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
(山西路橋第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1)所用材料:填方路堤選用級配良好的粗粒土、砂礫、級配碎石等;2)石渣要求含土量不大于10%,最大顆粒不大于15 cm,軟弱顆粒不大于10%,壓碎值不大于25%;3)碎石要求含土量不大于5%,最大顆粒不大于5 cm,壓碎值不大于25%,強風化巖石及浸水后易崩解的軟質巖不得利用;4)砂礫要求含土量不大于5%,最大顆粒不大于5 cm,壓碎值不大于25%,礫石含量不小于60%,通過0.074 mm的顆粒含量不大于5%。
路基施工前應將征地線范圍內的表層腐殖土清除,集中堆放,作為后期綠化工程、取棄土場復耕還林等的表層種植土填筑。對于占地界范圍內的林木、植被應最大限度予以保護。有條件路段應將林木移植,用于后期綠化。
1)土質地表的橫坡緩于1∶5時,在清除地表后,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基。2)土質地表的橫坡度在1∶5~1∶2.5的路段,將地表開挖成臺階,臺階寬度一般為1.5 m~2.0 m,臺階反向坡度4%,然后填筑路基。3)土質地表的橫坡陡于1∶2.5的路段,若坡腳處地面處于連續下坡的,應將地表開挖成臺階,臺階寬度2 m,臺階反向坡度4%,并且當土質坡面的坡高大于8 cm時,在路基底部鋪設3層~4層土木格柵,間距60 cm,長度6 m,深入挖方側2.5 m,填方側3 m;抗滑穩定系數小于1.35時,坡腳應設置支擋結構物處理。4)填方材料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土質地段的挖方段應超挖換填80 cm透水性材料,并在填挖交界處路床范圍內鋪設2層土工格柵,長度6 m,深入挖方側2 m,填方側4 m。
1)石質地表的橫坡緩于1∶5時,在清除地表后,可直接在天然地質上填筑路基。2)石質地表的橫坡度陡于1∶5時,將地表開挖成臺階,臺階寬度2 m,臺階反向坡度4%,然后填筑路基。3)石質地段的填方區路堤宜采用填石路堤,填石路堤應從路基底面開始逐層填筑,粘性土包邊,碾壓至路基頂面,采用礫料封頂。
利用挖機挖除、自卸車運輸清除施工范圍內的雜物、淤泥、腐殖土,移植妨礙視線影響行車的樹木、灌木叢等。清除路基范圍內25 cm的草皮表土和雜物等,且挖除全部樹根。
在清理現場完成,地基處理檢測合格后,由試驗室隨機檢測地基土的實際含水量,當含水量在該種土的最佳含水量±2%以內時,用20 t壓路機進行碾壓;對于路基填土的含水率一定要保持在最佳的含水率范圍之內。如果填土的含水率超出了最佳含水率的時候,就一定要在路基上進行攤鋪,采取松土晾曬的方式,減小填土的含水率。如果填土的含水率小于最佳含水率的3%的時候,就要進行灑水濕潤處理。灑水的方法就是將灑水悶濕與灑水攪拌這兩個階段進行結合的方式。按4點/2 000 m2檢測壓實度,且監理抽檢合格后,方可進行路基填筑工作。
1)由項目部測量隊根據圖紙設計計算出中樁坐標,用全站儀按10 m間距放出該段路基的中樁,并根據測量標高確定相應的邊樁,路基兩側各加寬填筑50 cm,以保證邊部壓實質量。邊樁向外移1 m位置打出指示樁。
2)按照路基試驗段測點布置圖布設測點,并用指示樁作為護樁固定其平面位置,用水準儀測出測點標高。
按《路基施工斷面圖》的路基設計寬度,放出邊樁和中樁,并用白灰撒出邊線。
1)布料方格:按半幅寬度10 m(橫)×10 m(縱)來打方格,依據現場情況算出布料面積。

