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慧,陳建明,黃愛霞,沈斌乾,姜建湖,屠仁千,林 鋒
(1.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農業農村部淡水漁業健康養殖實驗室/浙江省魚類健康與營養重點實驗室,浙江湖州 313001;2.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靈橋鎮人民政府農業公共服務站,浙江杭州 311418)
鯉魚(Cyprinus carpio)生長速度快、產量高、肉質鮮美,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是我國養殖最廣泛的淡水魚種類之一。甌江彩鯉(Cypinus carpio var.color),屬于鯉形目鯉科鯉亞科,俗稱田鯉,主要分布于浙西南的甌江等水系[1],是一種頗具地方特色的優良淡水魚類。青田田鯉系稻田養殖,主要分布在浙南山區青田縣,因其無泥腥味、味道鮮美等優點而廣受好評[2]。雖然從種屬上分析,青田田鯉與甌江彩鯉應相似,但是浙江青田當地民眾普遍認為,青田田鯉無論在魚體的滑嫩度還是烹飪后的鮮美度上都優于其他地域的甌江彩鯉。鑒于此,筆者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對青田田鯉、甌江彩鯉和野生鯉魚的肌肉常規營養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組成進行測定和比較,旨在對3種鯉魚的營養品質和風味作出科學評估,同時也為甌江彩鯉、青田田鯉飼料配方的改進及其品質和保健功能的提升提供基礎資料和理論依據。
用于分析的野生鯉魚、甌江彩鯉和青田田鯉于2018年5月由浙江省青田縣某稻魚混養養殖企業提供,其中野生鯉魚2尾,甌江彩鯉和青田田鯉各5尾,魚體體長(21.50±1.50)cm,體質量(212.04±23.77)g。樣品處理與分析在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農業農村部淡水漁業健康養殖實驗室開展。
吸干魚體表面的水分,測定體質量。從魚背部兩側頭后至背鰭前去皮取肌肉,剪碎,混合均勻,冷凍干燥后,用于常規營養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測定。每個測定指標均采用3個平行樣本。
水分的測定采用冷凍干燥法;灰分的測定采用馬福爐灰化法(GB/T 6438—2007《飼料中粗灰分的測定》);粗蛋白含量的測定采用凱氏定氮法(GB/T 6432—1994《飼料中粗蛋白測定方法》);粗脂肪含量的測定采用索氏抽提法(GB/T 6433—1994《飼料粗脂肪測定方法》)。17種氨基酸含量的測定采用鹽酸水解法(GB/T 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用日立L8900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測定,由于色氨酸在水解過程中被破壞而沒有測定。脂肪酸含量采用氣相色譜法測定(GB/T 5009.168—2003《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測定》)。
將已測得的試驗魚肌肉氨基酸含量[%,DW(干質量)]除以16,即換算成1 g氮中氨基酸的質量(mg/g)[3],與1973年WHO(世界衛生組織)/FA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提出的必需氨基酸評分標準[4]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提出的雞蛋蛋白模式進行比較[5],氨基酸評分(AAS)、化學評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數(EAAI)分別按以下公式求得[6]:

式中:n為比較的氨基酸數;t為試驗蛋白質的氨基酸含量,mg/g;s為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含量,mg/g。
試驗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單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如差異顯著(P<0.05),則作SNK多重比較分析。
由表1可知,甌江彩鯉的肌肉水分含量顯著低于野生鯉魚和青田田鯉(P<0.05),野生鯉魚、甌江彩鯉的肌肉粗蛋白含量顯著高于青田田鯉(P<0.05),甌江彩鯉、青田田鯉的肌肉粗脂肪含量顯著高于野生鯉魚(P<0.05),3種鯉魚肌肉灰分含量間差異不顯著。

表1 野生鯉魚、甌江彩鯉和青田田鯉肌肉營養成分含量
除了色氨酸(Typ)含量未進行測定以外,本研究分別測定了17種常見氨基酸含量,其中必需氨基酸(EAA)7種,半必需氨基酸(HEAA)2種,非必需氨基酸(NEAA)8種。由表2可知,甌江彩鯉的肌肉總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含量較高,甌江彩鯉的肌肉鮮味氨基酸(DAA)含量顯著高于青田田鯉(P<0.05),與野生鯉魚間差異不顯著。
肌肉的氨基酸評分、化學評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數等見表3。在AAS模式下,野生鯉魚和青田田鯉肌肉第1限制性氨基酸為Met+Cys,甌江彩鯉第1限制性氨基酸為Val。在CS模式下,3種鯉魚肌肉第1限制性氨基酸均為Met+Cys,第2限制性氨基酸均為Val。EAAI是衡量食品蛋白營養的重要指標[7],野生鯉魚、甌江彩鯉、青田田鯉的EAAI分別為80.57、78.84、76.32,說明3種鯉魚都是營養價值較好的魚類,并且野生鯉魚的營養價值更優。

表2 野生鯉魚、甌江彩鯉和青田田鯉肌肉氨基酸組成及含量(濕質量)

表3 野生鯉魚、甌江彩鯉和青田田鯉肌肉必需氨基酸組成評價結果
3種鯉魚的肌肉脂肪酸組成見表4,本研究共測出主要脂肪酸21種,其中飽和脂肪酸(SFA)5種,不飽和脂肪酸(UFA)16種,包括5種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和11種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由表4還可知,野生鯉魚肌肉的PUFA含量顯著高于甌江彩鯉、青田田鯉(P<0.05);3種鯉魚肌肉的EPA+DHA含量間差異不顯著。

