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婷 《國家電網報》社有限公司
曾經邊看報紙邊等公交的場景似乎早已離我們遠去,現如今無論是公交車站還是地鐵車廂里,大都是低頭玩手機一族。隨著3G、4G 網絡的普及以及5G 技術的日益成熟,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單純只依靠報紙雜志等紙媒:搜索“微博熱搜”了解時事熱點問題,觀看直播感受同一時刻不同角落的生活,點擊H5 獲取當下最新資訊。網絡媒體的傳播方式已經深入到了每個人的生活中。
反觀紙媒行業,停刊休刊的消息越來越多。2016年11月,《中國青年報》發表聲明,表示2017年將停發周末版紙媒,其主要業務將轉移到新媒體陣營。2017年1月1日,《京華時報》宣布停刊,見證京城風云15 載的紙媒巨頭就這樣黯然離場。2017年12月29日,據澎湃新聞記者調研,在這一天傳出休刊或停刊消息的媒體已有十多家。此外,還有不少紙媒也在近期表示將縮減出版周期,以應對紙媒寒冬。①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各類報紙的零售總量與2016年相比下滑了31.2%。②由此可見,紙媒的發展前景確實令人堪憂。
盡管很多業內人士不看好紙媒的發展前景,但紙媒作為已發展數十載的媒體形式,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特點,這些優勢使得紙媒不會在短時間之內被替代。
相較于新媒體的良莠不齊,紙媒由于需要經過報案注冊等手續,在身份上更加具有“官方性”。起所刊登的信息也皆是經過編輯、總編層層把關,因而在信息內容方面更有權威性和公信力。公信力的樹立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這是紙媒在漫漫幾十載發展道路上修煉得來的,是新媒體短時間內所不可塑造的。
紙媒從業人員大都是有著專業背景的新聞采編人員,他們大都經過專業訓練,并且每年都會接受新聞總局對于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考核。在重大事件的報道上,新聞記者憑借高度的敬業精神、扎實的寫作功底,為受眾帶來深入詳盡的報導。在社會敏感問題上,本著對受眾負責的態度,深入挖掘事實情況,對社會輿論進行正確引導。
新媒體在傳播方式和技術支持方面確實有其獨特優勢,但是紙媒也并非無路可走。所謂不破不立,紙媒在當前環境下更應該積極思考改革創新之路:
在新媒體勢頭正旺的今天,紙媒在其發展道路上應當穩住陣腳,堅持“內容為王”的戰略,多出原創作品。對當下的熱點問題進行專題策劃,深入社會第一線,多出品有深度、有溫度的精品文章。作為紙媒行業的新聞工作者,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這一指示,努力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寫出更多接地氣的好作品。
傳統紙媒同新媒體并不是“冤家對頭”,這兩者更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相成就的“戰友”。紙媒應當順利時代的需求,思考同新媒體的結合點。《國家電網報》作為一份行業報紙,在媒體融合的今天積極探索媒體融合之路,開發了“電網頭條”客戶端。在客戶端上一方面展示報紙內容,另一方面將報紙欄目同新媒體融合,通過視頻、直播等方式,以輕松直觀的方式傳播行業資訊。在客戶端開辟互動欄目,彌補了紙媒互動性弱這一缺點,也拉進了同讀者之間的距離。這一媒體融合提高了報紙影響力,也讓更多人了解到電網行業的相關知識。
近期《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的插圖設計讓讀者眼前一亮,仿佛一夜之間讓人們對報紙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一幅幅現代而不失中國特色的插圖讓整個版面充滿活力,以視覺化的語言向受眾傳遞著新聞信息。這一大膽的創新為《人民日報》獲取了不少粉絲,許多讀者表示如此精美的版面更像是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可見,紙媒在今后的發展中應該分一部分精力在視覺設計方面,從圖表的制作、插圖的繪制到整個版面版式的設計,都應該求新求變,結合自身定位形成自己獨特的視覺風格,為讀者奉上一場視覺盛宴。
近日,《紐約郵報》由原來的1 美元被炒到40 美元一份,即便如此依然供不應求,許多年輕人在大雨中跑遍滿城報刊亭才能買得到一份。而這份報紙之所以如此搶手,只因在其頭版整版印有一個“supreme”的經典大LOGO。在這場花式營銷中,品牌方得到了其宣傳效果,報紙提高了銷量,可謂一場雙贏的戰役。新媒體的宣傳營銷手段越來越多樣化,紙媒也應該嘗試突破常規,以新穎的手法吸引更多受眾。
注釋:
①媒體訓練營 王弘
②新媒體時代體育院校新聞傳播類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西部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