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晏 祖力皮卡爾·庫爾班 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陳云對黨和國家的杰出貢獻不僅僅表現在經濟層面,更表現在組織領域、思想文化領域。陳云提出的黨的思想宣傳路線和組織綱領依舊指導著當今黨的執政方針,如“企業設立黨支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從嚴治黨”等。本文著重分析陳云的新聞宣傳理念。
陳云同志歷來講究事實求是。即根據當下的實際來下結論,實事求是地做研究。陳云曾經多次提出:新聞報道的內容要符合新聞傳播的客觀規律,按照所發生的客觀事實去報道。在土地革命時期,陳云同志強調黨的宣傳策略即爭取群眾,根據農民的迫切要求,有計劃地在農村提出斗爭的口號、任務和方式,發動農民開展抗租、抗稅、抗債,反對征工筑路,反對軍閥戰爭等斗爭。在農村進行宣傳工作,要注意農民能接受的程度,多用壁報、圖畫、歌曲來宣傳。[1]眾所周知,工人和農民當時在我國占據了人口的絕大多數,結合實際分析我國的具體國情,制定合理的對內宣傳策略,對于吸引群眾加入革命事業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通過合理的宣傳方式,滿足工人和農民的訴求才能吸引更多群眾擁護黨的領導。當今,我們依舊要延續實事求是的宣傳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生活追求,利益結構呈現多元化的特征。[2]對于新聞媒體來說,推動新聞媒體轉型,增強新聞輿論工作的針對性顯得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聞輿論工作要推進“理念、內容、手段、體制機制等全方位的創新”。[3]當今時代,新聞媒體更應對受眾細分的同時滿足其心理和情感需求。新聞宣傳只有滿足人民的心理需求,才能為人民所信賴。
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當時的主要任務即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與官僚資本主義。因此,軍隊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陳云極其重視軍隊的宣傳工作。軍隊的政治和宣傳工作對于提高士兵的戰斗力,激勵各級軍官的斗志有著重要的作用。陳云倡導通過革命歌曲、革命英雄或烈士圖像、革命故事等建構關于革命歷史的“元敘事”,以達到部分地再現“革命精神”及其宣傳層面上的目的。可見,用先進典型人物作為一般成員的模范與榜樣是陳云所倡導的宣傳手段之一。在新時期,我們在宣傳的方法和策略上也應該注重對歷史英雄人物形象的刻畫。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中凸顯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跡是我們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正資產。那三大戰役的輝煌,那朝鮮戰爭上的勇猛,衛星唱出的東方紅,莫斯科紅墻上與斯大林一起檢閱蘇聯紅軍的榮光,天安門城樓上的光輝形,都是我們黨和國家揮之不去的烙印。英雄精神和英雄事跡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推崇和倡導的。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表示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2019年5月,習近平同志在江西調研期間多次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贛州,瞻望紅軍長征紀念碑,傾聽歷史的回響,追尋紅色印記。從而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無盡崇敬之情。習近平同志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老區的全面小康為根基,革命老區的人民是我們國家的根基,是黨執政的根本。可見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老一輩革命家披荊斬棘的大無畏精神,以老一輩革命家頑強拼搏的精神來引導當今時代的潮流。2017年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后,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體中央政治局常委共同瞻仰了中共一大會址,并一同重溫入黨誓詞,給所有黨員干部上了重要一課。2016年,習近平同志考察沂蒙山區時專程趕到華東烈士陵園,強調我們要繼續堅持革命先輩的道路,傳承其優良的紅色基因,并讓紅色基因在當代煥發出光彩。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前夕專程赴延安考察,在向陜甘邊革命根據地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的同時強調要弘揚劉志丹、習仲勛、謝子青等老一輩革命家英雄主義精神的同時應總結歷史經驗,發揚更加艱苦奮斗的作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福建古田時專程驅車看望老紅軍、老干部、老游擊隊員。他對軍隊基層干部強調要傳承“古田會議精神”,要弘揚老一輩的光輝傳統,堅持艱苦奮斗、犧牲奉獻的革命精神。習近平同志同樣強調:我軍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克敵制勝的原因就在于革命精神的代代相傳,要讓老一輩革命家的戰斗精神激勵當代的青年軍人,確保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薪火相傳。習近平同志高度強調軍隊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他認為軍隊政治工作是能打勝仗的必要保證。習近平同志認為:軍隊政治工作的根本是聽黨指揮,而軍隊基層軍官帶動部隊官兵傳承好紅色基因、保持老紅軍本色是做好軍隊政治工作的核心環節。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西柏坡期間親自走進毛澤東主席的辦公室,指出黨所面臨的“趕考”永遠未結束;在當代,我們更要重視黨的優良作風,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以不辜負老一輩革命家對于我們的期待。以老一輩革命家“兩個務必”“認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來照亮我們黨當今的道路。中宣部長黃坤明在會議上曾經指出,“英雄楷模”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的崇高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廣泛開展“時代英雄楷模”;學習宣傳活動,大力唱響新時代英雄贊歌,讓“時代楷模”成為引領社會風尚的時代標桿。因此,開展路線教育勢在必行。
三大法寶是我們黨在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成功的源泉之一,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陳云強調最多的就是群眾的切身利益,放手發動群眾,滿足群眾的內心需求,吸引廣大群眾參與到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當中。陳云同志也強調群眾運動是黨、政、軍一切工作發展的基礎。在宣傳方面,陳云提倡黨在這個時期的群眾宣傳路線應該著重突出黨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的路線綱領以及戰略方針,如宣傳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積極吸引群眾加入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的社會主義運動中。在當今時代,我們依舊要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宣傳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了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提出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宣傳導向,將教育群眾與服務群眾相結合統一。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當代中國,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即人身與個人財產方面的問題。網絡安全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網信事業也屬于宣傳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曾強調,網信事業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領導干部要善于引導輿論,推動黨的政治建設。
改革開放之后,陳云依舊強調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陳云要求對報刊、新聞、廣播、電視等工作必須加強集中統一領導,嚴格按照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行宣傳,無條件地同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1]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強調,各級黨委和宣傳部門是黨的宣傳陣地,黨媒必須姓黨。可見,當今陳云的宣傳理念依舊熠熠生輝。
陳云實事求是、以榜樣為著重點、以群眾為中心的宣傳理念在當今仍然有著重大的意義。陳云的新聞宣傳理念依舊是我們宣傳工作的法寶。我們要珍惜老一輩革命家留下的寶貴思想精髓,用他們的理論來指導當今的社會實踐,努力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附:陳云(1905-1995)新中國黨和國家久經考驗的卓越領導人,為改革開放和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