表4 野生鯉魚、甌江彩鯉和青田田鯉的肌肉脂肪酸組成及含量
野生和養殖魚類在口感上一直或多或少地存在差異,從肌肉常規營養成分上比較可知,兩者之間通常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野生魚類生活空間大、食性廣、餌料少、捕食耗能大,因此野生魚類脂肪含量較低;而養殖魚類飼料充足、易獲得,且養殖池塘中活動空間小,捕食耗能少,因此養殖魚類較野生魚類而言,通常具有脂肪含量高、蛋白含量低的特點。本研究結果表明,野生鯉魚、甌江彩鯉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顯著高于青田田鯉,野生鯉魚的肌肉脂肪含量顯著低于甌江彩鯉、青田田鯉,與鯉魚[8]、中華鱘[9]、歐洲鱸[10]、黃金鱸[11]、大黃魚[12]等魚類的野生與養殖群體肌肉營養成分測定結果基本一致。但也有研究者得出的結論不同,如野生刀鱭肌肉中粗脂肪含量顯著高于養殖種群[13],這可能與養殖種群的餌料是營養價值較高的日本沼蝦有關。因此,野生與養殖群體肌肉營養成分的差異除了受生長環境影響,也與養殖飼料有關。
蛋白質在食物營養中的作用明顯,但機體并不能直接利用蛋白質,而是要將其分解成氨基酸等小分子后才可利用[14]。因此,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及含量決定了其營養價值的高低,含有人體所需氨基酸種類多、含量高的蛋白質的營養價值相對較高[15]。本研究結果表明,野生鯉魚、甌江彩鯉和青田田鯉肌肉氨基酸組成和含量存在差異,肌肉總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排序為甌江彩鯉>野生鯉魚>青田田鯉。肌肉的鮮美程度由鮮味氨基酸的組成和含量決定[12]。呈鮮味的氨基酸有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其中谷氨酸鮮味最強;呈甘味的氨基酸有甘氨酸和丙氨酸。對肌肉鮮味氨基酸含量的對比可知,雖然甌江彩鯉的肌肉鮮味氨基酸含量顯著高于青田田鯉(P<0.05),但野生鯉魚與甌江彩鯉、青田田鯉間的差異并不顯著。這一方面表明青田田鯉與甌江彩鯉之間在肌肉鮮味上的差異并不顯著,另一方面也說明,養殖的甌江彩鯉、青田田鯉與野生鯉魚相比并未降低肌肉鮮味。雖然大黃魚[12]、石斑魚[16]、暗紋東方鲀等魚類的鮮味氨基酸總量大于養殖群體[17],與本研究結果不同,但這可能與生長環境、餌料的不同有關。青田田鯉在養殖模式上廣泛采用稻魚共生的生態模式,而甌江彩鯉也是被大量增殖放流于自然水域,這些都有利于它們的自然生長。FAO/WHO提出,質量較好的蛋白質理想模式為組成氨基酸WEAA/WTAA為40%左右,WEAA/WNEAA在60%以上[4],3種鯉魚肌肉的WEAA/WTAA為40.74%~40.86%,均高于WHO/FAO的標準(35.38%),WEAA/WNEAA為68.75%~69.09%,因此可以認為,3種鯉魚的肌肉氨基酸組成完全符合上述理想模式,均屬于優質的蛋白質。
除此之外,3種鯉魚的限制性氨基酸為Met+Cys和Val,與中華倒刺鲃[18]、月鱧[19]、南美鯡魚[20]的限制性氨基酸基本一致。有研究表明,人體第1限制性氨基酸是賴氨酸,同時賴氨酸也是一般谷類和人乳的第1限制性氨基酸[21-22]。在3種鯉魚的2種評分模式下,賴氨酸含量均最高,故食之可彌補谷類食品中賴氨酸的不足,從而提高人體對蛋白質的利用率。必需氨基酸指數是評價食物營養價值的常用指標,野生鯉魚、甌江彩鯉、青田田鯉的必需氨基酸指數分別為80.57、78.84、76.32,明顯高于草魚(62.71)、鰱(60.73)、團頭魴(67.13)、青魚(67.62)[23]及養殖大黃魚(62.1~64.7)[24],這進一步說明這3種鯉魚的肌肉蛋白質營養價值較高。
脂肪酸在人類的營養生理活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相關研究表明,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PUFA,具有降血脂和膽固醇、降血壓、調節免疫系統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等功效[25],其中,高含量的PUFA還可顯著增加肌肉的香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的多汁性[26]。3種鯉魚的PUFA含量測定結果分別為34.38%、33.90%、34.06%,高于石斑魚(19.6%~23.4%)[27]、日本鰻鱺(7.36%~18.55%)[28],低于中華鱘(35.98%~38.28%)[9]、翹嘴紅鲌(56.8%)[29]、翹嘴鳊(56.2%)[29],與團頭魴(33.4%)[29]相當。據報道,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二十碳五烯酸)對人體,尤其對腦部有保健和降低血糖、保護腦血管、提高記憶力和視力等作用[30],而野生鯉魚、甌江彩鯉和青田田鯉的DHA+EPA含量分別為3.73%、3.54%、3.29%,高于黃鱔(2.07%)[31]、鯉(0.45%)[31]和水庫放養的日本鰻鱺(2.47%)[28],低于中華倒刺鲃(3.95%)[18]、中華鱘(野生:22.99%,養殖:7.15%)[9],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與魚的種類、規格、養殖方式、攝食飼料的不同有關。
綜上,從肌肉營養組分的比較可以看出,甌江彩鯉和青田田鯉在鮮味氨基酸上有所差異,甌江彩鯉的鮮味相關氨基酸含量顯著高于青田田鯉,這與目前市場上反饋的青田田鯉觸感、口感明顯優于甌江彩鯉的現實相悖,因此,是否鮮味相關氨基酸并非決定魚肉鮮美度的唯一因素,需要進一步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