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娣 安徽新媒體集團
多元化的信息通過大媒體環境的融合,使當代新聞編輯業務的工作內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通過融合過程擁有了更加廣泛的信息來源,其具體的內容不僅涉及跟國家發展密切相關的領域,而且對生活、科學、娛樂、健康等每一個社會組成體系,都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相關的內容。因此,新聞編輯要對這些能夠自由選取傳播的模式的信息業務進行全面改革,為我國新聞媒體的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新聞編輯在策劃新聞報道之前,對于新聞素材的搜集,可以從多種途徑入手,使新聞報道的內容更加充實。比如,將新聞報道的主題上傳到互聯網平臺,通過網絡數據的篩選平臺收集觀眾提供的線索,以此來提高觀眾直接對新聞編輯策劃中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同時,當新聞報道播出以后,新聞工作者還可通過平臺及時了解觀眾的建議和意見,使觀眾能夠間接參與到新聞編輯業務中。
在媒體融合的環境影響下,當代的新聞編輯不僅應將自身新聞信息審核人的角色扮演好,還要能夠深入到觀眾群體中,明確觀眾對新聞信息的實際需求,鼓勵觀眾積極參與到新聞編輯業務中,使新聞單位的社會利益和經濟利益得到提升。受眾群體參與新聞編輯的形式可分為直接與間接兩種,比如,在直接的形式中,根據當代廣電總局的要求,地方媒體在舉辦相關節目時必須有“素人”參與進來到媒體節目的編輯中;間接的參與形式如節目網絡平臺的留言與反饋,都能夠促進媒體節目的結構優化,為節目提供建議等。
相比較于媒體融合環境下的新聞編輯業務而言,傳統新聞編輯業務分支眾多,每一項工作范圍和責任比較明確,使每一個新聞編輯都具備了大包大攬的全能型特點。針對這個特點,媒體融合環境下的新聞編輯不僅要具備傳統新聞編輯全能型的特點,還要對錄像、攝影、拍攝、采訪等記者應該具有的技能熟練掌握,做到一專多能。與此同時,對于新聞編輯而言,在媒體融合的環境中,還要掌握各種媒體技能。這樣的要求,雖然對新聞媒體的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也對新聞編輯的能力提出了更嚴峻的考驗。由于媒體融合新聞的生產與編輯部門全媒體融合具有的需求,高度統一,因此,想要有效實現一專多能的目標,必須培養新聞編輯對業務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做到熟練掌握,這樣,才能使媒體融合中新產生的大量全天播報的新聞報道具有較高的水平。
在新聞業務涉及的領域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新聞編輯的工作越來越繁重,不僅要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還要使新聞報道具有較高的趣味性和時效性。對于新聞編輯而言,在媒體融合的環境下,提升自身資源整合的能力,是傳統新聞編輯模式向新型新聞編輯模式轉型的重要條件。專家型的新聞編輯能夠對自身負責的專題領域做到明確了解和掌握,是媒體融合后新聞和媒體炙手可熱的編輯類型。因此,培養新聞編輯資源整合能力,是提高媒體融合環境下新聞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對于媒體融合而言,并不是將各種媒體簡單排列而已,而是將各種媒體形式所具有的實際作用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這樣的方式對新聞內容進行編輯,能夠使報道的內容立體式、全方位的展現出來。新聞報道中不僅要有圖片以及相關的文字介紹,還要增設對應的音頻和視頻資料,隨著當代社會文化的進步,還存在漫畫、動畫等形式。與此同時,對于一些內容比較多的新聞報道,應該增設原文鏈接和相關咨詢連接,有效發揮整合效應,進一步促進新聞編輯業務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媒體融合環境下,各種新鮮事物的涌現,使社會大眾對傳統新聞模式逐漸喪失新鮮感。因此,對于新聞編輯的業務能力也是一項新的挑戰。新時代的媒體編輯不僅要重視新聞選題的標題、語言、切入點的新穎,更要對內容的時代感加以強化,使其電視節目能夠更具有面對廣泛群體的強大新引力。并且現代化社會終端電子產品的快速更新,也消除了大眾獲取新聞信息的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性,拓寬了大眾了解新聞的媒介與途徑。所以,當代的新聞編輯應該具備對大眾所喜愛的新聞內容需求的準確判斷能力,并在此基礎上,使選題能夠引起大眾的興趣,促使大眾能夠主動閱覽新聞內容,這樣,新聞報道才有實現其價值的可能,最終,使新聞編輯業務在媒體融合的環境下,越來越完善。
綜上所述,根據以上針對媒介融合環境下我國新聞編輯業務的變革思路,展開的詳細分析,我們可以明確的了解,新聞編輯內容具有較高的新聞質量和官方可信度,媒介融合的環境能夠為廣大受眾提供更加快捷、多元化的新聞資訊。但是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瀏覽量,傳統新聞編輯業務對消息的管理力度嚴重缺失。所以,將新聞編輯業務與多元化的媒介模式進行科學的融合,不僅能夠促進我國新聞媒體行業的規范發展,還能進一步實現新聞媒體長久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