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和正興學校 黃深發
課前預習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學生要想做好課前預習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要在編寫數學教案時,把課前預習指導也編寫進去,也要根據中學生的特點設置適當的指導性作業。教師在學生預習時,要不失時機地給予學生指導,指導學生提高自身的自學能力,幫助他們熟練地掌握預習方法。
數學課上課前進行預習,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因此必須培養學生這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中學數學知識編排是由易到難,前后銜接緊密的,做好課前預習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及學生自我探究能力的提高。從當前的數學教學實踐來看,學生的課前預習并不能夠達到應有的效果,流于形式而不重內容。針對這一現狀,教師應當改善學生課前預習的形式和內容,以有效的課前預習增強教學效果。
課堂預習給了學生自學的空間,給了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在預習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很多問題,也會想到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學生的自學能力不斷得到提高。預習中遇到疑難問題是難免的,也正是因為有了問題,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學生才會集中注意力。
學生預習后認真聽講,就不會感到數學知識那么深不可測、撲朔迷離,教師所講的內容其實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學生不會有畏難情緒,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而信心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學生從簡單的、常見的問題中得到成功的喜悅,嘗試到了預習的樂趣。課前已有了預習的收獲,學生會信心百倍地投入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中,日積月累,學生就有了一定的預習習慣和預習能力。

很多教師就是放不開,認為學生自己看書看不懂,怕浪費時間,所以數學課堂總是滿堂灌,總認為教得越多越好,所以常常忽略課堂預習,其效果并不是很好,學生的學習總是處于被動狀態,總是等教師去講,若離開教師,便無所適從。若進行了課堂預習,學生就會了解這節課的大概內容,同時也產生了問題,帶著問題學習起來興趣要濃得多,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而在預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培養和鍛煉。
如果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時簡單的一句“回家把明天要學的內容預習一下”,學生知道如何預習嗎?初中生能力雖然比小學生有了較大的提高,但也不能保證初中學生就一定會預習,特別是初一的學生,所以難免有學生把預習簡單理解成看數學書,學習時走馬觀花。布置預習作業,應該明確預習任務,這樣可以讓學生有目的地去預習。預習作業的布置量要少,要求要低。同時教師還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設計不同的預習內容。如統計與概率則要重視讓學生掌握統計過程,幫助學生經歷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描述和分析統計結果。再如數學實踐活動的內容,應以學生學習、生活、游戲等活動場景為主,讓學生從活動場景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相同的內容還應根據班級情況分層設計。這樣預習的內容就不會是千篇一律地看書、做題,學生才能保持持續的預習興趣。
根據新課程和新教材的特點,有時學生的預習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模式進行。如教材中的“議一議”就需要同學間的交流合作,可以同桌為一組,可以前后兩桌4人為一組,還可以把優秀生、中等生、學困生相結合的6~8人為一組。有時數學預習也可以是學生到街道、社區等場所進行收集、測量等的學校外模式;有時數學預習可以是通過網絡去查閱、記錄的模式。小組合作預習可以讓學生體驗和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于預習和接受能力有待提高的學生,還能在他人的鼓勵和引導下,解決問題、感受成功,同時還可以發現自己在預習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改進預習方法,提高預習能力,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對于預習和接受能力較高的學生,在小組中可以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能針對他人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反思,養成樂于思考、敢于發表自己想法的良好品質,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小組合作還可以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和集體意識。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留下一部分時間讓學生幾個人一個小組進行課前預習活動。學生一個人在家中進行課前預習的時候,或多或少會感到無聊,而且他們總會遇到一些課本上的難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而在班里進行小組學習,首先學生會因為習慣于在班里學習而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是幾個人學習的樂趣會有所上漲,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積極地投入難題的研究中,并且這種預習的方式可以加強學生數學思維模型的構建,促使學生相互之間彌補思想上的缺陷,促使學生積極發展。
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需要動手操作的時候,教師要指導學生能夠取材于身邊的生活,要采用感興趣并熟悉的學習材料進行預習。不要拘泥于教材本身的材料,因為教材中的材料太有限,而生活中的素材很廣泛。同時,在預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善于與教師和其他同學溝通,從而選擇更為行之有效的預習方法進行預習。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要想有效指導學生的課前預習,不但要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相應的預習任務,以便能夠有效完成前置性作業,同時,教師還要在課堂上不斷跟進,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預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