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玲 譚勇華 胡志奔
【摘要】 目的 分析融合牙的臨床特點, 為臨床診療提供指導。方法 回顧性分析213例通過臨床及影像學資料檢查確診的融合牙患兒的臨床特點, 并對其性別、部位、患齲及繼承恒牙胚缺失等情況進行分析。結果 213例融合牙患兒中, 男112例, 女101例;融合牙243顆, 乳牙241顆, 恒牙2顆。213例融合牙患兒中, 下頜199例, 上頜14例, 下頜融合牙患兒多于上頜。單側型183例, 占85.92%;雙側型30例, 占14.08%;單側型多于雙側型。單側型融合牙中左、右側融合牙占比差距不大。融合牙好發最常見牙位為乳側切牙與乳尖牙融合者, 其次為乳中切牙與乳側切牙融合。243顆融合牙中繼承恒牙胚先天缺失168顆, 缺失率為69.14%, 上頜融合牙繼承恒牙胚先天缺失率為100.00%(16/16), 下頜融合牙缺失率為66.96%(152/227)。243顆融合牙中, 有43顆發生齲壞, 占17.70%, 融合牙齲壞主要發生在融合線處。結論 融合牙好發于下頜乳前牙, 單側多見, 患齲率高, 乳牙融合牙對繼承恒牙有影響, 兒童口腔科醫生應予以重視, 密切觀察, 預防齲病及錯牙合畸形的發生。
【關鍵詞】 融合牙;回顧性分析;乳牙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5.020
融合牙是由2顆正常牙胚的釉質或牙本質融合在一起而成, 可以是完全融合, 也可以是不完全融合, 近年來其發生率呈現增長趨勢。融合牙多發生于前牙區, 不僅影響美觀, 且極易發生齲壞。乳牙融合牙常伴發繼承恒牙先天缺失, 導致恒牙數目減少, 增加錯頜畸形的發生。早期發現融合牙, 及早進行咬合誘導具有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8月~2017年1月來惠州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就診融合牙患兒213例。其中男112例, 女101例, 男女比例1.11∶1, 平均年齡8.29歲。
1. 2 方法 患兒均為口腔檢查中發現的融合牙, 記錄融合牙發生的類型、部位、有無齲壞等情況。對融合牙的兒童拍攝曲面斷層片進一步確定, 并記錄融合牙繼承恒牙牙胚先天缺失情況。所有參與患兒家長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 3 融合牙診斷標準 2顆分別發育的牙胚聯合, 導致2顆牙牙冠融合, 且牙列中牙數減少1顆, 計為融合牙[1]。曲面斷層片顯示符合牙本質相連通者確定為融合牙。
2 結果
2. 1 融合牙患兒基本情況 213例融合牙患兒中, 男112例, 女101例;融合牙243顆, 乳牙241顆, 恒牙2顆。
2. 2 融合牙分布情況 213例融合牙患兒中, 下頜199例, 上頜14例, 下頜融合牙患兒多于上頜。單側型183例, 占85.92%;雙側型30例, 占14.08%;單側型多于雙側型。單側型融合牙中左、右側融合牙占比差距不大。融合牙好發最常見牙位為乳側切牙與乳尖牙融合者, 其次為乳中切牙與乳側切牙融合。
2. 3 融合牙繼承恒牙缺失情況 243顆融合牙中繼承恒牙胚先天缺失168顆, 缺失率為69.14%, 上頜融合牙繼承恒牙胚先天缺失率為100.00%(16/16), 下頜融合牙缺失率為66.96%(152/227)。
2. 4 融合牙患齲情況 243顆融合牙中, 有43顆發生齲壞, 占17.70%, 融合牙齲壞主要發生在融合線處。
3 討論
融合牙是由2顆正常牙胚的釉質或牙本質融合在一起而成, 乳、恒牙列均可發生, 但多見于乳牙列[1]。本研究發現融合牙主要發生在乳牙。融合牙病因復雜, 與全身系統性疾病, 壓力, 遺傳、外傷、輻射、感染等因素有關[1, 2]。
