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艷
【摘 要】紀錄片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必然會有相應的創作目標,而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紀錄片編導對拍攝現場進行精準的把握,本文就主要針對紀錄片創作中編導的現場控制等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紀錄片? ?創作過程? ?編導現場控制
紀錄片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在創作時不管記錄對象是人、事物還是動物都力求真實,因此相比于電視、電影等呈現形式來說,紀錄片能夠給觀看者帶來更加直接的精神沖擊。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要想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和認可,就要注意拍攝手法的創新和藝術形式的加工,提升紀錄片的趣味性和觀賞性,這就有賴于紀錄片編導的整體創作意圖,通過編導對紀錄片拍攝現場的控制,可以實現對呈現內容、方式等的全面把握。由于我國紀錄片制作還處于發展階段,缺乏一定創作經驗,編導在進行現場控制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從而影響了最終的效果呈現,因此需要全面地分析編導工作的內容以及在紀錄片創作中的重要作用,探討相應的現場控制方法。
一、紀錄片創作中編導進行現場控制的主要作用
1.明確拍攝內容。紀錄片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首先就需要根據拍攝題材的選擇確定所要拍攝的內容,這些拍攝內容都會成為相應的素材,經過剪輯加工圍繞紀錄片主題進行呈現。由于在紀錄片拍攝的過程中拍攝環節比較復雜,拍攝內容比較雜亂,這就需要編導明確拍攝內容和拍攝順序。編導是整個紀錄片創作團隊的核心,對紀錄片的創作意圖理解也最為全面,通過對拍攝現場的拍攝內容進行控制,可以保留最為重要的素材核心。
2.控制拍攝進度。在進行紀錄片創作時,受到經費和制片方要求等的限制,要求創作團隊必須控制好拍攝進度,盡量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拍攝,給后期制作留有充分的加工時間。編導對紀錄片創作現場進行控制,能夠實現對拍攝人員的合理調度,科學地安排拍攝任務,及時地解決拍攝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經過編導的統籌規劃,可以使拍攝進程有條不紊地運行,從而提高了紀錄片創作效率,實現了對拍攝進度的控制。
3.方便后期藝術加工。紀錄片是一種基于真實的藝術表現形式,內容是真實的,但是其呈現方式可以有多樣的藝術性,通過對拍攝素材的后期加工剪輯能夠使紀錄片更加富有觀賞性。編導對紀錄片創作現場進行控制能夠為后期藝術加工工作提供便利,奠定相應的素材基礎。編導通過現場控制能夠有效利用拍攝資源,不至于造成素材浪費。
二、紀錄片創作中編導現場控制存在的問題
1.拍攝環境受限。紀錄片創作中編導在進行現場控制時,往往會遇到受拍攝環境所限的問題。由于很多紀錄片拍攝都需要在戶外環境中進行,尤其是以自然地理為題材的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會受到地形天氣等因素的影響,給紀錄片拍攝現場帶來一定的阻礙,還會影響紀錄片創作進度。紀錄片編導如果不能提前做好應對方案,將會造成對人力物力等資源的浪費,使紀錄片創作面臨著資金風險和進度風險。
2.人員調度安排不合理。在進行紀錄片創作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參與其中,尤其是大型紀錄片的拍攝現場人員比較混雜,如果編導不能做好人員分工,將會大大降低紀錄片拍攝效率。為保證紀錄片拍攝進度,有時會分成AB兩組進行分組拍攝,編導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人員調度安排,做好分組導演等工作人員的職能劃分,否則將會使紀錄片拍攝現場十分混亂,也達不到預期的拍攝效果。
3.拍攝技術受限。編導在進行紀錄片創作現場控制時,還會受到拍攝技術的限制,隨著現代拍攝手段和設備的升級,在紀錄片拍攝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引進新的拍攝技術和手法。但是目前,由于經費限制使得先進的拍攝技術無法很好地運用到紀錄片創作中,從而影響了紀錄片的最終呈現效果。另外,對于引進的比較先進的拍攝設備,由于缺乏專業的拍攝人員,不能做到物盡其用。
三、紀錄片創作中編導現場控制的方法
1.事前做好拍攝預案。紀錄片編導要想做好現場控制工作,就要根據拍攝經驗在拍攝前做好相應的拍攝預案。首先,編導要對拍攝環境進行相應的考察,盡量避免在惡劣天氣組織拍攝,制定相應的備選方案,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可以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其次,編導要發揮核心作用,對拍攝現場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控制,將創作意圖清晰地傳達給現場工作人員,提升紀錄片創作現場的工作效率。
2.加強對拍攝人員的現場管理。要想提升紀錄片創作編導的現場控制和管理效率,就要重視對現場工作人員的管理。首先,編導要根據紀錄片創作的實際需求,精簡紀錄片團隊人員,實現對人員數量的控制。其次,編導要明確對工作人員的職責劃分,建立拍攝現場責任制度,使拍攝現場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最大限度地保障創作現場有條不紊的運轉。最后,對于需要分組拍攝的內容,編導要選擇有能力的分組導演領導拍攝,必要時給予一定的現場指導。
3.提升拍攝技術。編導在進行紀錄片創作現場控制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對拍攝技術的運用。首先,編導要與制作方進行協商,爭取引進比較先進的技術設備用于紀錄片拍攝,提升拍攝內容的精細程度。其次,編導要安排好現場器材管理工作,由于先進的拍攝器材價格比較昂貴,一定要做好現場器材保護工作,安排專人進行器材管理。最后,編導要注意將優秀的拍攝人才引入到紀錄片創作團隊中,通過專業人員在拍攝現場運用一定的拍攝技術,可以使拍攝內容更加符合編導的創作意圖,還能夠減少拍攝素材的浪費,提升紀錄片創作的內在價值。
四、結語
紀錄片的創作過程是需要一定時間和耐心的,時代的發展也給紀錄片的拍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紀錄片創作者必須精心選擇拍攝題材,提高拍攝技術,創新藝術呈現方式,提升紀錄片的內在價值。編導作為紀錄片創作團隊的核心,必須重視現場控制工作,指導拍攝內容控制拍攝進度,為紀錄片的順利制作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建平縣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徐藝萌.論紀錄片創作中編導的現場控制[J].傳媒論壇,2018,1(11):160+162;[2]尚玲玲.紀錄片創作中編導意圖的實現途徑分析[J].采寫編,2017(01):86;[3]董寶堂.紀錄未必真實——編導意識對紀錄片創作的影響淺談[J].西部廣播電視,2016(1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