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安 都曉春 張志超 赫玉芳

【摘要】目的 為吉林省中藥商標及知識產權的保護與完善提供有效參考;方法 通過文獻查閱、實證研究、數據統計等方法,整理分析吉林省中藥商標保護與發展現狀;結果 分析吉林省中藥商標在保護、宣傳、設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結論 吉林省中藥商標領域的發展機會與問題并存,針對相關問題提出制度完善,強化管理,區域整合等改進建議。
【關鍵詞】中藥商標;知識產權;中藥品牌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04..02
現如今,商標在企業發展中帶來越來越大的影響,因為商標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對產品的認同感[1]。就中藥自身而言,研究其商標發展現狀及保護是完善重要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吉林省中藥發展的有效手段。2017年《中醫藥法》出臺,其中提到“保護中醫藥知識產權,提高中醫藥科學技術水平”,將會給吉林省中藥商標的未來保護與發展帶來更大的機遇與挑戰。
1 吉林省中藥商標現狀
1979年,我國恢復商標統一注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吉林省商標注冊量增加到2016年的2萬件。2008年,吉林省商標注冊4333件;2009年,商標注冊總量為7126件;2010年,商標注冊總量達到8851件;2011年為8332件,2012年為7886件,2013年為7330件,2014年達到10252件,2015年達到18308件,2016年達到19948件。
1.1 吉林省醫藥企業商標注冊情況
吉林省作為我國重要的關藥產區,在中藥行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中藥材方面有著名的吉林人參、五味子、刺五加等道地藥材,中成藥方面有六味地黃丸、頸復康顆粒、人參再造丸等著名產品,吉林省中藥企業申請注冊商標也有了長足發展。
從表1可以看出,吉林省中藥企業截止到2017年12月共申請注冊商標4425件,企業平均擁有商標數量為23.66件。
1.2 吉林省中藥企業馳名商標情況
而馳名商標作為企業商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經一國政府主管機關通過法定程序加以確認的名牌[2]。馳名商標因為其特殊的法律地位,使得它在世界范圍內都享有特權[2]。對于吉林省中藥企業而言,申請馳名商標是其品牌未來發展的重要環節與關鍵戰略,也是有效促進吉林省中醫藥領域快速發展的重要體現。
吉林省在中藥領域的馳名商標僅14件,商標注冊時間大多集中在20世紀90年代,馳名認證時間多集中于2010年左右。2017年6月份,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7年度“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醫藥類排名十大行業第七位,共有27家醫藥企業的醫藥品牌入榜,吉林省在醫藥行業共有兩家入選,其中“敖東”以80.09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醫藥分榜第16位,總榜單第378位;“感康”以56.59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426位。
2 吉林省中藥商標保護的問題
2.1 商標注冊少
吉林省通過GMP認證的的中藥企業約有190家,共計注冊商標4425件,企業平均擁有商標數量23.66件,相較于國內其他省份如廣州、山東等商標數量相對較少,更遠遠落后于國外制藥企業商標注冊。如日本著名的制藥公司武田株式會社,其在本國的商標注冊達到7000余件[3]。而吉林省著名中藥企業修正藥業集團的商標注冊量僅為448件,吉林萬通藥業集團登記在冊的注冊商標僅有19件,不足吉林省平均水平。
2.2 商標設計質量不高
商標是商品質量的保證[4]。一件好的商品,其商標的設計在產品推廣與經營過程中起著十分總要的作用。商標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其顯著的區別功能。但吉林省中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注重商標的設計與靈活運用,商標設計簡單趨同和模式化[5]。多數的醫藥企業在商標設計上都是以企業名稱的漢字或字母進行商標注冊,仍然改變不了寫實性的表現手法,幾何形體簡單、線條軟弱無力、缺乏表現企業產品的屬性和企業的精神內涵。其中最明顯的錯誤便是“紐扣商標”,在藥品包裝的角落里體現自己的商標,這種商標具有很弱的競爭力,消費者也很難識別,難以達到商標最終的經濟效益。
2.3 馳名商標注冊與保護不足
截止到2017年12月,吉林馳名商標共計154件,而中藥馳名商標僅有14件,占比僅為9.1%。吉林省重要領域對于馳名商標的注冊積極性不足。同時,近年來吉林省乃至全國都出現過商標侵權的行為,如果這種侵權行為不加以制止,注定會使得消費者對于馳名商標的信譽問題產生懷疑,勢必影響企業與社會的健康發展。
