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洋 沈陽廣播電視臺
眾所周知,當前社會上所有的報社社會新聞版面其出發點都是為受眾服務,所以在實際的社會新聞編輯出版過程中,其社會新聞只有受到廣泛的社會大眾的歡迎和閱讀才能夠產生其本身特有的價值。報紙作為一種基本的傳播媒介,只有當其社會新聞版面符合受眾的心理需求和社會信息需求的基礎上,適應受眾的心理,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出新聞傳播的作用。在開展新聞版面的編輯工作中,應該在實現對新聞采編內容的整合組織基礎上,對受眾的心理需求予以充分考慮。在其編輯出版過程中,也應該結合社會大眾的閱讀習慣來設置其報紙版面,確保其新聞版面符合受眾的閱讀習慣。另外,在針對其信息內容的整合基礎上,也有適當的創新加入一些相關新的素材,做出一定的創新,從而更好的被社會大眾所認可。
當前,在實際的社會新聞版面方面,往往由于其社會新聞版面信息較少,其內容設置較為枯燥,時效性較差,所以導致其新鮮感較差。在社會新聞版面的編排方面,其編排模式較為傳統陳舊。整體的社會新聞版面的設計上缺乏美感和吸引力,導致受眾的閱讀出現疲倦。所以新時期的社會新聞版面在其編輯組合過程中,應該結合社會大眾的需求做好對內容采編和版面設計的創新,針對新聞信息的采編,應該結合社會大眾的心理需求,有針對性的
對滿足社會大眾心理需求特點的新聞進行編輯,并做好積極有效的優化組織,確保整個社會新聞版面符合社會大眾的閱讀心理,也能夠確保社會大眾從社會新聞中獲取到更加有價值的信息。
當前,社會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社會大眾獲取到信息的渠道和途徑越來越多樣化,社會新聞編輯出版過程中,對其新聞時效性要求也在逐步增加,所以新時期的社會新聞版面的編輯出版過程中,應該要注重保證和提高社會新聞的時效性。比如在實際的社會新聞發展之后,很多社會大眾都十分關心新聞事件的發展。比如2012年9月7日《衡水晚報》社會新聞版面上的《路見不平一聲吼,小伙公交車上斗竊賊》一文,所報道的社會新聞事件發生在2012年9月2日下午,新聞事件一經出現,就受到廣大社會公眾的關心、關注,而這個新聞報道也是符合受眾的新聞信息需要,對新聞事件中小伙的身體狀況和事件進展進行報道,具有高度的新聞時效性。
社會新聞采編過程中,應該結合新聞采編的互動性進行把握,在針對社會大眾都比較關注的社會熱點新聞事件的采編過程中,應該有針對性的加入互動環節,讓公眾也能夠參與到社會新聞事件的互動中來,這樣一來,社會大眾就能夠感受到報紙對社會大眾的服務性特征,從而增強對報紙社會新聞版面的關注。筆者仍然以《路見不平一聲吼,小伙公交車上斗竊賊》
做出分析,在此社會新聞版面編輯中可以有意識的增加公眾互動環節,引發人們對“見義勇為”與“漠然相看”之間的思考,在后續的新聞報道中予以持續關注,從而能夠讓公眾真正看到見義勇為者受到的關注以及公安機關對兇徒的懲處。在此基礎上的社會新聞編輯也能夠滿足社會大眾的情感需要,感受到社會的正義情感,更加符合社會受眾的心理需要。
進行報紙社會新聞版面的編輯,應該要具有充足的新聞意識,轉變傳統的馬路新聞主主導版面的情況,增強社會新聞版面內容信息的深度,在進行社會新聞稿件的編排過程中,應該有針對性的對人民群眾日常社會事件以及社會問題和社會風貌進行采編報道,同時也要對一些社會問題和社會事件方面的內容進行編輯出版,結合社會公眾需要,做好采編處理,為社會公眾解決和協調好一些生活問題。比如在針對社會新聞版面的采編出版時,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關于社會交通和社會交通保險等方面的內容,這部分的內容涉及到公眾的日常生活和出行需要,編輯出版這些問題,能夠有效增強社會駕駛人的生活便利性。這樣一來,能夠讓公眾感受到報紙社會新聞版面對于社會公眾需求的關注,從而有效增強公眾對社會新聞版面的關注。
進行社會新聞版面的編輯出版應該要結合社會工作關心的問題進行編輯,結合具體的社會公眾關心的社會經濟和時政等方面的信息展開編輯出版,所以在其新聞編輯出版過程中,應該要注重對反映社會生活的信息進行編輯出版,同時也要對反映社會道德倫理的社會問題進行報道,在實際的新聞報道中,要確保稿件的貼近性,以此增強社會公眾對社會新聞版面的關注程度。
總體來說,開展報紙的新聞采編尤其是社會新聞的采編要做好積極有效的創新,從而更好的增強社會新聞的采編深度,提高社會公眾對社會新聞版面的關注度,所以應該基于受眾需求角度開展社會新聞版面的編輯創新;增強社會新聞的采編的實時性和互動性,同時在社會新聞版面稿件的采編應該公眾的深層需要進行報道,增強貼合性,從而更好的提高社會公眾對社會新聞版面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