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范凌志
美國眾議院共和黨議員史密斯18日再推出決議案,要求美國政府部門提交報告,評估中國政府在美國從事政治活動的影響范圍,以抗衡北京“具有惡意的政治影響力”。他發表的聲明還提到孔子學院,要求孔子學院和其他中國政府資助的機構依據美國《外國代理人登記法》進行注冊。中國國際問題專家袁征1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該決議案的效果如何目前尚不好評估,但這體現出美國一些人對中美人文交流的“神經過敏”。
據“美國之音”19日報道,史密斯聲稱,中國的政治影響力運作“相當細微巧妙,但具威脅性”。他表示,這些中國的機構用各種手段影響美國機構和個人,培養出有利于中國的態度。
公開資料顯示,孔子學院是中國國家漢辦在世界各地設立的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機構,其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提供權威的漢語教學。然而近年來,孔子學院屢遭一些西方政客攻擊。2月底,美國參議院的一個調查委員會曾發布調查報告稱,孔子學院試圖影響美國公眾意見,應加以限制。
距離該報告發布還不到一個月,如今又有美議員對孔子學院說三道四。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美國外交室主任袁征19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史密斯是一名比較資深的持反共反華立場的共和黨議員,他在涉華問題上一直比較消極負面。袁征說,美國國會議員提議案很正常,一件議案提出后能否列入議事日程、甚至會否納入立法,還要經過很復雜的程序。因此該議案的實際效果目前還不好說。
“某些西方政客有點神經過敏,疑神疑鬼。”袁征說,孔子學院最早是作為中美人文交流的一個組成部分而設立,目的是加強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對推動中美關系的良性循環和發展是有益的。袁征表示,美國人民對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意愿很強烈,所以當初孔子學院進美國是雙方你情我愿的結果?!暗罱鼛啄?,隨著中國國力的進一步增強,西方熱衷于炒作新一輪的中國威脅論,變得不那么自信了,孔子學院也變成了少數政客炒作的工具。”袁征說道。
袁征認為,如果孔子學院真被美認定為所謂“外國代理人”,那么其一舉一動都需要向美國司法部門事先報備,舉辦任何交流活動都會變得極其困難。他表示,一個文化交流機構被卷入政治,所謂學術自由將無從談起,這將引發中美人文交流巨大的倒退,“但是少數反華議員并不在乎這些,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唯恐天下不亂,這么做至少他們自己不會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