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洪,嚴榮青
(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100010)
隨著社會的發展,建筑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機會。建筑業的發展要求建筑施工技術水平不斷創新。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推廣,部分管理問題逐漸暴露。很多單位沿用依靠原來的管理標準和檢測標準來對現場施工進行管理,導致有些新技術在施工過程中,雖然得到了應用但卻無法發揮其對工程質量及工期速度提高的作用,所以需要對原有的管理方式進行改進。
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的監管不足,或者監管機制不全面,導致各部門之間并沒有清晰而明確的責任范圍,項目管理不明確,存在著機構職能不清,職能作用發揮不充分的現象。例如,有的施工環節操作不規范,沒有嚴格的施工標準,施工隨意性較大,由于監管制度缺失,或者施工管理人員缺乏主動性,疏于疏導,一些管理制度名存實亡,缺乏整體性和全局性的監管,導致施工環節中,沒有嚴格照相關標準操作,為后期工程施工埋下了安全隱患[1]。
監管工作是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質量的關鍵途徑,在建筑施工中對于施工監管工作的不重視,對房屋建筑的安全和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監管方式單一,監管力度不夠,監管巡查次數不足,都會導致整個工程質量和安全隱患發生。同時,很多監管還是停留在安全檢查上,對于實際施工環節中的指導監督檢查都不到位,因為這種只是應付上級檢查的工作,并沒有深入每一個環節之中。監管工作流于形式,導致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違規操作,為建筑安全和人員安全埋下了隱患。
目前,我國建筑施工管理還存在著不到位的現象,如工期方面缺乏整體規劃,對工期計劃是科學性不強。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有審查制度不落實,監控和事中監控重視度不夠,對于施工人員、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機械的管理不規范現象突出,對于建筑施工項目管理有著較大的影響[2]。
由于建筑施工企業的資質考核不嚴格,導致施工企業中施工人員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整體素質素養不高,很容易出現的部分人員對于相關管理制度不重視的現象發生。導致為了趕工期或者安全意識淡薄而導致的安全隱患得不到及時糾正,除此之外,一線作業人員對于部分工程項目中的工序理解不透,從而不按規范施工,導致整個建筑質量下降的情況也時有發生[3]。
對于建筑施工單位出現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問題,應該選擇科學的方法來對于職能部門的職能范圍進行明確的劃分,并且將所有的環節及相關性精確到統一的管理表格中[4]。明確每一個部門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和需要實施的工作,并將各部門之間串聯起來,形成相互監管的管理制度,通過相互監督管理,來提高整體的管理水平。通過建立一個權責明確、分工明確的管理監督體制機制,可以更好地使相關管理人員、監督人員了解自己的職責所在,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工程項目管理。另外,只有加大對管理工作的監督力度,才能夠使相關管理人員在管理過程中不敢出現違法違規行為。
隨著4G網絡和數字實時攝像技術逐步成熟,人們可以通過應用這些新技術對施工現場的質量實施監管。應用4G網絡和數字攝像頭技術,可以在整個施工現場進行數字化監控,做到24h都可以及時對于施工現場進行監管。將質量監管機制作為長效機制,對整個施工環節和工序進行指導監督,并對所有的視頻資料進行云端保存,方便上級主管部門檢查和分析。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人們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將原有的施工計劃輸入電腦系統進行存檔,系統進行計算之后,將所有的工期計劃與實際施工的時間和效果進行對比,從而了解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針對其問題,對于現在制訂計劃進行調整,以減少由于計劃不到位而導致的施工人員、施工材料、施工機械設備安排的不合理現象,通過優化施工計劃來實現整體效率的提升,并降低整個施工成本。
部分施工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低,對于施工技術和安全要求重視度不足。應該通過各種視頻和音頻手段來幫助工作人員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施工質量意識。傳統的說教式培訓,有更強的靈活性和接受度,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質量意識,從而提高整體的管理效果。并且也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進而提高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了解目前我國房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進而推動我國房屋建筑行業的發展。最后,各企業的領導人員也要重視對相關管理人員的技能水平的考核檢驗,在對管理人員進行選拔的過程中,要提高對管理人員的專業要求,提高入職門檻,使得管理人員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完善自身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管理專業水平。
總而言之,建筑施工質量保護意識是建設單位、監理單位以及施工單位共同需要認識的。如果想提高整個施工建設的質量,除了要改進施工技術以外,還要對管理工作進行創新。通過應用新的管理手段能夠將現有的問題進行解決,還應該積極采用新技術,對于現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進行革新,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水平,提高整個工程的速度和質量,并確保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