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祥崇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以及數字技術的高速發展,媒介融合已是必然趨勢。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很多領域和行業的工作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其中包括學術圖書出版行業。學術圖書指的是內容與某個學科或某個專業領域有關,且具有一定創新性的圖書。專業學習與研究離不開對學術圖書的查閱,所以一直以來學術圖書出版在傳統出版中都占有很高的地位。在當今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學術圖書出版出現了許多新模式,尤其是電子版學術圖書的出現,使得讀者只需要通過電腦、平板或手機等終端,并在互聯網和無線通信網等條件下,即可隨時閱讀、下載、存儲和共享電子版學術圖書,非常方便快捷。而對比之下,傳統學術圖書出版方式已經漸漸落后于時代和潮流。可見,學術圖書出版行業必須積極革新圖存,充分利用媒介融合所帶來的有利技術和條件探索新的發展路徑。
媒介融合是指“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換言之,就是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傳統媒體指的是電視、報刊、圖書等,而新媒體則是指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以及數字技術等,通過互聯網和無線通信網等渠道而進行傳播的新興媒體形態。新媒體的主要特點在于:一是信息傳播迅速。新媒體不像傳統媒體那樣需要經過層層審核后才能傳播信息,并且在電腦、平板或手機等終端以及互聯網和無線通信網等渠道下,信息可以被及時快速地傳播。二是信息交流頻繁。新媒體打破了傳統媒體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交流和傳遞信息,因此使信息交流變得十分頻繁。三是信息形式和內容豐富。新媒體可傳播的信息內容包羅萬象,不局限于文字和圖片,還包括音頻、視頻等,可以為人們提供海量的信息資源。而隨著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新舊媒體在媒介形態和功能、傳播手段、組織結構以及所有權等多個方面都實現了融合發展。具體來說,在信息采集方面,媒介融合實現了以多種媒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信息采集;在資源方面,媒介融合實現了廣播電臺、出版社、報刊集團以及網絡等之間的資源共享;在新聞表達方面,媒介融合實現了綜合運用多種工具來完成新聞表達任務。可以說,媒介融合是一場媒介的變革,是市場、載體及機構之間的高度分工與合作,也是不同產品之間的相互嵌入。
學術圖書在出版方面存在較強的封閉性,無論是編校質量還是出版時效性都具有諸多問題。與開放式的網絡數字資源相比,先印后賣的傳統學術圖書出版只囿于作者、出版社及發行商三者之間,而由于部分學術圖書出版社的編輯專業性不足,導致學術圖書的編校質量和整體質量不高。
學術圖書的特點是專業性強、受眾面狹窄,所以其價格通常都比較昂貴,由此導致其盜版資源泛濫。目前,我國在版權保護和打擊盜版方面的力度還不夠大,這也是導致學術圖書盜版資源泛濫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盜版資源的影響,使得學術圖書出版社承受著極大的經濟壓力,影響了學術圖書出版行業的正常發展。
與小說類圖書相比,學術圖書的銷售渠道比較單一,且在宣發和營銷方面也較為薄弱,很多學術圖書主要是依靠高校圖書館的館配銷售,這顯然不利于其普及。
傳統的學術圖書編輯工作,一般都是由編輯上門拜訪或打電話等方式向作者組稿或約稿。傳統編輯工作方式存在著速度較慢、效率較低等缺點,這在媒介融合時代,已經不再滿足學術圖書出版行業的發展需求。隨著媒介融合的不斷深入,現在的學術圖書編輯一般都是通過QQ、微信等方式向作者組稿或約稿,從而大大提升了編輯工作效率。
傳統學術圖書的稿件外審周期通常都較長,至少需要十幾天的時間,并且稿件還需經過三審才能出版,這大大延長了學術圖書的出版周期,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術圖書出版行業的發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很多學術圖書都利用網絡建立了專門的投稿平臺,從而有效加快了審稿流程,提高了審稿效率。
