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環境問題,需要全民參與。要防止環境污染,最關鍵的問題是培養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作為化學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將綠色化學觀貫穿于化學教育的整個過程中。本文闡述了進行中學綠色化學觀教育的必要性以及進行中學綠色化學觀教育的一些途徑。
關鍵詞:中學;綠色化學;環境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0-010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0.094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傳統化學工業在促進人類不斷發展的同時也給人類和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為解決環境污染、維持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人們提出了綠色化學的觀點,使化學向著保護環境的方向發展。要防止污染,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培養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作為化學教師,我們應將綠色化學觀貫穿于化學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在中學進行綠色化學觀教育,讓學生學習環境保護知識,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進行綠色化學觀教育呢?筆者覺得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一、在教學和考試中融入綠色化學觀教育
現行的中學化學教材已經融入了一些綠色化學知識,但教學中還應該適當補充,最大限度地滲透綠色化學觀教育。例如,在教學“硅和硅酸鹽工業”時,教師可補充介紹傳統建筑材料、裝飾材料的危害以及為什么要提倡使用綠色建筑材料等。在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觀,使學生的環保意識大大增強。
另外,教師還應該多列舉一些綠色化學題材的命題供學生嘗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綠色化學意識。例如,2016年新課標2卷第7題、2017年新課標3卷第7題以及2018年江蘇卷第1題等考查的均是綠色化學觀。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一些環境熱點問題,設計出豐富的綠色化學相關考題,加強學生對綠色化學觀的重視,使其更好地建立綠色化學意識。
二、在實驗中進行綠色化學觀教育
(一)發展微型化學實驗,節約藥品、減少污染
在分組實驗中,每次做實驗的學生人數眾多,致使化學實驗造成較大的污染和浪費,所以我們可以改為微型化學實驗。微型化學實驗最大的亮點是在保證實驗效果的前提下,試劑用量非常少,為常規實驗試劑用量的十分之一,甚至可以低至百分之一。通過微型實驗,學生能真正感受到綠色化學節約資源,預防污染的思想。
(二)降低藥品濃度,減少污染
在現行中學化學教材中,很多實驗并沒有指明藥品的濃度,如人教版必修一探究離子反應時用到了BaCl2溶液、CuSO4溶液、NaOH溶液;檢驗Fe3+用到了FeCl3溶液和KSCN溶液。但是,教材中并沒有明確規定這些藥品的濃度,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時必須始終堅持低濃度、低消耗的綠色化學觀。對于教材上給定濃度的實驗,教師也要大膽改進,盡可能降低藥品濃度,減少藥品的消耗,預防環境污染。
(三)充分利用實驗廢棄物,從源頭上減少污染
綠色化學要求從源頭上消除污染,所以教師應該設法將一些看似無用的反應產物科學處理,變廢為寶。這樣不但從源頭上消除了污染,而且還增加了經濟效益。例如,在加熱KMnO4制氧氣的實驗中,很多教師將反應副產物K2MnO4和MnO2直接倒掉,這種做法有悖于綠色化學的理念。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溶解、過濾提取MnO2用作分解H2O2或KClO3制取氧氣的催化劑。又如,在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結束后,教師應該將得到的NaOH溶液裝瓶保存,而不是直接倒入下水道。
(四)運用計算機仿真實驗,做到零污染
常規的、傳統的化學實驗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和排放一些有毒有害的藥品(如重金屬、氰化物、苯等)。當下,有一種絕對“綠色”的方法,那就是多媒體仿真實驗。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對實驗原理、裝置和過程進行仿真,用聲音、圖像、動畫的效果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可以使那些毒性較大的實驗變成綠色安全的實驗,自始至終不會對人體和環境造成任何危害,真正做到零排放[1]。
三、在生活中進行綠色化學觀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報刊雜志、新聞電視上看到很多有關“綠色”的用語,如“綠色食品”“綠色地球”“綠色出行”等等。學生對“綠色”這個概念已不陌生,這為教師對他們進行綠色化學觀的教育創造了有利條件。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環境,讓他們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使他們自覺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同時,教師還應鼓勵學生把綠色意識帶到家里,影響家庭成員的環境行為,使他們也成為關心環境的積極行動者[2]。讓每個家庭成為綠色消費者:購買綠色產品(如無氟冰箱,無磷洗衣粉,無鉛汽油等),不用或少用塑料袋、一次性飯盒等等[3]。
綠色化學是維持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化學,它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種戰略,一種指導思想。它指導著我們化學教育工作者將綠色化學觀貫穿于中學化學教學的全過程,指導著我們不忘告訴學生弘揚綠色化學精神的重要性,引導學生踏上綠色化學之路,開創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張月梅,何曉燕.中學化學實驗綠色化設計的方法論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5):33.
[2]丁海玉.化學教學中的環境教育[J].甘肅農業,2005(8):134.
[3]李小錫.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綠色化學觀教育[J].成才之路,2007(33):11.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林木春(1985.11— ),男,漢族,四川遂寧人,中學二級,研究方向:中學化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