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蘭,張 靜,鄒雨坤,李光義,李勤奮
(1.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1;2.農業農村部儋州農業環境科學觀測實驗站,海南儋州 571737;3.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湖北武漢 430070)
硒是人體和動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參與生物體內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硫氧還蛋白還原酶等含硒酶的代謝過程[1]。硒具有生物效應兩面性,一方面適量攝硒可提高機體免疫力,有效預防心臟疾病、克山病、水腫病等相關疾病[2],另一方面過量攝取硒又會導致硒中毒[3-4]。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食物中硒的正常含量為0.1~5.0 mg/kg,過高或過低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5]。自然膳食和補充硒保健品是人體攝取硒的主要來源,其中自然膳食是公認的最直接有效且最安全的補硒途徑。辣椒是典型的富硒作物,其果實中的硒含量最高可達5 mg/kg;富硒辣椒營養豐富,且具有較高的醫療保健價值,深受廣大消費者和種植戶的喜愛[6-7]。
硒雖然不是作物生長所必需的養分物質之一,但近年來不少研究發現,適量施硒可以促進作物富硒、增產、改善品質及養分吸收等[8]。如葡萄葉面噴施適量硒肥,可增加果實硒含量[9]。外源增施適量硒肥可增加生菜莖粗[10],提高生菜葉綠素含量[11]。用硒濃度低于0.1 mg/L的溶液種植小白菜和菠菜,與未施硒相比,可分別增加產量為9.68%、19.25%[12]。此外,在豌豆、胡蘿卜、馬鈴薯、獼猴桃[13-16]等作物上的研究,也發現了硒在作物富硒、增產、改質等方面的作用。鑒于目前硒在辣椒增產、品質提升及養分吸收等方面作用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采用杭椒2號為材料進行田間試驗,研究基施不同濃度硒肥對辣椒果實硒含量、產量及不同器官磷、鉀含量的影響,以期為富硒辣椒的生產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供試辣椒品種:杭椒2號。
供試肥料:尿素(N含量≥46%)、過磷酸鈣(P2O5含量≥16%)、硫酸鉀(K2O含量≥51%)、硒酸鈉(Na2SeO4,分析純)。
試驗地設在海南省澄邁縣群珠村,該村位于澄邁縣西北部。土壤類型為磚紅壤,pH 值為5.46,有機質含量為16.85 g/kg,全硒含量為1.66 mg/kg,全磷含量為890 mg/kg,全鉀含量為550 mg/kg。
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共設6個處理,純硒施用量分別為0 kg/hm2(CK)、5 kg/hm2(處理1)、10 kg/hm2(處理2)、15 kg/hm2(處理3)、20 kg/hm2(處理4)、25 kg/hm2(處理5),每處理重復3次,試驗小區面積為37.5 m2,每小區種植辣椒12株。硒肥作底肥1次性施入土壤,此外,為保證辣椒正常生長發育,施用底肥600 kg/hm2尿素、200 kg/hm2過磷酸鈣、300 kg/hm2硫酸鉀。辣椒于2016年10月14日種植,2017年5月14日收獲,種植期間采用當地農戶常規管理。分別于辣椒花芽分化期(2016年11月22日)、開花期(2017年1月31日)和結果期(2017年3月25日),采集植株樣品,進行磷、鉀含量指標測定。辣椒果實于2017年4月5日分批采摘,共采摘10次,并將10次采摘的果實混合為一個樣品用于硒含量測定。于收獲期測產。
1.4.1 硒含量測定 辣椒果實中硒含量的測定參照GB 5009.93—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硒的測定》。
1.4.2 植株磷、鉀含量測定 植株樣品用H2SO4-H2O2消煮,土壤樣品用濃H2SO4消煮,待測液中全磷含量用鉬藍比色法測定,全鉀含量用火焰光度計測定,具體參照鮑士旦的《土壤農化分析》第3版[17]進行。
采用Excel分析數據并繪圖,并用SPSS 16.0進行方差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施用硒肥可顯著提高辣椒果實硒含量,且辣椒果實硒含量隨土壤中施硒量的增加,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且當土壤中施硒量為20 kg/hm2時,辣椒果實中硒含量達到最高值,為128.81μg/kg。與不使用硒肥相比,辣椒果實中硒含量增加了127.09μg/kg。