舊媒體時代,由于通訊方式比較落后,學術圖書的編輯部無論是與作者還是與讀者溝通都十分不便,往往需要在通訊聯絡上面花費大量時間。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通過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以及數字技術等高新技術,有效實現了資源共享,現在作者只需要登錄學術圖書的官網即可完成投稿,還可以隨時查看自己的稿件處理流程,非常方便快捷。
舊媒體時代,學術圖書在完成組稿之后,往往需要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夠完成出版發行,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通過數字化的出版方式,只需要幾秒鐘即可實現學術圖書的網絡共享。當學術圖書被發表在互聯網上之后,其便有了更加便捷的搜索和查閱途徑,讀者可以輕易地將電子版學術圖書下載和保存下來,這更加有利于學術圖書的傳播。
隨著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學術圖書出版不能再只著眼于自身,而應當積極擁抱互聯網,以開放的格局來看待行業,依托網絡不斷拓寬產業渠道。首先,在學術圖書的出版過程中,應當基于互聯網的客觀發展規律,以服務讀者為核心,深度融合不同媒體的優勢,以實現學術圖書內容與表現形式的多渠道表達。其次,還要深刻體現出不同出版方式身上的特性與文化基因及其彼此之間的互通性,以促使其資源服務能力和創新驅動力實現優勢互補。例如,當出版完紙質學術圖書后,可以將其內容經過再度加工后轉化為電子版學術圖書,在各種網絡數據庫上進行共享及在新媒體上進行推送,從而方便不同閱讀習慣的讀者閱讀圖書。
任何種類的圖書,質量都是第一位的,學術圖書也是如此。所以,不斷提高學術圖書的質量是一項重要任務。具體來說,首先在學術圖書的內容方面,除了要邀請專業的作者供稿、對專業領域具有一定認知的編輯審稿外,還要邀請一些權威人士作為顧問,從而切實保證學術圖書內容的專業性。其次,在編輯校對方面,要充分運用現代數字技術來進行編輯校對,從而有效避免各種人工紕漏的出現,并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學術圖書的出版周期。最后,在美工設計方面,要充分運用各種數字化設計工具來對圖書的封面、插圖、頁碼等進行設計,提升學術圖書的精美程度。
如何吸引更多的新讀者,一直都是學術圖書出版行業重點考慮的一個問題。學術圖書由于其自身的性質,通常比普通圖書的受眾面更為狹窄,若要吸引更多的新讀者,就必須借助新媒體優化出版模式。據相關調查發現,大多數讀者都更愿意去了解那些比較有趣好玩、值得分享以及參與性強的圖書。因此,在學術圖書出版過程中,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收集和推送與學術圖書內容有關的有趣圖片、文章及視頻等,并與讀者進行在線交流,從而與讀者形成良好互動。其次,隨著人們對知識獲取需求的不斷提高,很多讀者已經不再滿足于從各種門戶網站上獲取知識信息,而更加需求專業的學術網站,所以學術圖書出版社要準確掌握讀者的需求,積極參與專業學術網站建設,從而打造一個專業化的開放性知識平臺。最后,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還出現了一些VR、AR等虛擬現實技術,將這些技術應用到學術圖書出版中,給讀者打造一個奇妙的“閱讀視界”,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新讀者。
首先,學術圖書出版社要積極與大型媒介集團合作,充分借助大型媒介集團所掌握的海量資源與渠道來有效篩選目標人群,以實現對用戶需求的動態掌控、學術圖書的推銷以及資源的共享。其次,還可以基于大型媒介集團旗下的各類媒體平臺,利用圖書信息發布、網絡預售、大數據監測等手段來預測學術圖書的銷量,然后再合理確定印刷數量,以避免庫存的過度積壓。在與大型媒介集團謀求合作的同時,學術圖書出版社必須嚴格把關好圖書內容、渠道、平臺以及經營等環節,以免自身在合作過程中喪失主動權。
綜上所述,目前學術圖書出版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出版較為封閉、盜版資源泛濫以及銷售渠道單一,而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給學術圖書出版帶來了諸多轉變。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學術圖書出版若想謀求更大的發展,就必須依托網絡拓寬產業渠道,不斷提高學術圖書的質量,借助新媒體優化出版模式以及積極與大型媒介集團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