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景輝
沈丘縣老城鎮第二初級中學 河南周口 466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培養什么樣的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基礎教育階段是培養人才的關鍵時期。要培養出什么樣的人,用什么去培養人,怎樣去培養人,這既是基礎教育的出發點,也是基礎教育的根基。
本研究以中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現狀為研究對象,對沈丘縣老城鎮第二初級中學、范營鄉中學、留福鎮中學等3所初級中學的初中學生總計475名學生進行了調查研究。采用分層抽樣的問卷方式,每所學校從每個年級中隨機抽取一個班級完成問卷,共發放問卷475份,回收問卷437份,回收率為92%,其中有效問卷407份,有效率為85.6%。選取的問卷對象和問卷調查的結果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在于真實反映初中學生對自我管理的態度和想法,找到切實可行的自我管理的方法和途徑,為學校管理者提供相關的參考意見,促進初中學生自我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課題組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了匯總分類整理,對數據進行認真分析綜合,發現以下主要問題。
1.初中學生自我管理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學校和教師以及學校管理者都普遍認為,初中學生自我管理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應該重視或加強對初中學生的自我管理,認為引導中學生進行自我管理是解決學生成才、成人的根本途徑,有70%的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能組織學生自我管理,但掌握其方法的只有55%,有50%的學校管理者具有以學生自我管理的辦學理念,但在具體工作中卻得不到貫徹,而家長在這個方面做的更是亟待提高,這說明大多數學校和家庭,還沒有引導學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機制,更沒有更多、更系統的中學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措施。
2.學校教育仍沒有逃離應試教育的陰影
在現行的學校教育中,學生的學業情況是學生、家長、教師和學校管理者最為關注的核心問題,學校教育仍沒有逃離應試教育的陰影。82%的學生關注自己的興趣愛好,這與52%的教師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顯著的差距,這說明現有的學校教育中,學生的自主需求得不到應有的關注。而35%的學生對自我管理的關注度,更加說明了初中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嚴重缺失。
3.朋輩對中學生的影響最大
初中學生主體對自己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目標設定、自我價值取向的影響都高于家長和教師,這說明中學生自我意識逐漸成熟,對自己有了較為清晰的定位,有了較為明確的發展方向,具備了自我管理的條件。在不同群體對初中學生自我管理的影響中,朋輩在五個指標上都高于家長、教師,這說明朋輩對中學生的影響最大,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群體管理和引導,確保學生群體的發展方向。
充分確立學生的主導地位,讓學生成班級的主人,而不僅僅是管理的對象,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內在潛能。初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校園內度過的,校園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比如,一個學校里,同學之間打架不會受到學校處分,那么學生之間在發生沖突時,他們很可能直接用武力解決,因為他們認為即使打架斗毆也不會受到處分,所以更加的肆無忌樣。這些都是因為學校沒有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造成的,學校沒有擔負起其應有的作用。
班級既是一所學校的教室,也是學生學習,適應集體生活在社會中,實現個體社會化,并實現成功的重要途徑。理想的教室應該是:每一個人都情緒穩定,具有開放的性格,愿意向自己和同伴訴說。每個人的個性雖有不同,但從這種差異出發,大家能更好地開展的相互學習。班級在學生的成長中具有重要作用,班級一直伴隨著學生的成長,學生的成長離不開班級的作用。因此,要創新機制,規范行為,利用班級加強學生自我管理。
不同個性的學生對班級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和融入程度不盡相同。在這種狀況下,教師要仔細觀察每位班級成員,全面了解他們的性格特征和文體特長,建立較為完備的學生檔案,以用于日常的班級活動。例如,班上有位同學多才多藝,筆者就安排他組織班級活動,并讓他在班級文體活動進行表演并且組織班級活動,甚至鼓勵他參加大型的藝術比賽等,提升他的自我認同感,增強了他對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往往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特別關注和研究,有了興趣才會為之付出努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具有自我表達的心理特點,都期望自己能夠獲得成功。在班級日常的管理中,一些學生很難有機會表現自己。教師要做的就是發揮教師的作用,使初中學生展現自己的長處和個性,使他們有興趣進行自我管理,主動、積極的參與到自我管理的行列中。
總之,在班級管理中,應該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發掘學生的潛能,并給予學生信任和支持。因此,初中學生有興趣進行自我管理,便能夠采取主動性,積極參與到班級對管理的行列。