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鵬
(中交機場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230)
黨中央提出“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其中交通基礎設施是基礎,中國民航建設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2017年7月7日,民航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和走出去智庫共同編撰的《“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民用航空業發展情況分析報告》指出,截至目前,國內沿線省份新建機場33個,完成樞紐機場改擴建項目55個,下一步也在進一步推進直接服務于“一帶一路”民航大中型機場建設,初步統計總投資達1 636億元。
機場的建設離不開暖通空調設計,特別是航站樓。而航站樓中絕大部分區域為高大空間,如值機大廳、候機廳、行李提取大廳、行李分揀區等,部分區域同時也是客流量大、人員密集的場所。所以,這些區域的空調系統設計尤為重要。
該機場定位為國內“支線機場”、廣州機場的備降場。機場本期用地3 279畝,飛行區等級為4C,新建航站樓12 700 m2,地上2層,建筑高度為24 m。其中首層為貴賓區、值機大廳、遠機位候機廳、出發安檢、出港行李分揀、行李提取大廳等,2層為CIP休息室、旅客候機大廳、旅客到達區、商店等。主要功能區域面積及層高如圖1所示。
根據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相關要求,本次設計采用的末端形式為:裝修后凈高不大于5.0 m的區域,如貴賓區、商店區、CIP休息區等,采用風機盤管+獨立新風系統;普通層高區域,如遠機位候機廳和行李提取大廳,采用噴口側送方式;高大空間區域,如旅客候機大廳和值機大廳,采用噴口側送分層空調方式;而對于機械化行李分揀區,人員密度很小,設置排風機,通過負壓從值機大廳引入溫度較低的室內空氣,起到了一定的降溫效果,同時對維持值機大廳一定正壓有作用。
一次回風噴口送風系統采用同側上送下回方式,以值機大廳為例,氣流組織如圖2所示。
如圖2所示,值機大廳為高大空間,采用分層空調,送風噴口設置于首層夾層內,噴口中心標高為5.5 m,回風百葉設置于同側標高1.3 m處,人員處于射流回風區,人員工作區設定為2 m;上部區域利用電動排煙窗正壓排風,降低該區域上部空間溫度,有效降低冷負荷。

本節以值機大廳為例,進行噴口射流送風計算,相應的確定噴口的數量和大小。
值機大廳冬夏季設計溫度為22 ℃/26 ℃,相對濕度為35%/55%,通過負荷計算軟件得到空調熱冷負荷分別為231 kW/582 kW,冬夏季設計送風溫差為11 ℃/8 ℃。結合多個廠家樣本,確定采用4排管空氣處理機組,冬夏季總風量為62 000 m3/h/100 000 m3/h。考慮到漏風等影響,選型采用3臺冬夏季送風量為35 000 m3/h/21 500 m3/h的組合式空氣處理機組,其中風機變頻范圍為60%~100%,機組分別設置于2層兩端機房和首層中間機房。

計算過程采用試算法求解,初步假定噴口直徑為300 mm。噴口送風計算公式如下:
(1)
(2)
(3)
vp=0.5vx
(4)
當β=0且送冷風時,有:
(5)
當β角向下且送熱風時,有:
(6)
其中,y為射流軸心偏離水平軸的距離,取值為5.5-2=3.5 m;d0為噴口直徑,取300 mm;x為射流射程,取17 m;ɑ為紊流系數,取0.07;β為噴口傾角。
夏季設計工況為:t0x=18 ℃,tnx=26 ℃,Tnx=299 K,得Arx=0.001 53,v0x=7.17 m/s,vxx=0.837 m/s,vpx=0.42 m/s,射流末端平均速度滿足要求。相應的確定噴口個數為n=105 000/(0.25×3.14×0.32v0x)=57.5個,考慮到三臺機組平均分配,噴口數量設計為57個。
冬季設計工況為:假設噴口傾角β=15°,t0d=33 ℃,tnd=22 ℃,Tnd=295 K,得Ard=0.000 43,v0d=15.3 m/s。顯然速度偏大,再次假設β=27°,得Ard=0.001 62,v0d=8.23 m/s,vxd=96 m/s,vpd=0.48 m/s,射流末端平均速度滿足要求。相應的確定噴口個數為n=64 500/(0.25×3.14×0.32v0d)=30.8個,考慮到3臺機組平均分配,噴口數量設計為30個。
按照實際的噴口數量可以得到冬夏季實際送風v0,vx和vp分別為8.45 m/s/7.24 m/s,0.99 m/s/0.85 m/s,0.49 m/s/0.42 m/s,射流末端平均速度均滿足要求。同時根據計算結果布置風管和噴口,如圖3所示。

布置風口57個,配合裝飾和等間距要求,設置8個裝飾風口。而冬季工況較夏季工況少27個風口,此時要求通過電動調節閥關閉,同時調整噴口傾角為27°。
實踐證明高大空間采用分層空調具有一定的節能效果,本文以航站樓內的值機大廳設計為例,空調末端采用噴口送風上送下回一次回風系統。
1)通過理論計算得到冬夏季所需噴口(直徑為300 mm)數量分別為57個和30個以及冬季噴口傾角為27°,以便冬夏季空調末端的切換與調節,不至于風量過大和氣流組織達不到設計要求等現象。
2)查看許多廠家樣本,空氣處理機組的熱量值均大于冷量值,這與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冷熱負荷需要不符。僅通過水量調節而不改變末端風量,不能成為最節能的方式。此次設計采用的空氣處理機組具有變頻調節能力,在冬季低風速下運行,能夠滿足大空間氣流組織要求,減小了風機電量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