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井進
【摘 要】在人們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背景下,人們對新聞報道的內容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電視民生記者現場報道也受到了廣泛關注。文章概述分析了電視民生記者現場報道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電視民生記者現場報道問題的途徑。
【關鍵詞】電視民生記者? ?現場報道? ?問題
在傳統新聞媒體不斷向新媒體轉型的時代背景下,電視的民生新聞報道一直是觀眾關注的重點新聞內容。電視新聞報道是傳播人們社會生活的窗口,讓更多的人看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指引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進而增強人們學習和工作的動力,因此電視民生記者現場報道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電視民生記者現場報道存在的問題
1.新聞內容處理缺乏專業性
現階段,在電視民生記者現場報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記者在對民生新聞內容處理過程中不夠專業。因為民生新聞現場報道存在一定的限制,電視民生記者就要對自己報道的內容進行一定的選擇和處理,以最真實的場景呈現給觀眾。然而,在實際現場報道中,多數的電視民生記者為了報道而報道,缺乏對民生新聞細節的現場處理,呈現給觀眾的民生新聞,在視覺上雜亂無章,會給觀眾帶來一種不專業的感覺
2.新聞記者缺少前期準備工作
電視民生記者現場報道時,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對貼合社會群眾的民生新聞現場報道中,一定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為了應對電視新聞中出現的各種突發問題,電視民生記者在對新聞報道之前需要掌握基礎的新聞信息人物、事件等內容的基本狀況。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多數的電視民生記者并沒有現場報道前的準備工作意識,以至于在進行現場報道時,面對突發情況,尷尬的局面頻頻發生。這些都是由于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造成的。一方面,讓觀眾認為該記者缺乏專業性,從而對新聞報道內容真實性產生極大的懷疑。另一方面,無形中把民生新聞節目的收視率拉低,不利于其在新媒體時代中的競爭。
3.新聞記者語言表達能力不高
作為一個專業的新聞記者,準確、流暢用詞是開展電視民生新聞報道的基礎。語言是極具藝術魅力的,民生新聞記者可以使用詼諧的語言,來調節現場的氛圍,達到提高電視節目收視率的目的,在競爭激烈的新媒體時代,更好地謀求自身的發展。在實際的現場報道中,多數的電視民生記者沒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方面,他們不具備扎實的語言基礎,不能高效率地進行現場報道,嚴重地影響到觀看新聞的群眾,不利于自身的發展,降低了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另一方面,由于電視新聞記者的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在新聞報道時,沒有對自身的新聞語言進行科學合理的組織,造成新聞內容邏輯和思路混亂,給當事人和觀眾造成不良的影響,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解決電視民生記者現場報道問題的途徑
1.加強新聞記者前期工作的準備
在對民生新聞進行報道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首先,要對民生新聞事件進行考察,對新聞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人物、時間、地點等基本的新聞要素了解掌握。
其次,揣摩語言,對不同的民生報道內容語言表達是不同的,例如在對農民豐收喜悅進行報道的時候,歡快的語言表達能更好地還原現場;在對自然災害進行現場報道時,就不能使用歡快的語言。電視民生記者,在清晰的邏輯和思路下,對新聞語言進行準確的表達,能幫助更多的電視觀眾理解新聞報道的內容。因而,在民生新聞報道中,電視民生記者做好語言潤色的基礎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電視民生記者在作現場報道時,要注意自身的形象,代表的不僅是某個電視臺的形象,更是國家的形象,依據新聞事件的真實環境,要讓自身的形象符合現場的報道情景,大方得體。因此,電視民生記者在進行現場報道時,需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一方面能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另一方面,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對促進電視新聞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抓住新聞內容的主題
電視民生記者不僅要做好電視新聞的前期準備工作,而且要做好現場報道的工作。在對民生新聞進行現場報道時,每個新聞事件都有發生的核心內容,都有區別于其他新聞的主題,沒有主題的民生新聞,一方面新聞記者不知道自己在表述什么;另一方面,觀眾也不能準確地理解新聞消息表達的內容,在受眾的潛意識里,這些沒有主題的新聞消息是無用內容,是在浪費時間。因此,電視民生記者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在新聞事件龐大的信息量中挖掘最真實的、更重要的,抓住新聞事件的關鍵點,也就是新聞內容的主題,按照清晰的思路進行新聞事件的分析。不僅能讓更多觀眾了解新聞事件的真實內容,而且在無形中提高了電視節目的收視率,讓電視新聞媒體在新媒體時代下實現更好的發展。
3.適時使用行為語言
在電視民生記者現場報道中,不僅要求新聞記者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要具備一定的肢體語言。一方面,肢體語言能讓觀眾信服,如在對某地的臺風新聞進行報道時,被風吹得傾斜的身形,能更好地表達出臺風的強度。準確的肢體語言表達比單純的語言描述,更能讓觀眾信服。另一方面,在電視民生記者現場報道中使用行為語言,是對一個專業電視新聞記者隨機應變能力的體現。因為對民生新聞現場報道時,電視民生記者不管前期準備多么充分,也會出現一些突發的情況,這就要求其具備現場思考和觀察的能力,還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面對現場新聞報道中出現的各種不確定的情景進行巧妙的化解,盡量地消除影響,向觀眾呈現更加精彩的新聞報道。
三、結語
根據以上的理論內容,對電視民生記者現場報道存在的一些問題,節目負責人要及時地進行改進。通過使用現代化的科技方式,不斷地提高電視民生記者的專業素養和新聞報道水平,從而更好地推動我國新聞媒體行業不斷地向前發展,向國際舞臺更好地展現我國人民優良的精神風貌。
(作者單位:朝陽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李莉.電視民生新聞現場報道初探[J].新聞傳播,2016,(9):64-65.
[2]王琳.電視民生新聞記者在現場報道時存在的問題[J].新聞傳播,2016,(19):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