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 連云港報業傳媒集團新媒體中心
現階段,在融媒體時代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新聞表現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從以往主要依靠傳統媒體傳播的方式,轉變為通過新媒體平臺傳播,因此,在融媒體的環境下,傳統媒體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了很大挑戰和沖擊,這就給傳統媒體的新聞工作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傳統媒體的新聞記者必須在思想觀念、工作方式和能力架構方面進行革新,實現轉型,以較強的綜合素質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廣大受眾群體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受眾群體已不再需要依靠傳統媒體的方式獲取信息,可通過各個新媒體平臺獲取各類新聞信息,這不僅使受眾群體對信息有了全方面的了解和分析,還轉變了受眾群體在獲取信息中的地位,從被動接受狀態,變為主動獲取狀態,能自主選擇所后去的信息。除此之外,如今社會中受眾群體可在網絡平臺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內容,同時還可以自由發表言論。為此,基于這種形勢下,作為新聞記者就需要根據這一變革考慮受眾群體所感興趣的內容,以改變傳統新聞的制作與傳播方式,更貼近受眾群體的需求,因此需要記者在融媒體時代中進行優化轉型。
融媒體時代的發展使新聞行業的市場環境發生一定改變,這就給新聞記者所創造了一個新的環境,新聞記者在以往的工作過程中,需要憑借專業的職業證書,同時要對新聞工作中的相關設備操作技能有一定掌握,其工作負荷較高,而且還會消耗大量的工作時間。然而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工作環境的變化,自媒體的興起,使得受眾群體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變化,除了獲取信息之外,受眾群體還能夠傳播信息,這從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新聞記者的工作環境,給新聞記者的工作帶來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融媒體時代中新聞記者的轉型勢在必行。
作為一名新聞記者,由于新聞工作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是反應社會問題和社會現狀的,要想做好新聞工作,必須及時認識到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對傳統媒體的重要影響,及時轉變工作觀念,以符合時代發展的工作理念來應對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在融媒體時代中的完美轉型,才能真正明白新聞記者轉型發展的必要性,從思想上突破傳統媒體工作觀念的影響,轉變符合融媒體時代發展的工作觀念。另外,新聞記者傳統單一采訪的工作模式及新聞傳播模式都阻礙著傳統媒體在融媒體時代下的穩定發展,新聞記者要認識到新媒體對新聞工作的推進作用,在實際工作中要正確運用新媒體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來優化新聞采訪和新聞傳播工作,從而提高新聞記者的工作實效性,使新聞內容更加有深度,讓新聞內容更加有價值,最終使自身的工作能力越來越高,越來越符合融媒體時代的發展。
在融媒體時代中,傳統的新聞記者不僅要對媒體融合的特征有正確的認識,還要考慮到新媒體的到來給自身工作帶來的影響,必須突破傳統媒體新聞工作的慣性和認知障礙,創新新聞制作、傳播方式,并對自身工作在媒體行業中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在工作過程中運用先進的技術來收集和制作新聞信息,從而提高新聞內容的吸引力。因此,融媒體時代中新聞記者的轉型直接影響著新聞傳播的有效性,新聞記者只有創新自己的創作思維,提高自身媒體整合傳播能力,在新聞傳播中合理融入創新理念,在遵循融媒體傳播模式的基礎上,對新聞信息進行整合和利用,以改進新聞信息的傳播形式,運用多元化的傳播方法和傳播形式,將新媒體的作用在新聞傳播中充分發揮出來。
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方式層出不窮,新聞記者所面臨的新聞工作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新聞信息收集、新聞采寫等方面工作都發生了改變,新聞記者必須改變傳統新聞工作理念,樹立創新意識,提高自身工作的創新能力,從而在堅守新聞職業道德原則的基礎上,對新聞采集、采編、采訪以及傳播等工作進行創新,并運用融媒體的思維方式,利用先進信息技術進行新聞制作和傳播,把最先進的技術運用到新聞工作中,運用多種手段和技術來推進新聞生產,促進新聞實現融合創新,全面提升新聞質量。
融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使得新聞傳播的方式發生巨大改變,導致傳統新聞記者需要向多元化、個性化、高標準化方向進行發展,所以在此背景下,新聞記者必須進行轉型,強化融合技術的學習與應用,以適應融媒體傳播的環境。新聞記者不僅要繼續保持傳統新聞制作和傳播模式,還要學習新技術的應用,加強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融入到傳統新聞的傳播中,找到受眾群體關注的熱點話題,捕捉到受眾群體體驗的核心內容,從而提高新聞的吸引力。此外,新聞記者要深入挖掘新聞所蘊藏的內涵,從而制作有深度、有廣度的新聞產品,并根據受眾群體的興趣愛好和閱讀習慣實行精準推送,確保新聞產品最大限度的吸引用戶。
融媒體時代的迅猛發展,在給新聞記者帶來沖擊和挑戰的同時,也對新聞記者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新聞記者不僅要具備基本的文字表達能力,還有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首先,在實操技能方面,新聞記者出除了要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寫作能力之外,還要有一定的文字編輯和圖片編輯能力,能夠對新聞報道技巧熟練運用。融媒體時代下,媒體行業要求新聞工作人員具有較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多參加專業技能方面的培訓,提高應用新媒體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融媒體時代的工作。其次,新聞記者在思維方式方面,要及時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及時認識當前媒體行業環境所發生的變化,從而更新并改變自己的思維和工作理念,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再次,新聞記者要樹立全媒體工作理念,在報道相關新聞的時候,可根據不同的傳播媒介運用不同的新聞報道方式,從而滿足受眾群體多樣化的需求。此外,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新聞記者要提升自我專業素養,就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提升自我職業素養,以確保自己在面對紛繁的信息時,能通過現象看本質,從而挖掘新聞所蘊藏的內涵,以為受眾群體呈現出更具深度、更有價值的新聞產品。
總之,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融合不斷加深的今天,傳媒行業的格局發生著巨大改變,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媒體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時也對新聞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所以,傳統媒體新聞記者的轉型是必然發展趨勢。新聞記者必須改變舊的工作理念,靈活運用新技術,充分發揮融媒體的優勢,實現融合創新,在堅守中轉型,切實提高新聞報道水平,在融媒體時代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更 正
本刊2019年26 期總第074 期第184-185頁刊登《基于ARCS 動機模型的國家開放大學網絡核心課程教學策略探究》一文,作者:王曉寅 趙世莉 馮艷麗,該文基金項目:國家開放大學科研項目“國開網絡核心課程有效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編號為G18A4007Y。作者簡介:王曉寅(1978-),男,漢族,甘肅白銀人,副教授,主要從事機械設計制造教學及遠程教育研究;趙世莉(1981-),女,漢族,甘肅皋蘭人,講師,主要從事企業管理教學及遠程教育研究;馮艷麗(1981-),女,漢族,甘肅蘭州人,副教授,主要企業管理教學及遠程教育研究。
特此更正!
《傳播力研究》雜志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