其中,h壓為壓實厚度,分別取:h壓=20 cm,30 cm;h松為松鋪厚度,γ松=1.40 g/cm3;γ壓為壓實干密度,γ壓=1.62 g/cm3,γ最大值取0.9;γ松為松鋪干密度。
提供適合的睡眠環境,住院的神經衰弱患者絕大部分有睡眠障礙,且均為睡眠問題焦慮,我們應盡量給患者提供適當的睡眠環境,如安靜、冬暖夏涼的房間,不和其他精神運動性興奮患者同一病室。除了中午小睡一會(不超過半小時)外,白天的其他時間不要睡覺或打盹,以免影響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時間。指導患者進行睡前準備,如:喝熱牛奶,忌飲濃茶、咖啡,用熱水泡腳,聽輕音樂,睡前不做劇烈運動等。
計算得出:h松=23 cm,35 cm,松鋪系數為1.16。
3)上土:用鋼尺測出每車所裝土方量,按松鋪厚度取值,計算出每車土可鋪筑的面積,并用白灰標出每車卸料位置。
上土采用掛線、打方格、立牌標示。裝料前檢測填料含水量,當填料含水量較大時,采用翻曬的方法降低填料含水量,翻曬時要跟蹤檢測。若填料含水量較小時,可按下面公式進行加水,需要加的水應提前澆灑在已上土的表面,使其均勻滲透入土中,使土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左右。
加水公式:m=(w-wo)Q/(1+wo)。
其中,m為加水重量,kg;wo為土原來的含水量(保留兩位小數);w為土的壓實最佳含水量(保留兩位小數);Q為需要加水的土的重量,kg。
上土時按邊線控制上土寬度,土堆間距按松鋪厚度不超過30 cm控制,層厚一致;上土結束后,用裝載機初步推平。然后用水準儀每20 m測3個點,測量松鋪厚度,對于偏厚處應進行攤平清除。
含水量檢測接近最佳含水量±2%范圍內,先用平地機整平,再用輕型壓路機碾壓一遍,然后用平地機整平、整形,邊角地方用人工配合整平,并注意接頭處順適和平整。平地機整平的方法是由路中開始向道路兩側推進,如此往返幾次,調整好橫坡。
填石路堤可利用石質挖方段及隧道開采的石料;石料的單軸飽和抗壓強度應不小于5 MPa。
填石路基設計鋪料表見表1。

表1 填石路基設計鋪料一覽表 mm
碼砌厚度:填石路堤基邊坡采用石料碼砌,邊坡碼砌厚度應符合表2規定。

表2 填石路堤邊坡碼砌厚度表 m
填石路堤邊坡坡率與正常路基邊坡坡率一致,為便于綠化,施工時要求填石路堤坡面保證有一定的凹凸粗糙度。
填挖交界處在填石路堤碼砌填筑后,坡面上夯培30 cm包邊種植土,要求保證包邊土與填石路堤連接緊密。
在填石路堤填高大于5 m,填筑長度大于100 m的路段,坡面采用菱形網絡骨架+植生袋草灌綠化防護,應保證菱形網絡骨架與坡面連接緊密。
1)測量放樣:人員恢復路基中心樁,并用石灰打出中邊線,放邊線時考慮每側施工加寬30 cm。
2)宕渣裝運、布料:挖掘機裝車,自卸運輸車運至路基施工作業段,現場負責人按測量提供的數據派專人負責進行倒土。
3)控制厚度:松鋪厚度考慮30 cm~40 cm為宜,進行全寬、縱向、水平分層填筑。填筑時掛線控制虛鋪厚度,先用推土機粗平,再用平地機精平。自卸車卸料時,根據車容量計算堆土間距,以使平整時控制填層厚度,填筑時路基兩側各加寬30 cm~60 cm,以保證邊坡壓實密度。
4)整平碾壓:填石路堤采用大噸位30 t以上的振動壓路機進行路堤的碾壓。壓路機的參數:碾壓速度3 km/h~4 km/h,頻率30 Hz,1/3錯輪,碾壓5遍~7遍。分層填筑平整后,使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時,振動壓路機先慢后快,振動頻率先弱后強,直線段由兩側向中間,曲線段由線段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錯行進行碾壓,行與行的輪跡重疊寬度一般為0.5 m~0.6 m,橫向同層接頭處重疊壓實不小于1 m,前后相鄰兩區段縱向重疊1.0 m~1.5 m,上下兩層接頭處錯開3 m,達到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均勻。碾壓完再用平地機精平一次,使每層壓實面有2%的橫坡且平整,無積水,無明顯碾壓輪跡,無顯著的局部凸凹。
5)在填筑過程中應按沉降觀測。嚴格控制填筑速率(垂直沉降位移不大于1.0 cm/晝夜,坡腳水平位移0.5 cm/晝夜),確保路基安全穩定。橋涵構造物盡量提前施工,橋涵兩側填筑材料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臺背填方與路堤填方同步協調進行,臺背填筑與路基填筑間預留1∶1邊坡,臺背回填松鋪厚度不大于15 cm。橋臺附近配合手扶沖擊夯夯實,臺背回填和路堤結合部要特別重視,確保臺背壓實質量,嚴防因橋頭填土沉降而造成的跳車。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在國內已經非常普及,但施工質量把關不嚴,會對高速公路建設及后期高速公路運營造成質量隱患及安全隱患,本文以新疆塔里木盆地高速路基工程施工質量及安全管控探討,為塔里木盆地地區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設施工項目提供經驗和參考,與高速公路施工業界同仁一起探討和學習,不足之處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