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療效。方法 100例骨科患者, 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與綜合護理組, 各50例。常規護理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 綜合護理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綜合干預。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護理滿意度及服用鎮痛藥物情況。結果 綜合護理組患者術后1、12、24、72 h的VAS評分分別為(4.34±0.78)、(3.28±0.56)、(2.77±0.37)、(1.23±0.13)分, 均低于常規護理組的(5.89±1.03)、(4.33±0.84)、(3.67±0.69)、(2.38±0.54)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0%, 高于常規護理組的84.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護理組患者的服用鎮痛藥物占比為40.0%, 低于常規護理組的72.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對緩解骨科患者術后疼痛有較好療效, 與常規術后護理相比, 綜合護理更能提高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 值得推廣。
【關鍵詞】 綜合護理;常規護理;骨科患者;緩解疼痛;療效觀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5.098
對于一般的骨科患者來說, 術后疼痛是其面臨的一大難題, 疼痛不僅損害生理, 也容易導致心理上的恐慌。若護理不當就會影響其生活品質、引起并發癥, 甚至造成心理障礙。而患者因自身具體情況不同就增加了護理工作的難度。骨科護理工作以減輕患者疼痛為主, 耐心向患者解釋研究方法以及緩解術后疼痛對恢復的意義[1], 對患者進行合理的護理能大大減輕患者的痛苦, 改善心態進而促進其康復, 必要時才遵循醫囑服用鎮痛藥物[2, 3]。現對本院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進行研究, 將其分為兩組分別進行常規護理、綜合護理, 對比兩組在護理進程中、護理后的療效, 其中后者取得滿意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6月~2018年6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100例骨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將其分為常規護理組與綜合護理組, 各50例。所有患者均簽署針對本研究的知情書且同意本研究。常規護理組中女24例, 男26例;年齡28~56歲, 平均年齡(41.5±4.9) 歲;上肢骨折27例, 下肢骨折23例。綜合護理組中女22例, 男28例;年齡27~58歲,?平均年齡(41.6±5.5) 歲;上肢骨折21例, 下肢骨折2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規護理組 常規護理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密切觀察, 一旦情況異常便可及時向相應醫務工作者匯報情況并采取有效措施。此外, 還需保持患者所居環境整潔干凈, 達到改善療效的目的, 使患者對術后鎮痛有進一步的認識。
1. 2. 2 綜合護理組 綜合護理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綜合干預, 具體如下。
1. 2. 2. 1 增加巡視病房的次數 有關護理人員加強對病房的巡視, 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 以便及時答疑解惑, 應當告知患者期間的注意事項, 解釋護理有關知識, 若發現患者出現負面情緒, 要及時進行疏導以使患者以良好心態面對護理。
1. 2. 2. 2 飲食干預 患者飲食應以清淡為主, 同時又應該保證營養豐富, 指導患者多進食富含鈣質的食物, 避免接觸刺激性食物。
1. 2. 2. 3 疼痛護理 指導患者在疼痛期間盡量分散注意力, 做一些不相關的事情, 例如看電影等。
1. 2. 2. 4 舒適護理 舒適護理是一種創造性的護理方式, 其目的在于使患者以積極愉悅的心態面對治療, 例如給患者講幽默的笑話減輕其憂慮情緒;同時要保持患者住院環境的舒適, 使空氣流通, 室內整潔。
1. 2. 2. 5 機體功能練習 在患者住院期間, 應按時督促患者進行機體鍛煉, 防止肌肉萎縮。在術后較早時期對患者進行被動練習, 如定期幫助患者按摩、運動;術后一段時間, 傷口得到愈合, 身體機能逐漸恢復, 此時應加大練習強度并隨著其他護理工作的進行而逐漸增大強度。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VAS評分、護理滿意度及服用鎮痛藥物情況。①采用VAS對患者術后72 h內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 分為0~10分, 得分越高則疼痛程度越明顯。②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定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量表進行, 分為很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 滿意度=(很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③記錄對比兩組患者術后鎮痛藥物的使用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對比 綜合護理組患者術后1、12、24、72 h的VAS評分低于常規護理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綜合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鎮痛藥物使用情況對比 綜合護理組患者的服用鎮痛藥物占比低于常規護理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古語有云:“傷筋動骨一百天”。骨科術后恢復是一個漫長又非常必要的過程, 期間有很多影響因素, 若處理不當則會影響患者的恢復進度進而影響患者最后的恢復效果[4-6]。而綜合護理全方位地關照患者在術后恢復期間的種種變化, 從而使患者及時地得到相應的治療。在制定綜合護理方案時, 必須考慮患者的實際情況, 結合其自身情況制定有實際應用意義的方案, 如此才能達到滿意的預期結果。這種全方位的干預促進了醫患關系、提高了患者的術后恢復效果, 并形成一個良性循環[7-9]。本文結果顯示, 綜合護理組患者術后1、12、24、72 h的VAS評分低于常規護理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接受綜合護理的患者與接受常規護理的患者相比恢復期間更加注意飲食[4], 保持愉悅心情, 故而恢復得更快, 效果也更好, 患者的術后疼痛得到明顯緩解, 通過相應的護理干預包括生活環境[5]、心理、飲食、鍛煉等等使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和積極的態度來對待每一次治療, 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而綜合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6.0%高于常規護理組的84.0%, 服用鎮痛藥物占比40.0%低于常規護理組的72.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從研究中也可看出, 不僅要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 同時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情緒的變化。以往的臨床經驗顯示, 讓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對患者康復有莫大的好處, 且避免了心理障礙的出現, 在本研究中, 通過多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來增加患者對于疾病和研究的認知, 使其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治療與護理。
綜上所述, 綜合護理對緩解骨科患者術后疼痛有較好療效, 與常規術后護理相比, 綜合護理更能提高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柳. 創傷骨科患者圍術期疼痛的綜合護理干預. 中國當代醫藥, 2014, 21(2):148-149.
[2] 余麗萍. 綜合護理干預在創傷骨科圍術期疼痛護理中應用觀察. 醫學信息, 2015, 28(7):125-126.
[3] 張萍, 馬杰, 邵艷. 綜合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疼痛的緩解效果.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5, 40(12):1732-1733.
[4] 安琪, 劉旭琴. 綜合護理干預創傷骨科患者術后疼痛效果觀察. 西部中醫藥, 2017, 30(1):122-124.
[5] 李曉玲, 張梅, 劉彩蘭. 綜合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2, 17(5):49-51.
[6] 張留巧. 中西醫綜合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疼痛效果的影響.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3, 30(3):341-343.
[7] 胡立元, 賀麗群. 綜合性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 中國現代醫生, 2010, 48(22):73-74.
[8] 胡煥嬋, 楊煥珍, 梁健芳, 等. 疼痛護理干預在緩解骨科患者術后疼痛中的應用效果. 齊魯護理雜志, 2015, 21(14):96-99.
[9] 黃婉兒, 黃舜佩. 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33):1799-1800.
[收稿日期: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