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春 孝義市廣播電視臺
全媒體時代來臨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最好證明,創建出多種多樣的電視媒體形式,豐富了人們對多元化媒體的體會和感受,增加了新聞傳播的方式。在全媒體時代下,電視媒體和電視新聞成為了當前媒體傳播的主要途徑,需要建立起明確的改革定位,創新出有利的改革形勢,在網絡迅速發展的今天占據有利的地位。
全媒體時代將多媒體、信息及電視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利用文字、信息、圖像等多種方式傳播信息內容,在電視上展現出新聞的具體內容,增加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相互融合。在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運用現代電子技術將信息展現在電視屏幕上,利用電視攝像、實地采訪、鏡頭拍攝等多種方式進行信息的傳送,準確地記錄下事件發生的具體過程,真實地展現出事件發生的具體畫面內容,形成專業性很強的新聞報道節目。電視媒體主要指的就是廣告媒體,在電視上播放出相應產品的廣告內容,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內容,擴展了新聞所涉及的領域,在電視上向消費者介紹產品的具體功能,借助電視平臺吸引消費者對產品進行了解。
在全媒體視角下,電視媒體和電視新聞擁有的觀眾范圍非常的局限化,只能吸引一些年齡較大的觀眾群體,出現了群眾老齡化的嚴重問題,吸引的大多數是40歲左右的觀眾群體,甚至是一些收入較低、沒有學歷的群體。這些觀眾往往接受新鮮事物速度較慢,不能真正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無法真正融入到社會媒體發展當中,未能深刻體會到電視新聞的真切內涵,促使電視媒體和電視新聞逐漸發展成為夕陽產業。
電視媒體和電視新聞往往不能真正與觀眾產生互動,缺少電視互動的途徑和手段,無法及時了解到觀眾的真實想法,未能創建出有效的參與途徑,這就導致觀眾逐漸不信任電視媒體,促使他們忽視了電視新聞的實效性。在此過程中,觀眾往往對電視新聞沒有話語權,不能真正參與到電視媒體互動當中,無法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逐漸成為電視新聞發展過程中被動的一方,只能被動地接受信息內容。
在全媒體時代,相對于網絡途徑,電視媒體和電視新聞往往傳播信息的速率過慢,未能快速地將信息內容傳播給觀眾,受到了時間和地點的約束,只能將信息內容進行整理,在特定的時間和固定的頻道進行播出。這就導致了信息的滯流性,影響了觀眾對信息的獲得效率,縮短了新聞傳播的范圍。
在全媒體時代下,電視媒體和電視新聞應當積極轉變傳統的播出觀念,改變媒體新聞切入的視角,從新聞本身入手設計出符合大眾理念的播出程序,創建出富有新意的節目形式,使觀眾主動了解電視新聞的內容,自主認識到新聞事件背后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從全新的角度去思考新聞想要傳達出的本質內涵。這真正地展現出了電視新聞所具有的價值,提升了電視媒體的專業性,增加了觀眾對電視媒體的喜愛程度。
主持是向人們傳播信息的主要途徑,也是激起觀眾觀看興趣的重要形式。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媒體和電視新聞應當創新新聞媒體的主持方式,做出“標新立異”的節目效果,找尋到更多的主持人,使新聞主持人利用自己的語言來調動觀眾參與的積極性,通過肢體動作激起觀眾的參與興趣,增加節目主持過程中與觀眾之間形成的互動性,進一步強化節目的播出效果,促進電視新聞和電視媒體的發展。
電視新聞和電視媒體已經成為全媒體時代發展的主要產物,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逐漸融入到大眾的生產生活當中。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媒體和電視新聞一定要準確地定位自身的節目性,表現出獨特的價目風格,展現出具有感染性的節目化制作形式。電視新聞一定要真實地記錄每一個事件的發生過程,增加節目的系統性效果,敘述出新聞當時發生的情況,找尋到社會備受矚目的事件形式,逐漸增加電視媒體和電視新聞的收視率,吸引更多層面的觀眾類型。
電視媒體和電視新聞在全媒體時代逐漸占據一席之地,成為了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重要途徑。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媒體和電視新聞積極轉變傳統的播出形式,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潮流,緊緊追隨科學技術的創新形式,創建出有效的節目設計流程,改變新聞信息的切入視角,創新主持人的主持形式,進而增加電視新聞和電視媒體的播出質量,促進電視新聞的發展與改革,推動著電視新聞對網絡時代的適應與改革,開辟出全新的發展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