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晨燕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施拉姆將這一理論進行傳播,不在局限于在美國國土上的應用,而是遍及世界各地,這套發展傳播學尤其受到亞非拉等較為貧困的國家的歡迎(1)。
發展傳播學這一名詞,是由著名傳播學家施拉姆提出的,并且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細致的研究。這一概念的提出是符合時代發展的特點的,在當時,亞非拉各國人民爭取獨立的運動此起彼伏,這些國家面臨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就是“國家如何發展、國家怎樣發展”,因此,施拉姆的發展傳播學就應運而生了。
我國正處于關鍵的轉型期,絕大多數經濟發展模式仍以粗放型為主,第一、第二產業還是占據了很大的比重,第三產業還有待進一步提升,農村經濟面臨著一個最嚴峻的問題就是以污染環境為基礎發展經濟,雖然近幾年我國經濟有了一定發展,但是還需要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由于中國農村居民的政治意識較為薄弱,加上國家對農村政治的監管不利,出現了很多腐敗的行為,政府不再是人民的政府,其效率低下,因此,中國農村政治方面的問題較為嚴峻,應進一步加以整治,從而提高農村居民的政治素養和農村政府的政治意識,不斷推進農村政治的發展和完善。
近幾年,中國農村文化得到了很大解放,國家開始重視保護和開發本土文化,絕大多數農村居民開始接受文化多樣性這一現實,也能客觀地評判西方文化,不再是以前那種簡單的否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農村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如夜郎自大,人們的意識和價值觀受到嚴重沖擊,很多人們變得極度奢侈,傲嬌、虛榮等等,因此,我們應該更加注重中國農村文化方面的建設與向好發展(2)。
由于種種原因,廣大農村居民的媒介參與程度比較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宣傳方面的缺失,大眾傳播的首要目的就是有效傳播信息,因此,政府應該更好地發揮其這一功能,運用大眾傳播媒介來向廣大農村居民介紹社會保障方面的相關問題和注意事項,鼓勵大家進行積極參與,對自身關心的問題能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在我國,媒介是人民意愿的維護者,有關部門也應該有效利用大眾傳播媒介,讓媒介成為人民和政府相關部門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梁。只有這樣,大眾傳播媒介才能更有效的發揮其自身的作用。
農民媒介素養的高低決定了農民是否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3)。近幾年,農村居民為了生存需要以及生活質量的需求,很多轉向了城鎮,這一過程不僅僅是位置的移動,更重要的是農民文化素養也隨著位置的變動而有所不同。農村居民應在現代化的過程中,不斷使自身的觀念得到更新,樹立與農村發展相符合的價值觀念,從而有效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農民在運用媒介的過程中,應積極主動地接受媒介傳遞的有效信息,并通過媒介來表達自己合理的需求和心聲。這里值得注意的是,農村居民的理解力較低,這就需要媒介管理者加強監督和管理,使得農民嚴重認為的“高大上”的節目變得通俗易懂,激發他們了解的欲望,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有效提高廣大農村居民的文化素養。
發展傳播學的具體實踐和應用一定要與特定的國情相結合,不能只是簡單的照搬國外先進的發展傳播學經驗,應為直接搬過來的理論未必一定完全適合自己。近些年,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我們仍然固守傳統的現代化框架,只將傳統的大眾傳播媒體作為主流,忽視了新媒體的強勁力量(4)。當然,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運用發展傳播學的理論也解決了不少的現實問題,如,西部開發等,并取得一定的進展,未來仍需進一步努力,更好地運用發展傳播學來促進農村的各項發展,從而實現國家的全面健康發展。
注釋:
(1)(美)施拉姆(Schramm,W).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發展[M].華夏出版社,1990.
(2)2000年的發展傳播學——未來趨勢和發展方向[J].格德溫·C·丘,蔣俊新.現代傳播.1989(02)
(3)李紅艷.鄉村傳播與農村發展[M].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7.
(4)陳靜,孟慶艷.中國城鎮化之路該如何走[J].小城鎮建設,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