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戲謔說“給‘杠精一個槽點,他能‘杠起整個地球”。時事熱點、視頻彈幕、影視評論……互聯網生態的準入低門檻和交際便捷性,使得愛杠人士充斥在社交網絡的各個角落。畢竟,在一個表達欲尤其旺盛、注意力卻轉瞬即逝的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渴望發聲,渴望被聽到,渴望被認同。可捫心自問,通過打壓別人刷出的“存在感”,真的有含金量嗎?事實上,有的只是憤怒而非尊重。很可能還為有心人士做了流量變現的嫁衣。
—Wang(讀微信公眾號文章《“杠精”是怎樣煉成的?》)
愛一開始,只是愛。但深層次來看,又不僅僅是愛,也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這就是婚姻為什么神圣,不僅是合法的關系,還有財產和親屬權利、人身支配等等問題……因此,同性之愛,如果僅僅是不干涉,那么可能絕大多數人也無可厚非。這部電影表現出了同性戀平權的意圖,作為民事主體的兩個人,如何宣誓自己的愛情,財產,及能夠成為配偶處置另一方事宜的權利?因此,愛又不止是愛,這是更有深度的視角。
—高更(讀微信公眾號文章《誰先愛上他的?》)
鄉村的環境在變好。但我還是覺得故鄉在慢慢走向死亡。這種死亡,更多的是文化傳承上的:方言鄉音的式微、宗族的散落……我的這一代,有故鄉可回,因著我與故鄉有牽連,我生于斯,長于斯,雖然讀書工作已經遠離家鄉,但是每每回去,看著太爺爺太奶奶的墳,都會覺得親切。我們的下一代,與故鄉大概會斷了牽連,他們生于城市,學于城市,故鄉之于他們,只是父母口中陌生遙遠的祖籍地。
—sailor(讀微信公眾號文章《故鄉未死》)
人設感覺就是更為高級的面具,在娛樂圈和大眾媒體的渲染下將其一言一行都放大,最終圈粉謀利,而圈子鋪得太大做戲難免不全套,在眾多攝像頭的“視奸”下終有暴露的時刻。玩人設的又何止明星,普通人有時也要戴著面具生活,就像楚門的世界一樣,“你面前的人都在演,你無法看清這個世界,只能等到謊言破滅的那天?!?/p>
—單車(讀2019年第5期《人設,明星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