乳牙融合牙與恒牙先天缺失密切相關[3]。本研究發現, 243顆融合牙中繼承恒牙胚先天缺失168顆, 缺失率為69.14%, 上頜融合牙繼承恒牙胚先天缺失率為100.00%(16/16),?下頜融合牙缺失率為66.96%(152/227)。243顆融合牙中, 有43顆發生齲壞, 占17.70%, 融合牙齲壞主要發生在融合線處。國內有學者研究發現乳牙融合牙繼承恒牙先天缺失率高達50.00%以上, 上頜融合牙繼承恒牙先天缺失率明顯高于下頜融合牙繼承恒牙先天缺失率[4, 5]。Zengin等[6]研究發現缺失的恒牙絕大多數為側切牙。本研究結果與以往研究較相近。融合牙主要發生于下頜, 下頜區融合牙好發部位從高到低依次為:乳側切牙與乳尖牙融合者, 乳中切牙與乳側切牙融合。本調查發現融合牙分布具有一定對稱性, 30例雙側型者具有左右頜對稱性。乳牙融合牙常造成恒牙列牙量減少, 對恒牙列有一定影響, 特別是單側型, 造成上下頜中線對稱, 增加矯正難度。乳牙融合牙亦可影響繼承恒牙的正常替換, 由于繼承恒牙發育及替換時間不同, 過早拔除融合牙, 可導致發育較晚的繼承恒牙萌出間隙喪失。
融合牙融合部位較易存留食物殘渣, 融合牙的融合線處是齲病易感部位[1]。周妮等[7]調查發現, 融合牙患齲率為16.16%。本研究融合牙患齲率為17.70%, 與以往研究結果相乎。由此推測融合牙患齲風險較高。融合牙解剖結構較為復雜, 大大增加了牙體牙髓疾病治療難度, 臨床醫師應引起高度重視, 必要時還需聯合牙體牙髓病、牙周科及口腔外科等進行聯合干預[8]。臨床工作中, 應早期篩查融合牙, 及早對融合牙進行窩溝封閉或預防性樹脂充填, 預防齲病發生。
綜上所述, 融合牙好發于下頜乳前牙, 單側多見, 患齲率高, 乳牙融合牙對繼承恒牙有影響, 兒童口腔科醫生應予以重視, 密切觀察, 預防齲病及錯畸形的發生, 維護兒童口腔健康。
參考文獻
[1] 葛立宏. 兒童口腔醫學. 第4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72-78.
[2] 劉曉靜, 石四箴. 數字影像系統測量分析融合牙乳牙列. 口腔醫學, 2007, 27(6):302-305.
[3] 胡銀徐, 武紅梅, 胡鳳徐, 等. 天津市濱海新區4002例中學生錯畸形調查. 口腔醫學, 2011, 31(10):622-623.
[4] 劉英奇, 朱曚曚, 史東曄, 等. 邯鄲市乳牙期融合牙調查分析. 現代口腔醫學雜志, 2012, 26(1):48-50.
[5] 王軍輝, 張百澤, 葛鑫, 等. 西安市3488例學齡前兒童乳牙融合牙調查.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 2016, 32(2):82-85.
[6] Zengin AZ, Celenk P, Gunduz K, et al. Primary double teeth and their effect on permanent successors. European Archives of Paediatric Dentistr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Paediatric Dentistry, 2014, 15(3):309-312.
[7] 周妮, 呂長海, 劉波, 等. 昆明市3116名兒童乳牙融合牙調查分析. 口腔醫學, 2014, 34(12):946-948.
[8] Gupta R, Prakash V, Sharma M. Endodontic and post-endodontic management of a fused molar. Indian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2013, 24(2):274-276.
[收稿日期: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