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杏蕓
(中國電力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05)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社會階層關系逐級劃分,利益勢態逐漸趨于多元化,社會思想文化也更加多元化,不同文化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碰撞。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各國文化交流日趨頻繁,西方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思想觀、價值觀、文化觀從不同方面滲透到我國的意識形態中,其中涉及政府機構、媒體、宗教、經濟等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說,互聯網新型技術以及新媒體加劇了主流意識形態面臨的挑戰,許多不正確的思想言論在互聯網的推動下,使主流意識形態遭受到巨大的沖擊,特別是圖書出版領域。馬克思曾說過: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態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所以應正確看待這種沖擊并使用正確的方法解決,重視圖書出版領域主流意識形態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出版體制改革結束后,出版單位完成市場化、企業化的過渡,許多出版單位從事業單位轉變為企業單位,非常注重經濟利益,潛意識里擴大了文化、價值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威脅。
出版圖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編輯,在眾多復雜的稿件面前需要編輯牢牢把握主流意識形態,這是作為編輯的基本要求,不能因為是科技圖書編輯,就認為抓好前沿技術、保證圖書質量就夠了。因為科技革命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如氣候變暖、通信方式的改變、學習方式的改變等,人們對這些問題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科技運用的層面,更為關注的是人才、科技的爭奪,而忽視了民族文化、價值觀的差異與對抗。這就要求科技圖書編輯在編輯圖書的過程中要增強政治觀念、大局意識,嚴格把控意識形態,堅守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
按照文化部對出版業務方面的規定,自費出版的書籍屬于非盈利書籍,它主要是面對專業性強、市場發行率低、出版單位虧損較大的學術著作,但在實際情況中,特別是出版單位變成企業后,面對較大的生存挑戰,出版單位難以根據這一規定實施,一些企業管理、企業宣傳的書籍也通過自費的形式出版,這樣出版單位可以從中獲取更多的經濟、社會利益,使學術更加繁榮,文化更加精彩紛呈,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出版單位為了獲取可觀的經濟利益,通常會把自費出版的條件降低,編輯疏忽了對自費出版的意識形態的把控。譬如,某些作家或出版商為牟取暴利或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將手中與出版規定內容相斥的稿件,用自費出版的形式出版;還有一些出版商為了讓書在市場上有一個好價錢,通常會在過審的稿件中擅自加入對主流意識形態不利的內容,這無形中為違法分子創造了一個有利的環境。假如編輯方和出版單位相關負責人只關注經濟利益,忽視嚴謹的甄選題目、細心的審查稿件環節,就會將一些包含不正確思想言論的書籍傳播開來,這不僅僅是出版方或制度方面的問題,更多的還是因為編輯沒有把握好主流意識形態的問題。
種類繁多、對世界影響力較大的國外優秀作品的引入,為眾多的讀者提供了心靈的慰藉,為同行的專家提供了更多學習、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和知識的機會。在實際出版的過程中,編輯應更加細心嚴謹,保持靈敏的意識形態感知力,從黨、國家的政治角度出發看待問題,保持思想的一致性,承擔出版方應擔負的責任。
新媒體的出現,制約了傳統的出版主流意識形態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字媒體與互聯網的競爭。新技術下的數字媒體和互聯網是思想意識形態戰場中的主要角色,論壇、博客、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都可能含有不利于主流意識形態的觀念,它不但會對傳統圖書產生影響,還會造成編輯的意識形態免疫力喪失。
2.圖書數字出版。數字出版和傳統出版相比互動性更強,編輯處理信息更繁雜,如果出版數字圖書,編輯疏于把控意識形態,那么只會產生平庸無奇的作品,如果編輯過分關注數字出版的即時性,丟失主體性,意識形態底線就會淪喪,最終消解了作品中的意識形態。
編輯圖書要有足夠敏銳的政治感悟性,不斷學習、提高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面對不同主流意識形態的干擾,能正確判斷甄選。與此同時,編輯還要把數字媒體充分利用起來,推動主流意識形態的發展使圖書出版無誤。
意識形態決定了文化前進的方向和發展道路。新時代圖書出版的意識形態也應按照上述方針執行。隨著改革的推進,政府對圖書出版的意識形態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出版方應根據出版政策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體系,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在出版的規章制度中添加意識形態管理內容,在各項業務流程中加以體現。圖書出版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是編輯,而其中意識形態又決定了編輯的水平層次,所以,編輯應重點把控意識形態,使它能真正意義上成為制約編輯的重要因素。編輯要降低疏于把控意識形態帶來的負面影響,應將四個關系維護好。
增強編輯的主流意識形態觀念,保證主流意識形態在編輯思想觀念的主要位置。編輯如果沒有透徹地了解主流意識形態,那么在編輯過程中將缺少一定的信服力,讀者無法完全相信,編輯應不斷提高本身的意識形態水平,了解馬克思主義及其理論成果并能活學活用。另外還需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正確的意識形態標準,嚴格把控編輯中的意識形態,掌握主動權。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好的文章,可以經得起人民的評議、專家的考察以及市場的檢驗,它將社會效益放在首要地位,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兩者有機結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文化產品借助市場實現自身價值。不能說不需要經濟效益,但是和社會效益比較,社會效益顯然更重要,當兩者互斥時,應優先考慮社會效益和社會價值。”這對圖書出版來說同樣適用,好的圖書可以經得住各種考驗,編輯不但要提升自身的意識形態素養、文化藝術水平以及思想高度,還要主動學習,提高策劃、運作市場的能力。除此之外,把控好意識形態,要拒絕出版低俗的稿件,提高自費出版的要求,堅決抵制為獲取經濟利益而出版作品的行為,把握好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兩者的關系。
要求借助作品引導作者和讀者在思想價值、精神上和主流意識形態保持一致,將優秀的文化展示給讀者,提高其思想高度。
將新媒體和數字出版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正確使用新媒體,提高對數字出版的了解程度,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使圖書出版的內容更豐富,圖書發行的方式更加多樣,整合三方資源,增強圖書出版領域主流意識形態。
作為科技出版社的策劃編輯,除了加強先進技術、編輯業務方面的學習外,在意識形態方面同樣不能放松,要有全局觀,對電網企業員工作品集、基層黨務工作實踐這樣的圖書,從選題策劃初期就要緊繃意識形態這根弦,不能放松警惕,要保證圖書質量。當前,科技方面的發展有目共睹,隨著中國“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策劃編輯要有版權輸出的意識,把我們更多優秀的作品、先進的技術傳播出去。《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行與出版為促進各國在政策協調、規劃研究、技術創新、項目實施等方面深化務實合作,推動能源電力實現低碳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理念傳播、重大問題研究、國際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