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賽男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風險緊急預案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7年5~11月接受手術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參考組, 接受手術室常規護理流程;另選取2018年1~7月接受手術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 接受手術室護理風險緊急預案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未發生護理差錯、護理糾紛, 參考組護理差錯、護理糾紛發生率分別為4%(4/100)、6%(6/100),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82、6.186, P=0.043、0.013<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4.44±2.08)分, 參考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0.10±2.11)分,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648, P=0.000<0.05)。觀察組風險管理、緊急處理能力、操作技能、患者滿意程度及總評分分別為(22.78±1.01)、(23.20±1.18)、(22.79±1.88)、(23.00±1.21)、(92.37±3.29)分, 均明顯高于參考組的(21.98±1.06)、(22.15±1.28)、(21.75±1.30)、(22.18±1.21)、(88.03±3.11)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實施護理風險緊急預案能夠預防護理差錯、減少護理糾紛, 有助于護理人員工作質量的提高、護患關系的改善, 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護理風險緊急預案;手術室;護理差錯;護患關系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5.105
手術室是治療危、急、重癥患者的重要場所, 受各類主客觀因素影響, 手術中常出現各類突發性緊急事件, 對醫生、護理人員來說, 如何有效預見性、及時準確的處理緊急事件是一項重要挑戰[1]。近年來, 隨著患者、家屬維權意識的不斷加強, 手術室護理工作壓力明顯加大, 因此如何減少護理差錯, 避免護理糾紛, 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質量成為手術室工作者需思考的重要問題[2]。本文本科自2018年1月開始在護理工作中實施護理風險緊急預案管理, 取得顯著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11月接受手術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參考組, 男55例, 女45例, 年齡12~70歲, 平均年齡(47.59±7.47)歲;學歷水平:小學21例, 中學16例, 高中及中專25例, 大專及以上38例。另選取2018年1~7月接受手術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 男52例, 女48例, 年齡12~70歲, 平均年齡(47.64±7.46)歲;學歷水平:小學20例, 中學16例, 高中及中專28例, 大專及以上3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科室共50名工作人員, 均為女性, 年齡21~44歲, 平均年齡(30.02±4.66)歲;學歷水平:大專21例, 本科22例, 碩士及以上學歷7例, 近2年內無人員變動。
1. 2 方法 參考組接受手術室常規護理流程, 包括入院時心理指導, 術前1 d巡房, 進行對應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等), 常規準備手術藥物、工具等。觀察組接受手術室護理風險緊急預案管理, 具體如下:①術前評估。科室護士長、質控人員、骨干護士組成護理風險緊急預案管理, 小組成員及手術醫生共同在術前1 d巡視患者, 依照手術通知單綜合全面評估, 通過查閱診斷資料、病歷資料、與患者溝通交流等, 查找手術潛在護理風險, 如麻醉風險、手術部位感染風險、大出血風險、壓瘡風險、體液不平衡風險、嚴重過敏反應及術中灼傷風險等, 告知患者要嚴格依照醫囑做好術前準備, 保持平和心態迎接即將帶來的手術。②分析與討論。術前訪視結束后, 小組成員共同分析患者手術潛在風險, 術前1 d下午, 共同組織成員探討預防措施, 填寫高危手術風險源上報表, 內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風險因素以及建議具體預防措施等, 所有參與討論小組成員簽名。③上報。手術當日晨間交班時, 巡回護士將風險預案上報內容上交, 其他護士可進行相應補充提示, 護士長最后確認準確無誤后, 全體人員簽名。上報表一式2份, 一份由科室保存, 一份交由護理部, 護理部門接到報告后, 對預案上報表內容全面審閱, 并定評不足之處, 保證患者安全。④具體實施。護士長在拿到風險預案報表后, 針對性的安排工作, 針對患者風險安排, 相關方面由經驗豐富的護士協助。術中, 風險管理小組巡視手術、巡回護士各項工作情況。術后, 風險管理小組與巡回護士共同探視患者, 了解其術后感受、康復情況及鎮痛泵使用情況等。⑤術后評價。手術后2~3 d, 護理風險小組與患者溝通交流, 查看患者術后并發癥等發生情況, 了解患者及家屬對手術滿意情況等, 了解存在的問題并作出反饋, 在下次會議時指出改進意見。患者出院時, 再次溝通交流, 就患者出院后風險因素進行評估并作出進一步指導, 使患者規避風險, 安全度過過渡期。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手術護理中護理差錯發生情況、術后護理糾紛發生情況。②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術后第4天, 患者病情基本穩定后, 分發本院自擬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分量表, 包括手術室環境、服務態度、操作技能以及護患關系維護四項, 每項25分, 滿分100分, 分數越高則表明護理滿意度越高。③比較兩組護士護理質量評分, 護理質量量表評分由護理風險預案小組成員討論后填寫, 從風險管理、緊急處理能力、操作技能及患者滿意程度四項進行評定, 每項25分, 滿分100分, 分數越高則表明護理質量越高。