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大軍
張連文看著記者帶來的白酒,感慨了一番久違的故鄉情之后,還曾跟記者約定:“我以前挺能喝酒的,也好喝酒。等我身體好點了,約上你,咱們一起喝兩杯。”
曾主演《艷陽天》《創業》《沸騰的群山》《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敵營十八年》等經典影視劇的著名影視表演藝術家張連文1月4日因病去世,享年74歲。
十二年前,張連文曾接受本刊記者獨家專訪,我也曾先后三次去張連文家中拜訪他。如今再度提及“鐵人”張連文,去日如昨,很多難忘的回憶浮現眼前。
生活中頗具“鐵人”風范
由于童年時對《創業》《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敵營十八年》等經典影視劇的深刻記憶,采訪張連文,可以說是記者當年的一大心愿。一次機緣,從一個朋友處得知,他工作單位的一個同事就是張連文的兒子,于是通過這兩個環節的牽線搭橋,記者很快聯系到了張連文。
張連文住在北京電影制片廠后身的宿舍樓,一進門,張連文就展現出他爽快直率的性格:“我這些年都不怎么接受采訪了,也沒什么好說的,要不是因為你是我兒子的朋友,他讓我接受你采訪,我這才答應你過來。你要問什么,盡管問,只要我知道的,都沒問題!”
如果要歷數中華人民共和國歷代電影偶像的話,那么上:世紀50年代代表人物無疑是趙丹、孫道臨、張瑞芳、仲星火等。60年代的代表人物是王心剛、王曉棠、謝芳等。而70年代的代表人物,則是張連文、達式常、吳海燕、李秀明等。當年,電影《創業》風靡一時,張連文隨之家喻戶曉,張連文的名字也與“鐵人”王進喜的名字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生活中的張連文也頗具“鐵人”風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心直口快,快人快語,談及個人經歷和影壇掌故,竹筒倒豆子,直來直去,毫不保留。可以說,采訪張連文,是那些年記者采訪生涯中少有的暢快經歷之一。對于記者的贊嘆,張連文則說:“你們記者也不容易,一天夠忙夠累的了,大老遠跑我這里,我也就是有什么說什么,你看著寫看著用吧。”生活中的張連文不僅謙遜坦誠,而且熱情周到,他還在采訪之余,向記者推薦了北京電影制片廠的管宗祥、趙爾康、邵萬林等老藝術家:“你抽空可以采訪他們,寫一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經歷都很精彩。你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幫你聯系。”
張連文1945年生于吉林省長春市,1960年進入北京一所藝術院校表演預科學習。兩年后,他來到山西省榆次縣,在晉中文工團當了一名演員。在山西省榆次縣的話劇演員生活平淡而悠長,一待就是十年。1972年,電影《艷陽天》在長春籌備拍攝,經人推薦,他試鏡成功,順利進入影壇。從最初登上銀幕主演《艷陽天》和《創業》開始,張連文這個名字便隨之家喻戶曉。拍攝影片《創業》后,張連文成為觀眾所熟悉的青年演員。之后,他又在《沸騰的群山》中飾演焦昆,《巨瀾》中飾鐘遠、以及《婚禮》《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等十多部影片,塑造了眾多不同時代、不同人物、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由于記者與張連文是東北長春老鄉,我在那之后去北京電影制片廠采訪時,曾順便兩次再度拜訪張連文,還給他帶去了一瓶長春特產白酒。張連文看著記者帶來的白酒,感慨了一番久違的故鄉情之后,還曾跟記者約定:“我以前挺能喝酒的,也好喝酒。但這幾年身體不行了,住了好幾次醫院,醫生不我喝酒。你這樣,等我身體好點了,約上你,咱們一起喝兩杯。
奉勸年輕人養生要趁早
張連文是以在影片《艷陽天》中扮演肖長春和在影片《創業》中扮演周挺杉而蜚聲影壇的。尤其是影片《創業》中的“鐵人”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但十二年前,出現在記者面前的昔日“鐵人”,他的身體狀況已經很是令人堪憂。
據張連文說,幾年的時間里,他曾經歷過三次生死攸關的大手術。“六年前,我拍攝電視劇《風雨人生》,在片中扮演一個看護山林的老人。突然一天腿腳不聽使喚了,回來一檢查,發現是腹腔主血管出現了嚴重問題,腹腔進行了大手術,換了腹腔主血管,休養了幾個月。后來又準備主演一部30集的電視劇,隨身的生活用品都運到劇組,但我的心臟又出了問題,又住院,搭了三個支架,一下子又休養了幾個月。到了去年,不停地咳嗽,肺部又出了問題,發現腫瘤。后來確診是良性的,進行了保守手術和化療。”經歷過如此多又如此大的病痛,在張連文說來卻不免顯得有些輕松,在談笑風生的背后依稀還有著‘鐵人”的影子。
當初的“鐵人”已經不鐵了,談及原因,張連文說這都是年輕時候自己不注意,加上那些年拍攝條件也非常艱苦,所以落下病。“例如,當年為了拍攝一段大夏天的戲,卻因為工期原因,只能趕在大冬天拍攝。十冬臘月,身上穿著跨欄背心,還要裝出大汗淋漓的勁來。這還不算,因為冬天人呼吸會有哈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于是就上演員迅速吃一大堆冰棍,人里外都凍僵了,哈氣就少了,這才趕緊拍攝、表演。等拍攝三天后看洗出來的樣片,發現還是不行,哈氣是沒了,但耳朵和鼻子都凍紅了。沒辦法,還得重拍。”
張連文年輕時常年在攝制組工作,落下煙癮和酒癮,尤其是酒,“最厲害時候一天能喝三斤,人喝過酒,仿佛頭腦更清晰,思維也更活躍,就跟服了興奮劑一樣,戲拍得也更好了。”
十二年前,張連文接受本刊記者獨家專訪時,閑聊之余,張連文曾說:“奉勸現在的年輕人,注意保養還是要趁早,等到我這把年紀”再養生就有點兒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