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代的發展引發教材的改革,在新版教科書中的每個章節最后加入了數學擴展活動的內容,編者意圖十分突出,活動課的加入既補充學生課外知識,又能以此為推手發展學生的思維與運用知識的技能。但很多教師因課時不足、活動課中的內容不是考試內容等原因,并不重視活動課的開展。但通過實踐,我們發現備好、上好數學活動課的確很有必要,對學生的發展具有啟迪的作用。
關鍵詞:數學活動課;思想品質;思維習慣;實踐與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0-008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0.071
當我對北師大新版教材進行研讀時,每個單元最后的數學活動課內容馬上就會吸引了我的眼球。雖然只有簡短的一頁素材,卻能從簡單明了的生活素材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素養,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數學知識的緣由、應用以及發展。
一、通過數學活動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
在數學活動課中,通過《偉大的數學家》《數學的發展史》《有趣的數學故事》《數學與運用》這四大主題,讓學生在查找資料后用PPT、手抄報、故事會、數學展望等形式在活動課上進行成果展示。這既能鍛煉學生收集、整理、概括信息的能力,又能鍛煉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學生在了解中外著名數學家善于發現問題,孜孜不倦去探索數學問題的事跡中總結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培養學生的學習使命感,實現“少年強,則國強”的遠大理想。讓學生通過舉例闡述數學與現代科技、經濟騰飛、國富民強的連鎖效應,了解現代技術的改革與創新都離不開數學的運用,懂得“人因思而變”“科技改變生活”的重要性,從而奮發圖強。
二、通過數學活動課,培養學生合理的思維習慣
在數學活動課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敏捷性等品質,循序漸進地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能力水平并與生活緊密相關的活動題材,逐步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思維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思維發展的水平。例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排列組合、圖形變換、巧算速算等形式的教學活動都能很好地訓練學生的思維。在“找規律”的活動中,我設計擺一擺,畫一畫,猜一猜,算一算等四個環節,讓學生明白必須要重復出現三次以上才能成為規律,從直觀到抽象,從圖形到數字,讓學生懂得如何去找出規律,如何根據規律解決問題。
三、通過數學活動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體現了興趣的重要性。在數學活動課上,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情景模仿、社會實踐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探究中來。例如,在“克與千克”的數學活動中,我安排學生進行了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分組到碼頭、超市、市場、藥店等地進行實地學習,讓學生既認識了各式各樣的計量工具,還深刻理解了克與千克的單位使用,更知道了還有比克還輕,比千克還重的質量單位。這樣的活動課讓學生覺得學到的知識有價值,人人積極參與,學習情緒高漲。
四、通過數學活動課,培養學生的實踐與運用能力
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在他的《作為教育任務的數學》中闡明:“數學來源于現實,也必須扎根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看學生能否靈活自如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日常實際生活問題。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讓學生在應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并通過應用促使學生更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更主動地在生活中運用數學。例如,“平移與旋轉”這節活動課是在游樂場進行的,學生在玩摩天輪、旋轉木馬、小火車、跳樓機等項目時,逐漸感受到平移和旋轉兩種運動的區別。
五、通過數學活動課,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合作學習是一種表現形式,交流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質疑發展思維的過程。兩者有效結合,能使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吸納別人的優點,是學習者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最佳方式。合作交流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達到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共贏效果。在數學活動課中合作學習具有很強的自主性、開放性以及可操作性,因此也是培養學生交流合作能力的好契機。例如,測量、數據收集統計、趣題討論等類型的題材,都很適合學生合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
六、通過數學活動課,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
在進行數學活動課的準備工作時,教師應該制訂或提供一系列評價標準供學生參考,在活動過程中以及結束后讓學生進行各項評價,再通過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的對比,更加客觀地了解認識自己,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尊重別人,寬容別人,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
總之,開展數學活動課是數學教學改革的新課題。通過開展數學活動課,教師可激發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學到更多課本以外與生活、科技息息相關的知識,思維得到發展,能力得到鍛煉,進而增強數學應用的意識和技能。因此,教師應該做開發探究數學活動課程的有心人,利用好數學活動課這個平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龔永翠.如何上好數學活動課[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3(15).
[2]孟詠明.精心設計,上好上活數學活動課[J].天津教育,1996(1).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盧堅曉(1978.9— ),女,漢族,廣東梅縣人,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