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鳳鳴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討老年口腔牙列缺損患者微創種植術的圍手術期護理效果。方法 620例接受微創種植術的老年口腔牙列缺損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1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 觀察組采取圍手術期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及種植體脫落和殘留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9.4%(308/31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0.3%(280/31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5.8333, P=0.0000<0.05)。觀察組患者的種植體脫落率0.6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84%, 殘留率99.3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5.1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口腔牙列缺損微創種植術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護理具有顯著的護理效果, 能夠增加患者滿意度, 減少種植體脫落, 固定效果良好,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口腔牙列缺損;微創種植術;圍手術期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5.101
老年口腔牙列缺損是現在臨床上發病患者較多的一種疾病, 尤其是現在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越來越快, 發病的患者也不斷增加, 據報道, 老年人發病率大約占總數的11%左右, 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咀嚼情況, 甚至會對發音以及美觀等產生影響[1]。以往臨床上主要采取活動義齒或固定修復義齒等進行治療, 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不僅會對患者的鄰牙造成損傷、固定差, 而且咀嚼率相對較低, 會導致組織出現壓痛感, 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2]。為此, 本文選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620例接受微創種植術的老年口腔牙列缺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兩組, 分別采取常規護理和圍手術期護理, 旨在探討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及種植體脫落和殘留情況,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620例接受微創種植術的老年口腔牙列缺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排除有溝通障礙、患有腫瘤的患者。本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且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10例。觀察組患者中, 男160例, 女150例;年齡55~70歲, 平均年齡(38.1±11.3)歲;共有種植體310顆。對照組患者中, 男162例, 女148例;年齡53~71歲, 平均年齡(37.9±11.1)歲;共有種植體310顆。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 即對患者進行藥物護理、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注意事項等。觀察組采取圍手術期護理, 具體內容如下。
1. 2. 1 術前護理 ①手術開始前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開導患者, 告知患者和手術相關的知識, 增加其對手術的認知, 消除負面心理, 例如可以告知患者一些成功案例, 增強其信心, 了解患者想要達到的手術效果, 讓患者對微創有一定的了解, 增強治療的依從性;②做好術前檢查、血常規、X線片檢查等, 如果發現牙齦有問題應及時告知醫師并進行對癥治療, 準備好手術所需的器械。
1. 2. 2 術中護理 術中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 給皮膚消毒并進行心電監護, 檢查所需的器械是否完善, 熟悉手術流程、注意事項, 以便于及時滿足醫生的需求, 并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 對其進行安慰疏導。
1. 2. 3 術后護理 術后患者通常無需住院, 所以護理人員可以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 檢查患者是否有不適感;告知患者術后5 min要遵醫囑進行心電監護, 觀察有無紅腫出血, 告知其要少說話, 術后2 h可以進食一些流質食物, 告知患者術后1 d、1周、1個月、3個月及1年需按時來醫院進行復查。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及種植體脫落和殘留情況。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 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①非常滿意:患者的種植體固定較好、外觀美觀, 咀嚼功能全部恢復, 患者自感舒適且語言功能恢復;②滿意:患者的種植體固定尚可, 咀嚼功能有所緩解, 舒適度尚可、語言功能好轉;③不滿意:患者上述癥狀均無好轉甚至更加嚴重[3]。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9.4%(308/31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0.3%(280/31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5.8333, P=0.0000<0.05)。
2. 2 兩組患者種植體脫落和殘留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種植體脫落率0.6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84%, 殘留率99.3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5.1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幾年來, 微創種植術受到越來越多患者的青睞, 由于微創種植術不但手術時間短, 安全性較高, 且不需要進行拆除縫線等操作, 術后并發癥少, 患者的接受度較高[4]。但是該方法不但要求操作的醫生對手術適應證熟悉掌握, 還要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手術方案制定, 以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5]。同時也需要護理人員的嚴格配合, 不但要求護理人員要有專業的護理技能, 還要對手術流程熟悉掌握, 維護好手術器械, 具有良好的護患溝通能力, 經常和患者進行交流, 以提高種植體的存活情況[6]。例如, 在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可以消除患者緊張、恐懼的負面心理, 增強治療的依從性, 根據患者的心理需求, 為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 讓手術可以順利完成, 同時也可以增加患者的滿意度[7, 8]。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9.4%(308/31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0.3%(280/31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5.8333, P=0.0000<0.05)。觀察組患者的種植體脫落率0.6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84%, 殘留率99.3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5.1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果表明, 老年口腔牙列缺損患者微創種植術的圍手術期護理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 老年口腔牙列缺損微創種植術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護理具有顯著的護理效果, 能夠增加患者滿意度, 減少種植體脫落, 固定效果良好,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龍小容, 魏波, 黃健, 等. 口腔牙列缺損患者接受微創種植術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措施分析. 臨床醫學工程, 2016, 23(11):1557-1558.
[2] 苗雪云. 探討上頜前牙牙列缺損種植前外置法植骨技術的護理配合要點.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81):182, 184.
[3] 郝玉娥. 人工種植牙口腔修復的護理配合.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6, 3(10):67-68.
[4] 曾敏. 種植義齒在牙列缺損修復的圍手術期護理.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6, 3(20):65-66.
[5] 楊苗苗, 馬永清, 王新榮. 牙列缺損種植固定義齒修復的臨床路徑應用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28):148.
[6] 劉乙穎, 栗洪師, 劉洪臣. 老年口腔牙列缺損患者微創種植圍手術期的護理. 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 2014, 12(4):236-238.
[7] 孫倩. 正畸與修復聯合治療牙列缺損伴牙頜畸形的臨床效果觀察. 智慧健康, 2017, 3(21):22-24.
[8] 宮琦瑋, 李紅梅, 王懿. 高齡老年患者人工牙種植術的圍手術期護理. 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 2012, 10(3):164-166.
[收稿日期: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