧、精準施策脫貧等方面的顯著成效和創新經驗;宣傳駐村工作隊開展精準脫貧和領導干部“一對一”幫扶的特色做法和亮點舉措。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啟動了建設美麗幸福富裕鄉村的新篇章。脫貧攻堅宣傳報道要大力宣傳大同市委、市政府把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把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帶領全市黨員干部奮戰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第一線,確保到2020年全市貧困人口同全國、全省一道步入小康,鄉村振興取得了重要進展的生動實踐。
大同市的脫貧攻堅工作,立足資源稟賦,不斷推動大同黃花、黃芪、雜糧、畜牧等特色農業發展。2019年出臺十項措施集中攻堅深度貧困,市級安排扶貧資金12 億元、小額扶貧貸款3 億元,縣區幫扶1.5 億元,建設扶貧超市200 家,確保天鎮、廣靈、渾源3 個貧困縣脫貧摘帽,新榮區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鞏固提升陽高、云州、靈丘3 個縣區,101 個貧困村退出,2.2 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圍繞全市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的這一系列重大成效,大同廣播電視臺主要新聞節目《大同新聞》《大同新聞聯播》《今日視點》《新聞時空》《大同晨光》《鄉村大視野》在脫貧攻堅宣傳專欄中推出了《精準扶貧進行時》《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宣傳市委、市政府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勇于實踐、大膽創新,大力宣傳脫貧攻堅等方面的顯著成效和創新經驗;宣傳駐村工作隊開展精準脫貧和領導干部“一對一”幫扶的特色做法和亮點舉措,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順利推進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據統計,近兩年來,大同廣播電視臺所有平臺(頻率、頻道、報刊、看大同APP、網站、微信矩陣等)每年有關播發有關宣傳報道近萬條。
(三)宣傳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跡。深入挖掘各類扶貧工作中的典型事跡和先進人物,大力宣傳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精準脫貧中的典型案例,重點宣傳一批在全市脫貧攻堅一線涌現出的勇于擔當、勇于奉獻、群眾擁護的模范人物、先進典型,凝聚和激發扶貧濟困的強大正能量。
大同市政府攜手京東集團,以“品牌化、電商化、數字化”為支撐,實施“區域總部+線下實體+線上平臺+產業培育機制+節事品牌”“五個一工程”,創建品牌、管控、支撐三大體系,組建了品牌聯盟,加快運營中心和大數據平臺建設,全方位打造“大同好糧”品牌。在2019年全國“三農”發展大會上大放異彩,成為全省首個地市級全品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傳播點擊率達2 億人次,助推大同優質特色產品銷往全國、走出國門。大同廣播電視臺《大同先鋒》《人物周刊》《新聞時空》和廣播電視報深入挖掘全市扶貧工作中的典型事跡和先進人物。發揮優勢 講好扶貧故事。文創動漫《第一書記》、電影《黃花故事》主要反映脫貧攻堅內容的。連續兩年在大同舉辦的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新聞發布會的宣傳片內容主要反映全市扶貧方面的內容。
(四)宣傳社會扶貧工作。緊緊圍繞創新社會扶貧參與機制和社會扶貧工作深入開展,大力宣傳社會扶貧的進展成效、經驗做法,培育形成良好的社會扶貧風尚。
在脫貧攻堅宣傳報道中,還充分發揮媒體承辦公益活動的經驗,積極組織各類特色農產品展銷活動。2018年,作為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的一個重要活動,由大同廣播電視臺組織的“大同市精準扶貧名優特產展暨2018‘百臺千品’全國巡展”電影節期間在我市展出,展會依托“成龍動作電影周”品牌活動的影響力,結合全國百家電臺、電視臺聯動的宣傳優勢,廣電媒體的電商渠道資源優勢及廣電媒體活動策劃與執行優勢,把本次活動打造成了“文化+產業+精準扶貧”的新模式,助力文化扶貧,產業扶貧。巡展期間,全國百家電視臺走進大同,宣傳推廣大同城市品牌形象,挖掘大同優質的特產美食資源,精準扶貧產業資源,并通過廣電電商渠道優勢,把大同的優質產品推向全國。同時通過本次活動也把全國廣電媒體背書的優質城市特產引進大同,讓大同百姓足不出戶,盡享全國地標美味。
(一)要有情懷。情懷是一種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心境,只有深深地熱愛,才會有情懷。我們作為新聞工作者,更要懷著強烈的憂民、愛民、為民、惠民之心,面對百姓要像面對親人,問冷暖、明訴求、知期盼、解難題,真正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增進群眾感情,反映人民呼聲,切實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
(二)要有內功。要注重選題策劃,善于講好故事,多打造有思想、接地氣的作品,不斷提升宣傳效果。改文風永遠在路上,正面宣傳尤其要堅持不懈改文風、寫新風,反對“假大空”,倡導“短實新”,增強吸引力感染力。學習與思考的落腳點在于新聞實踐,要做到問情于民、問實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以精彩報道來檢驗學習與思考的效果。
(三)要深入基層。扶貧報道要深入踐行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工作要求,將視線下移,重點聚焦基層,挖掘生動實踐。我們要深入調研、深度挖掘,采寫泥土味、帶露珠、接地氣的優秀新聞作品,真正把基層的實踐和創新提煉出來,把先進經驗和成功范例總結出來、宣傳出去,切實發揮典型引路、示范帶動作用,讓貧困地區干部群眾想干、敢干、能干、會干,進一步提升產業扶貧工作水平。
(一)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黨性原則。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黨。脫貧攻堅戰考驗我們的精神狀態、干事能力、工作作風,既要運籌帷幄,也要沖鋒陷陣。我們要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極端重要性的論述,切實把脫貧攻堅宣傳報道工作當作當前宣傳報道的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
(二)始終堅持輿論監督的職責功能。媒體要加強輿論監督,既要宣傳正面典型,弘揚正能量,也要敢于揭露扶貧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把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負起舉旗定向的責任,負起引導主流思想輿論的責任。
(三)始終堅持群眾立場。作為新聞媒體,在致力于宣傳“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不僅要正確對待群眾,還要努力地貼近群眾、服務群眾,傾聽群眾呼聲。要努力“為農民說話”,始終與農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在尊重農民、信任農民的同時,為保護農民權益鼓與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