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差錯、護理糾紛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未發生護理差錯、護理糾紛, 參考組護理差錯、護理糾紛發生率分別為4%(4/100)、6%(6/100),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82、6.186, P=0.043、0.013<0.05)。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4.44±2.08)分, 參考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0.10±2.11)分,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648, P=0.000<0.05)。
2. 3 兩組護士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風險管理、緊急處理能力、操作技能、患者滿意程度及總評分分別為(22.78±1.01)、(23.20±1.18)、(22.79±1.88)、(23.00±1.21)、(92.37±3.29)分, 均明顯高于參考組的(21.98±1.06)、(22.15±1.28)、(21.75±1.30)、(22.18±1.21)、(88.03±3.11)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手術室工作時間長、強度大、工作環境緊張, 發生護理意外事件的風險較高[3]。手術室護理中最為常見的集中風險因素包括護患關系、人員關系、技術及管理因素等, 其中人員因素最為重要, 而人員因素導致的風險事件多是由于護理過程中, 護理人員缺乏責任心、不嚴格按照規則執行, 導致護理過程中出現偏差, 進而引起護理差錯, 因此加強護理風險管理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4-6]。護理風險緊急預案與預見性護理有相同之處, 醫護人員提前對患者手術高危因素進行總結分析, 并由護士長派出相關方面技能較強的醫護人員實施護理, 可有效減少護理差錯、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7, 8]。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護理差錯發生率、護理糾紛發生率明顯低于參考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糾紛的發生與醫護人員在處理護患關系時態度不當有較大關系, 通過風險緊急預案管理模式, 不僅醫護人員操作技能提高, 同時通過有效的溝通與交流, 醫護人員真誠、熱情的服務能夠獲取患者的理解與信任, 有助于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 促進護患關系的改善。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4.44±2.08)分, 參考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0.10±2.11)分,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了這一觀點。在醫療衛生系統中, 醫護人員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對整個醫療水平的進步有著積極意義, 而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素養則對手術效果產生巨大影響, 通過護理風險緊急預案的實施, 護理人員能夠學會自行歸納、總結, 從而在遇到相似病例時有所準備、做好應對措施, 有助于其綜合水平的提高。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護理人員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參考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證明了這一觀點。
總之, 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實施護理風險緊急預案能夠預防護理差錯、減少護理糾紛, 有助于護理人員工作質量的提高、護患關系的改善, 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歸純漪, 孫梅.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我國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中國衛生資源, 2016, 19(1):30-34.
[2] 李仁玉. 護理查對制度在手術室防范護理糾紛中的應用及意義.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87):391-392.
[3] 孫麗麗, 李美, 李靜, 等. 手術室護士職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的相關性分析. 中國急救醫學, 2016, 36(s1):295-296.
[4] 王曉俊, 楊瓊, 李世榮. 護理風險緊急預案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中國醫藥導報, 2013, 10(21):150-151.
[5] 孫翠平. 護理風險緊急預案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評價分析. 醫學信息, 2015(10):144.
[6] 鄭春榮. 護理風險緊急預案在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轉化醫學電子雜志, 2015(7):135.
[7] 盧先枝, 尚曉輝. 手術室實施應急預案管理的方法與效果.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6, 22(24):3531-3533.
[8] 李珞. 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的探討. 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5(1):490.
[收稿日期:2018-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