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慧 張敏雅
遼寧大學 遼寧沈陽 110036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當今世界處于大發展、大變革與大調整的時期,但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雖然世界會面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比如全球增長動力不足,貧富分化嚴重,恐怖主義等等,但是隨著世界全球體系的建立和聯系的日益加深,各國的聯系也日益緊密。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離開世界而獨自發展。就像總書記所說的一樣“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要實現中國夢,那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必不可少的步驟。而且共同體思想也是將中國夢和世界夢相互聯系的紐帶,也只有這樣,世界各國才能緊密聯系。縱觀人類歷史,沒有任何一個時期中國人明可以和世界人民如此親密聯系,而且我們偉大復興中國夢也是寓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之中的。
所謂“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指人類自身為了應對和解決共同面臨的復雜性全球問題,自覺自主的建立的一種相互依賴、密不可分、休戚與共的新型關系。2015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期間,首次系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和總路徑。黨的十九大又進一步提出要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各方應該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和發展模式多樣化”,習近平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高度一體化、機制化的共同體,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安全共同體,而是建立在尊重多樣性和差異性基礎上的共同體。
正是因為世界各國的已經成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所以共同體思想才如此受歡迎,因為大家都明白這就是大勢所趨,現在國際的狀況就是互相聯系互相依靠,相互理解和依存,尤其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更是使得中國和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而且共同體思想不是國家之間的結盟或者聯盟,而是為了真正解決全球性問題而應運而生的。這樣的思想更能夠推進全球治理,推動國家之間的合作。
從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來說,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追求和平相處,愛好和平,倡導和善,我們中華民族獨樹一幟的和平文化觀蘊含著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而不同的社會觀。習近平多次贊揚王陽明“天下一家”的觀念,”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原則時,提出伙伴關系要平等相待,互商互諒;文明交流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生態體系要遵從自然,綠色發展,就是對和平、仁愛、天下一家等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馬克思指出,“個體的發展與世界歷史進程的關系,即個人的世界歷史性的存在,也就是與世界歷史直接相聯系的各個人的存在,單個人的解放的程度是與歷史完全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程度一致。”
也就是說,要想獲得自由,只能從共同體中來獲取。即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總之就是,習近平關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緊緊將世界人民和中國人民想聯系,將中國人民心心念念的中國夢同世界人民的世界夢想聯系,能夠同時造福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并且還能夠使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成為國際新秩序的價值規范。
首先如果我們想要和世界高度融合,并且建立開放性的世界經濟,提高我們國家在國際事件上的話語權,那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必不可少。其次,隨著世界經濟越來越相互聯系,互聯網是我們整個地球變成了地球村,使得我們更加快速了解到世界各國的消息和信息,西方的現代化之路在發展過程中雖然使西方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西方體制弊端日益暴露出來,人類社會也迫切想要新的發展方向,所以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一經提出就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認可。
為實現人類和平發展做出中國貢獻。馬建堂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總結道,人類命運共同體圍繞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直擊國際上的零和博弈、冷戰思維,直指阻礙人類進步的頑疾。主張用對話協商拆解國家間的猜忌與戒備,用共建共享破除以鄰為壑的藩籬,用合作共贏擰開世界經濟動力的閥門,用交流互鑒疏通不同文明之間的誤解,用綠色低碳鏟除環境破壞與污染的源頭。
世界各國都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表示歡迎和認同。易卜拉欣表示:“當前歐美的保守主義和孤立主義正在上升,中國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合作,向世界展示了引導能力,并為全球提供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視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了人類共同的價值取向,與非洲傳統文化中的烏班圖思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非常相似,都是致力于共同發展,共享繁榮。美國《全球策略信息》雜志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瓊斯表示:“近年來,中國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主張,對國際治理體系的完善貢獻很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合作共贏的理念都是值得提倡的,也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中國既是理念的提出者,也是這些理念的踐行者,一帶一路倡議等就是這些理念的具體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不僅說明了中國想要為世界做出更大貢獻的愿望,也說明了我們共產黨的目標和方向。同時也是告訴世界,中國已經開始崛起,但是中國夢的實現不會侵犯世界人民的利益,反而是要促進人們的發現,促進世界一起發展,所以我們說中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和平崛起之路。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讓協商成為現代國際治理的重要方法。我們堅決要走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理念和方針,我們要探尋世界發展新道路,大國之間的合作一定是要交流要不沖突,不對抗,合作共贏。而于小國家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就要平等對待,建立平等的利益觀念。
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習近平指出我們要樹立共同,合作,共贏的合作新觀念,就要放棄一切不好的舊觀念,我們要充分發揮聯合國的核心作用,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和爭端,只有這樣世界才能夠和平發展,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讓各國人民過上好日子,遠離戰爭,所以用和平方式來解決強制性的問題,化干戈為玉帛才能促進各國更快更好的發展。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參加維和行動已經25年,成為維和行動主要出兵國和出資國。在今后五年,中國將向非盟提供總額為1億美元的無償軍事援助,來支持非洲常備軍和危機應對快速反應部隊建設。中國正在以實際行動,同世界各國攜手建設普遍安全的世界。
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亞歐大陸的經濟發展,或者說甚至是世界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思想,這一思想給世界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開業更是為改善全球經濟治理增添新力量。
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我們都知道,沒有包容觀念的文明不能稱之為文明,文明的相處最需要的就是和而不同,只有在多樣性中相互理解和尊重,并且相互借鑒對方的文明成果,世界才會豐富多彩,因為不同的文明一定凝聚著不同的智慧,文明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文明之間要做到理解不排斥,要交流不取代。
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就像總書記所說的一樣,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們需要清潔美麗的世界,需要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的需要去踐行,真的需要大家努力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然后作為國家也要從指定相應計劃減少排放量,并且多種樹等等。中國政府正在積極實行方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向世界可持續發展靠近。
習近平在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同時也把中國夢和世界夢想聯系在一起,不僅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并且在開啟了中國發展的新時代的同時,也開啟了人類命運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和最重要內容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著眼于整個人類的文明進步,為世界變革,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在新時代下,中國正在日子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我們敢于承擔責任也樂于接受義務,想要為世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我們同時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者,實踐者,先行者,中國共產黨將帶領中國人民一如既往地為世界和平安寧做出貢獻,為世界共同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