2.4 中藥企業呈現小而散的特點
吉林省作為我國中藥大省,其中藥企業數量在全國居于領先水平。但筆者通過調查發展,作為商標主體的中藥企業在吉林省的分布呈現出小而散的特點。從表1可以看出,吉林省中藥企業以通化地區與長春地區為主,企業數量都超過了1200家。相反地,吉林地區與松原白城地區由于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因素,企業數量僅有203家和305家。
而在品牌價值方面,吉林省中藥企業僅有兩家醫藥品牌入選“品牌價值500強”,且在27家入選企業中排名相對靠后,分別排在第16位和第20位。同時,筆者通過調查吉林中藥企業產品價格發現,中藥產品的品牌價格相較于國內同規格產品更低。吉林省大多數企業的規格為200丸/盒的六味地黃丸的價格都低于9元,而北京同仁堂同規格產品價格為16.5元,仲景宛西制藥同規格產品價格為12.6元,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吉林省中藥企業產品品牌價值較低。
中藥企業小而散的特點,使得企業在推廣自身品牌時會遇到地域、文化等因素的阻礙,不利于企業品牌的傳播與增值。
3 吉林省中藥商標保護對策
3.1 重視商標宣傳
企業在推廣產品時一定要重視對于商標的宣傳,運用電視、報紙、廣播等多途徑突出產品商標,擴大品牌知名度,提高產品的市場地位,增加產品的區別度,有利于良好地市場開拓,產品的有效推廣,帶來可觀的收益與價值。同時,吉林省中藥企業在產品推廣時還要注意把握好品牌與通用名之間的關系,切勿過度宣傳藥品通用名,淡化產品名稱,而導致“為別人做了嫁妝”[6]。如吉林省著名中藥企業萬通藥業集團在宣傳產品筋骨貼、筋骨片及消糜栓等時,便會突出其品牌與商標,使得“萬通牌筋骨貼”成為一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語。
3.2 加強商標管理
就政府而言,要加強中藥商標得維護與管理,加大中藥知識產權的立法和宣傳工作[7],對吉林省中藥企業的商標注冊工作進行統一管理,建立知識產權數據庫,對中藥企業商標的注冊、認證、變更及撤銷等行為進行及時且有效的監管,并對于商標的侵權等不法行為進行及時制止與處理,合理規范吉林省中藥領域知識產權的發展。
就企業而言,應該提高企業商標的設計質量,摒棄單一的純文字設計,適時加入圖形、字母、線條等元素,多要素靈活運用,突出企業的經營理念與文化內涵。同時根據產品的市場需要,考慮注冊商品群商標,靈活運用企業的主商標與商品商標[8],既彰顯品牌內涵,又體現個性化發展。
3.3 促進區域整合
吉林省中藥企業小而散的特點限制了中藥商標及品牌的推廣,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政府部門應制定相關政策,鼓勵中小企業區域聯合,形成區域聯盟,制定完善后續相關規章,為吉林省中藥企業的聯合發展提供有利的商營環境。同時,企業也應該審時度勢,優化產業結構,完善企業商標體系,優化企業品牌建設,積極聯合區域產業,推廣企業商標,提升企業發展。
3.4 鼓勵海外注冊
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多措并舉推動吉林省中藥商標的海外注冊,努力營造國際化的中藥商標運營環境。高度關注世界知識產權保護的新趨勢、新動向,妥善應對涉外商標保護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做好涉外商標審評審理工作,積極參加商標領域多邊交流活動們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努力推動吉林省中藥商標國家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褚卉陽.論我國傳統中醫藥產業國際化的知識產權保護[D].吉林大學,2016.
[2] 張 健,張 波.“解百納”商標專用權的工商保護[J].工商行政管理,2012(17):66-67.
[2] 張艷艷,羅愛靜.我國中藥商標保護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8,16(12):910-912.
[3] 陳蘭昭.中草藥的商標保護問題與對策分析[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3,(04):157.
[4] 傅 剛.中藥商標保護淺論[J].知識產權,2002,(03):28-30.
[5] 彭 建.中藥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
[6] 谷 昕.淺議中藥商標保護問題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1,(22):168.
[7] 吳秀云,胡靜嫻.以商標法為視角探析我國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J].中國藥房,2013,24(19):1729-1732.
[8] 馬瑋辰.論中醫藥傳統知識的知識產權保護[D].華中科技大學,2013.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