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全程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近5000位外賓以“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為主題,深入交換意見,共商合作大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是“一帶一路”框架下最高規格的國際合作平臺,這次會議是中國今年最重要的主場外交,也是一次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國際盛會。習近平同志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指出,過去幾年共建“一帶一路”完成了總體布局,繪就了一幅“大寫意”,今后要聚焦重點、精雕細琢,共同繪制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習近平同志關于“一帶一路”的系列重要講話不僅指明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工作方向,也指明了今后共建“一帶一路”的主要任務與具體路徑。這也是我們新聞出版部門宣傳“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的主要任務。
首先,“一帶一路”建設要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把綠色作為底色,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堅持一切合作都在陽光下運作,共同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腐敗,由此,中國發起了《廉潔絲綢之路北京倡議》,建設風清氣正的絲綢之路。
其次,“一帶一路”建設要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規則標準,推動企業在項目建設、運營、采購、招投標等環節按照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標準進行,同時要尊重各國法律法規。
最后,中國與其他國家一起制定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發布了《“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為共建“一帶一路”融資合作提供指南,確保讓共建“一帶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同時,又能確保商業和財政上的可持續性,做到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綠色、廉潔、規則等理念與機制的融入,有利于實現“一帶一路”高質量、高標準發展,成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新實踐。事實上,“一帶一路”建設一直以來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倡導多邊主義,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的民主精神,讓各方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此次峰會,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提出,創新就是生產力,要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趨勢,共同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共同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中國將繼續實施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此外,習近平主席強調了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要始終從發展的視角看問題,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項目選擇、實施、管理的方方面面,同時為發展中國家營造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空間,幫助它們擺脫貧困,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對外擴張,而是推進互聯互通,各國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為了推動中國的高質量發展,習近平主席表示將促進中國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向世界各國敞開機遇之門。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提到,中國將在更廣領域擴大外資市場準入,未來將繼續大幅縮減負面清單,推動現代服務業、制造業、農業全方位對外開放,并在更多領域允許外資控股或獨資經營。“我們將新布局一批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我們將加快制定配套法規,確保嚴格實施《外商投資法》。”
中國也將以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全面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加強對外國知識產權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杜絕強制技術轉讓,強化商業秘密保護,依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
中國將更大規模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口,進一步降低關稅水平,消除各種非關稅壁壘,不斷開大中國市場大門。中國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愿意進口更多國外有競爭力的優質農產品、制成品和服務,促進貿易平衡發展。
中國也將有效實施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努力創造正面外溢效應,共同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中國也將更加重視對外開放政策的貫徹落實。加強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建立有約束的國際協議履約執行機制,按照擴大開放的需要修改完善法律法規,在行政許可、市場監管等方面規范各級政府行為,清理廢除妨礙公平競爭、扭曲市場的不合理規定、補貼和做法,公平對待所有企業和經營者,完善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中國將自身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高質量發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相互促進,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愿望,正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