施用硒肥對辣椒生長性狀及產量的影響見表1,可以看出,與不施硒處理相比,土壤中施用硒肥可促進辣椒長高和增粗,且當硒肥施用量為20 kg/hm2時,辣椒株高莖粗最大。施用硒肥能顯著提高辣椒產量。當硒肥用量為20 kg/hm2時,單株產量達到最大值,為954 g/株,與未施入外源硒肥相比,辣椒單株產量增加448 g。
施硒對辣椒不同器官磷含量的影響見圖2至圖5。不同硒肥施用量處理對不同生育期下辣椒根、莖、葉、花芽磷含量影響差異不大。辣椒根、莖磷含量相對較低,普遍低于0.20%,葉、花芽磷含量相對較高,為0.18%~0.70%。隨著辣椒生育進程的推進,辣椒各部位磷含量總體呈上升趨勢,且辣椒各部位磷含量從花芽分化期到開花期變化不明顯,從開花期到結果期間辣椒各部位磷含量逐漸增加。

表1 不同施肥量對辣椒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施硒對辣椒各部位鉀含量的影響見圖6至圖9。總體上,不同硒肥施用量處理對辣椒根、莖、葉、花芽鉀含量影響差異不大。辣椒根系中鉀含量相對較低,為1.68~1.92%,葉、花芽鉀含量相對較高,普遍高于4%。隨著辣椒生育進程的推進,辣椒各部位鉀含量總體呈下降趨勢。這可能是由于在辣椒果實成熟過程中,部分其他器官的鉀被轉移至果實。


作物硒含量與外源添加硒肥密切相關[18-20]。高海娜等的研究結果表明,使用紫陽高硒土種植不同品種辣椒,其根、莖、葉、果實中硒含量均高于普通土壤[21]。陳淑芳的研究表明,不同硒濃度處理后,辣椒各器官中硒含量顯著增加,且不同品種間硒含量增加量存在差異,其中辣椒91-126在0.6 mg/kg硒水平處理下硒累積量最多,而中椒7號則在1.2 mg/kg硒水平處理下最多[22]。本研究結果表明,土壤中適量施硒能顯著提高辣椒果實硒含量,這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



硒雖然不是作物生長發育的必需元素,但硒元素參與作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過程,可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為作物生長創造良好條件,從而間接影響作物的生長[23]。與氮磷鉀復合肥料相比,施用富硒菌渣有機肥,可使辣椒株高、總產量提高13.38%、67.95%[24]。使用紫陽高硒土種植辣椒,可改善辣椒株高等農藝性狀,增加辣椒產量,且增產幅度達29.7%~43.4%[21]。同樣,葉面噴施硒肥,能使水稻增產4%~20%[25-26]、玉米增產7.5%~10.0%[19]、馬鈴薯增產6%~16%[15]。本研究結果表明,外源增施硒肥可增加辣椒株高、莖粗,提高辣椒產量,與上述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大量研究表明,硒與磷、鉀存在交互作用[27-30]。磷肥管理不當會造成低硒地區糧食中硒的匱乏,而外源補硒可能引起硒毒害。一定量的硒可以促進稻株生長,當施硒過量時,無論供磷量多少,都會對植株造成傷害[31]。小白菜施磷能促進其對亞硒酸鹽的吸收,且在高硒處理下,磷可以抑制硒從地下部向地上部轉運[32]。本試驗結果表明,總體上施硒對辣椒不同生育期各部位磷含量沒有太大影響。
硒與鉀雖然不是同族元素,但是也表現出一定的相關性。生產中施用鉀肥可顯著提高馬鈴薯塊莖及全株硒含量[33];施硒能提高水稻不同器官硒、氮和鉀的含量[27];在對四葉參進行不同濃度硒處理時發現,0.5、1.0 mg/kg硒處理有利于四葉參根、莖、葉、花和果實中鉀的積累,2.0 mg/kg的硒處理使莖的鉀含量降低,其他部位的鉀含量仍增加[34]。也有研究表明,總體上施硒對作物鉀吸收量影響不明顯[29,35]。本試驗結果表明,總體上施硒對辣椒不同生育期各部位鉀含量沒有較大影響。
總體上施用硒肥對辣椒不同生育期根、莖、葉、花芽中磷、鉀含量沒有較大影響。然而,辣椒果實硒含量、株高、莖粗和產量隨土壤中施硒量的增加,均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可見,適量施硒可促進辣椒生長,提高果實硒含量和產量,但過量施硒則會抑制其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