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杰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在傳媒產業中的廣泛應用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了新媒體時代,作為傳統圖書出版業,要想在新媒體時代獲得持續發展,必須要加大自身的改革,盡快進行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積極探索傳統圖書出版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之路。
在新媒體時代,手機、計算機、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及新媒體使得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作品,面對全新的出版環境和出版模式,使得傳統出版機構只能成為圖書出版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主導,這對于傳統圖書出版而言無異于是巨大的沖擊。或許是自身機構角色和機制的限制,面對新的市場需求和銷售壓力,傳統圖書出版明顯表現出了各種問題及不作為,一是傳統圖書出版在整個市場中的營業務的市場化程度普遍較低,不能夠通過優化資源配置來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二是在新媒體融合發展中,傳統圖書出版對整個圖書市場消費者的需求把握明顯不到位,面對新一代年輕的消費群體,以及消費者多樣化的產品需求,傳統圖書出版仍然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和財力去進行全面而透徹的分析與研究。
傳統圖書出版由于缺乏創新思維,必然會在自身發展過程中把目標局限在初級的價格戰等競爭階段,對新媒體的概念和內涵的理解還停留在淺層次的層面上,缺乏對自身發展的長遠規劃,換句話說,傳統圖書出版把發展的重點仍然停留在行業和產業內部,缺乏向外融合的視野,這必然會對傳統圖書出版向新媒體融合發展造成很多決策上的困擾和自我束縛。
目前,傳統圖書出版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其消費人群和市場份額的逐年流失,其主要原因就是亞馬遜、當當等電商平臺和其他專業公司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大了App 圖書的開發力度,通過多渠道的運營平臺擠占了傳統圖書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以騰訊、百度、阿里為代表的電商企業開拓了移動閱讀領域,這就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人們的信息閱讀習慣和消費習慣,這對于傳統圖書出版而言,其沖擊可謂是十分巨大的。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傳統圖書出版不論是在組織結構轉型方面,還是在職能轉變方面,都顯得十分的滯后,主要原因是傳統圖書出版企業內部信息溝通不夠順暢,缺乏專業的具有現代出版思維和知識能力的人才隊伍。要想快速提升傳統圖書在新媒體環境中的競爭能力,必須要重視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建設,重視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的轉型升級。
無論時代怎樣變遷,還是科技發展如何迅猛,優質的圖書內容資源仍然是傳統圖書出版最強大的生命力。其實,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或者思維方式都會被一次次的科技變革所改變,有時候不是人們主動選擇放棄使用傳統圖書,而是新的媒體閱讀習慣已經養成,雖然如此,但是我們需要明白的一點就是,無論是傳統圖書還是電子圖書,消費者最在意的還是其內容資源是否優質,這是最吸引他們的。因此,傳統圖書出版所要做的就是要創新產品內容,努力實現從“出版社”到“信息商”的轉變,通過新媒體應用平臺,創新圖書內容的呈現方式。例如,作為全球領先出版商的湯姆森集團,就是通過優化整合傳統圖書優質內容資源,及時實現了從傳統圖書出版向新媒體融合發展的轉型與升級。
一個人能夠站多高走多遠,關鍵在于其所在的平臺,傳統圖書出版亦是如此,要想在互聯網新媒體時代獲得長足發展,必須要搭建和拓寬特色平臺渠道。例如,外研社近年來自己搭建“走出去”的專業特色平臺,如“國際文化創意傳播公共服務平臺”,利用互聯網自身組織的優勢,打造多語言公共服務平臺、數字出版服務平臺、對外翻譯與傳播平臺、文化創意產業高端人才培訓平臺等。(1)由此可見,只有利用現代先進技術強化溝通渠道和服務平臺,才能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傳統圖書出版在新媒體融合發展中不但要重視優化整合傳統圖書優質內容資源,不但要努力搭建和拓寬特色平臺渠道,更應該重視創新組織機構和管理機制,因為高效的創新組織機構和管理機制是組織機構各部門協同作戰能力和內部信息溝通通暢與否最直接的體系。這就需要傳統圖書出版企業改變以前各自為戰、彼此孤立的管理體制,構建與市場接軌、與聯網新媒體融合的現代化、數字化、信息化的組織機構。
傳統圖書出版與新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還在于是否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傳統圖書出版企業在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要建立以人為本、立足市場、注重創新的企業文化,“以更多的軟性激勵,發現人才,凝聚人才,吸引人才。(2)具有一批新媒體素養高、創新理念強的人才隊伍是促進傳統圖書出版向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這就需要圖書出版企業加大專業人才引進和培訓力度,同時設立專項資金來給予保障。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和互聯網時代,傳統圖書出版要想在新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尋求突破,獲得持續發展,必須要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通過優化整合優質內容資源、搭建特色平臺渠道、創新管理機制和建設專業人才隊伍來增強企業活力和提升核心競爭力。
注釋:
(1)“借船出海”不如自己搭建好專業特色平臺[EB/OL].外研社官網http://www.fltrp.com/information/productinfo/index_8.shtml
(2)徐沖沖.互聯網思維影響下企業文化的新表現[J].商,2015(3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