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丹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河中心幼兒園 浙江溫州 325000
對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意外傷害事故的研究首先來源于近期頻繁發生的幼兒園安全事故,使社會、家長對幼兒園的安全現狀產生擔憂。
通過電視、互聯網等傳媒收集近幾年來有關幼兒園安全事故方面的36個案例。對36個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幼兒園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統計有因教工惡意行為和過失行為造成的砍傷、食物中毒、燙傷等造成的事故共12起,列第一位;因幼兒自身原因所致走失、游戲、頑皮打鬧等造成的事故共9起,列第二位;因設施不良所造成的事故共6起,列第三位。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幼兒一日活動中事故頻繁發生在晨間入園、喝水入廁前后、午飯午睡前后、離園前這幾個時間段。經過多方資料的查找發現這幾個時間段就是一日活動的過渡環節,泛指一個活動和另一個活動銜接的中間階段。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這一環節,讓幼兒處于自由散亂的狀態,導致很多事故的發生。發生的主要場所集中在活動室、廁所、戶外和樓梯。
1.加強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創設
從幼兒生活需求出發,優化幼兒生活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例如:可以在幼兒園的宣傳欄堅持每周一期圖文并茂的幼兒安全知識宣傳;在教室門前貼上進出標志;在消防栓玻璃片上張貼滅火圖片等。
2.加強生活環境的創設
在《指南》中提到:“創設安全的生活環境,提供必要的保護措施。如:要把熱水瓶、藥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兒夠不到的地方;要使用安全的電源插座。”在活動室里盡量避免尖角的地方;衛生間的地磚應是防滑的,保溫桶里的水應是溫水;在上下樓梯的地方印上小腳印,提醒幼兒按順序上下樓梯等等。細小活動環境的創設,能有效地減少幼兒受傷的可能性。
1.自主選擇活動。例如:在晨間入園到晨間活動的過渡環節,教師可給孩子提供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的玩具;在晨間活動后可安排一段自主活動時間,讓幼兒自由地給植物澆水、說悄悄話。
2.談話與游戲。例如:教師在小便、洗手時讓其他還在等待的小朋友相互玩下小游戲,如兩兩合作炒黃豆,剪刀石頭布等,通過這個方法每個幼兒都很有次序的各自活動。
1.一日活動的組織。幼兒入園時,利用晨檢檢查幼兒所帶的物品,對于小紐扣、小彈球、小珠子等東西要及時沒收并告訴幼兒這些東西玩起來特別危險。戶外活動時,教師應要求幼兒有秩序的排隊走,不推也不擠,上下樓梯要注意靠右走,要一步步穩穩當當地走。
2.《指南》中指出:“要引導幼兒注意活動安全。如:為幼兒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動材料要足夠大,材質要安全,以免造成異物進入氣管、鉛中毒等傷害。提供幼兒用安全剪刀。為幼兒示范拿筷子、握筆的正確姿勢以及使用剪刀、錘子等工具的方法。提醒幼兒不要拿剪刀等鋒利工具玩耍,用完后要放回原處。”“結合生活實際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也是必要的”。“教給幼兒簡單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幼兒園的安全工作,關系到全體幼兒的生命安全,也牽動著所有家長的心。因此,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需要家長的合作,家長常把盯牢孩子不出危險看作主要任務,卻忽視了“孩子遇到危險怎么辦”的預防性教育。因此,班上教師要定期要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強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以及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活動,請家長積極配合幼兒園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流程中,處處都有保育和教育的因素,怎樣使幼兒身心愉快的投入各個活動中并且保證幼兒的安全,這必須涉及到過渡環節的組織。過渡環節組織的好與差,也必然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活動的質量,對促進幼兒智力和其他方面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家園合作是安全預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我想如果這樣循序漸進的反復,合理安排組織幼兒的一日生活,不斷加強安全教育,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知識、技能,提高他們面臨突發安全事件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會減少幼兒園意外傷害事故發生的次數,而且對于提高我過整體國民的安全意識和自救、救護能力必然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